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的危害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3日 15:18 《IT時代周刊》

  在當今的世界經濟體系中,實行匯率自由浮動的國家的匯率很少出現大起大落。那些整天提防“熱錢”的投機者并為此積累了大量外匯儲備的國家,卻往往成為投機者光顧的對象。

  投機者的目的是賺錢,而賺錢的方法是尋找當前匯率與未來匯率的差價,或找到當前匯率偏離市場均衡水平(它會隨著各國資源和市場狀況的變動而變動)的可能,然后實施投機
。可以設想,在存在大量投機者的情況下,任何偏離市場均衡匯率的情況都會被捕捉到,并很快被投機活動抹平。另外,如果某個投機者想在均衡匯率下制造價格波動,一定會自取滅亡。因為大部分投機者會利用他制造的差價,進行反向交易,把他的資金“吸干”。

  反過來,假如政府決定干預外匯市場,就給投機者帶來了大規模賺錢的機會。在落后國家追趕發達國家的過程中,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會有較多外資進入,也會有較多商品出口,所以這些國家的匯率一定會有上升的趨勢。這一點在日本、中國及東南亞一些國家身上得到了體現。

  但是,由于市場管制的習慣及對升值影響商品出口的擔心,這些國家的央行往往會干預外匯市場。其通常做法是:發行貨幣或票據,把外匯市場上供過于求的美元買下來,再把這些美元用來購買美國或歐洲的債券,從而形成外匯儲備,并保持匯率不變。結果是使當前匯率開始偏離真正的市場均衡水平,也扼殺了匯率變動調整資源配置的功能。

  匯率本來要往上走,但政府用特殊手段將其壓制住,會產生兩種后果。一種后果是經濟過熱。因為央行購買外匯儲備時要增發貨幣;此外,匯率的壓制會使本國的資產變得便宜,這將誘使更多的外資進入購買。這兩個因素都會促使經濟過熱,引發

房地產和股市泡沫。匯率低估的另一種惡果是:阻礙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因為匯率被低估,本國商品變得便宜,不需要提高管理效率和技術水平也能保持出口增加。這是1980年代在日本、1990年代在東南亞曾出現的圖景。

  但經濟泡沫總是要破滅的,資產價格必將隨之大幅度貶值,這給了投機者賺錢的機會。在1990年代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投機者的投機是從泰國開始的。此前,由于匯率被低估,大量外資進入泰國的樓市和股市,而泰國的產業競爭力并未得到真正地提升。隨著投資過剩和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泰國吸引外資和出口產品的能力開始下降,泰銖出現了貶值的壓力。投機者預計泰銖即將貶值,在匯市用泰銖兌換美元。同時,為了保持匯率不變,泰國央行用美元買入泰銖,但有限的外匯儲備很快耗盡。最后,在市場力量的推動下,泰銖大幅度貶值。而事先做好安排的投機者再用美元換回泰銖,從而獲利。

  泰銖貶值的真正原因是泰國經濟泡沫破滅,產業競爭力下降。更深層次的原因是泰國央行長期干預外匯市場,壓制匯率,從而延誤了產業升級,并催生了經濟泡沫。但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很多人得出結論:泰國出現金融危機的原因是外匯儲備不夠。為了防范金融危機,必須買入更多的外匯儲備。這是從錯誤的行為中得出的錯誤教訓。顯然,中國近年來在重復日本和東南亞走過的老路,即

人民幣匯率也在被低估。

  有人會問,如果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對中國有很多害處的話,西方國家不斷要求

人民幣升值,豈不是幫助中國?他們有這樣的好心嗎?

  對懂得價格理論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容易理解。在價格扭曲時,所有參與經濟的人都會受損;而當價格處于均衡狀態時,所有人都會受益。所以美國人要求人民幣升值,并不是為了幫中國;而人民幣升值,也不僅僅是美國人得利。因為人民幣匯率被低估扭曲了全球經濟體系,人民幣升值對所有國家都有利。

  如果中國和亞洲其他國家不干預匯市,就不會購買太多外匯儲備(主要是美國國債),美元的匯率就會下降,致使美國的出口增加而進口減少,貿易赤字削減;由于美國國債缺少買家,美國政府就會減少發債規模,提高債券利率,從而提高美國國內的儲蓄率,并減少財政赤字。反過來,如果中國不斷向美國提供低息貸款(即購買美國國債),美國人不拿去花的話,豈非傻瓜?

  可見,在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的背后,蘊含著一系列的經濟扭曲:中國商品出口和能源進口被扭曲到不該有的超大數量;美國的利率和儲蓄率被扭曲到不該有的超低水平等。這些扭曲會導致資金、資源和勞動力在全球范圍內的錯誤配置,造成效率損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人民幣匯率相關網頁共約612,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