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收入者不應成看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1日 12:59 《財經時報》 | |||||||||
□ 陳建波 經濟適用房是叫停還是改良一直為業內爭論的焦點,辯論雙方身后不乏支持利益群體。 近期,北京市規劃委和建委配合默契,相繼推行《經濟適用住宅設計標準(試行)》和
贏得首回合較量并不代表能贏下最終勝利,討伐之聲也不會消亡。經濟適用房乃1998年全國城鎮住房改革誕生產物。甫一出生,便肩負起過多使命。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大前提下,如果能把中低家庭購房問題解決了正是當初各方都樂于看到的結果。 7年過后,時過境遷。如今國內經濟又是另一番景象。經濟適用房在這環境中已有些變味,一邊是排隊苦苦等待的無房和缺房戶,一邊卻是已售經濟適用房出現“高租售率”;一邊是經濟適用房“一房難求”,另一邊經濟適用房中卻出現大量閑置的“豪宅”。 政府對經濟適用房對象目標的不確定性也無形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以北京為例,凡是年收入低于6萬元的北京市居民都可以申請經濟適用房。有數據顯示:如果以工資單上的數字為準,北京市90%以上的居民符合條件。 眾多中低收入者幾天幾夜排隊為領號購買經濟適用房卻很難如愿,私下“倒號”、“騙購”等現象卻使得這里成為高收入者投資的天堂。 作為政府對公共住房保障福利的經濟適用房,在分配上過渡強調市場化。是否還能達到“居者有其屋”的美麗景象呢?在市場條件下,中高收入家庭希望購買經濟適用房,省下一筆錢;地方官員希望擴大經濟適用房,因為有了經濟適用房,他們手中有了更大的權力,也就有了更多的尋租機會;房地產商擁護,因為經濟適用房為他們發財開辟了捷徑。當各方利益都撲向這個蛋糕時,搶不到的只是那些中低收入者。而他們恰恰是政策三令五申要保障的對象,這顯得滑稽和可笑。 目前北京瑞海新城、翠城等經濟適用房樓盤遭遇成本瓶頸,暴露出開發經濟適用房的成本負擔過重的窘境,而北京市每年300萬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開放量難以滿足需求。據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今年計劃200萬平方米的經濟適用房土地供應,但到目前還沒有新的經濟適用房土地落實。開發商的無意開發無外乎利益所致,“吃力不討好”也是開發商目前普遍的心態。 較量才剛剛開始,可悲的是中低收入的購房者,并不能控制整個局勢,只能充當看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