葉檀: 地方審計機構受制地方政府 效率打折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4日 03:16 每日經濟新聞 | |||||||||
人們對審計風暴寄予厚望,因為迄今為止,審計風暴所體現的公開、公正和透明原則,部分體現了現代行政監管職能。但人們擔心的是,如果缺乏體制支撐,自上而下的審計風暴能刮多久? 這種擔心并非空穴來風,《審計法》修訂工作兩度延期就是一個明確的信號。9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修訂案(草案)》。據悉,此次《審計
國家審計署官員的一系列表態,也已明確顯示出,國家審計署無意于改變目前的行政管理格局。在近日舉行的亞洲審計組織第35次理事會上,李金華表示,地方審計機關應由當地政府管理,是當地政府重要的監督手段。而審計科研所副所長崔振龍則成為現行審計體制的辯護者,認為“體制上實現審計工作的根本獨立,關鍵不在于垂直管理,那只會損害地方政府權力的完整性”,“將審計權力上收,那只會進一步模糊地方與中央的事權邊界”,“審計本質上是為當地財政預算管理服務的。不要總懷疑地方政府支持審計工作的動力”。 這說明民眾對審計風暴夭折的擔心不無道理。這一擔心來自于以下事實,即我國實行的是半獨立的行政審計模式,地方審計機構的人、財、物權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解決不了誰制約誰的問題,誰監督誰的問題也就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 《瞭望東方周刊》近期所刊《湖北兩名審計局長對簿公堂背后》一文,從區審計局的小視域,反映了基層審計部門所面臨的現實困境,由于欠缺行政力量的支撐,基層審計部門難以獨立。今年4月1日,汪慶萍等襄陽區經濟責任審計局的十名審計職工向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發出求救信,基層審計難的問題第一次曝光。 一項統計表明,多年來,國家審計署特派辦所查出的單位違紀金額都高于地方審計機關所查出的單位違紀金額,最低也有27倍以上,最高則達113倍。這說明,地方審計機構的效率已經大打折扣,而缺乏基層統計部門的支持,由高層所刮的風暴注定難以持久。很難想像,靠“八府巡按”式的中央特派審計可以使審計監督立足于長遠。 此前《中國經濟時報》等媒體報道,《審計法》修訂案兩度延期主要源自部委及地方政府的利益角力。例如,財政部對由審計機關“依法獨立進行社會審計的機構的指導、監督、管理”表示不滿,因為社會審計即國外統稱的獨立注冊會計師審計,其管理權在財政部手中。 按照現行體制,審計權事實上成為行政權力的組成部分。要改變現狀,涉及到中央各部門之間的權力分配、審計署與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以及政府與人大之間的關系,還需要對《審計法》所涉及的上位法進行改動。很顯然,如此浩大的工程非審計署能夠獨立支撐,所以,審計署幾經博弈之后,只能無奈地滿足于細節上的改進。 筆者對審計部門的態度抱以同情理解,畢竟,單個部門的改革無法脫離現實一味狂飆突進。這也意味著,民眾對于審計風暴的期待不應過高,從此次《審計法》的修訂來看,這樣的重負并非審計部門能夠承受。 葉檀 每日經濟新聞評論員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