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中國個稅窮人貢獻大于富人 本應該為殺富濟貧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10日 19:05 21世紀經濟報道

  主講人/李長安

  編者按:中國個稅改革鬧得沸沸揚揚,有人喊不能殺富濟貧,有人喊不能劫貧濟富,縱觀古今中外個稅體制,明白中國的個稅現狀,才明白改革的方向。

  個人所得稅是對個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項所得征收的一種所得稅。世界上最早開征
個人所得稅的國家是英國,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此后,美國為了籌措南北戰爭期間的戰爭費用,于1862年開征了個人所得稅。目前絕大多數國家都已經開征了個人所得稅。

  美國個稅60%來自高收入人群

  從理論上來看,個人所得稅主要有兩大功能:首先是籌集財政收入的功能。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所得稅收入占各國政府財政收入比重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特別是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收入在政府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幾乎占到半壁江山。2000年經合組織(OECD)的資料顯示,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占國家稅收收入總額的平均比重達到51%。個人所得稅第二個功能就是對收入分配進行調節。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國外常把個人所得稅稱為“羅賓漢稅種”,意思是說個人所得稅在體現社會公平的同時,帶有更多“劫富濟貧”的色彩。在大多數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主要是根據個人的年收入來課稅,并且實行累進稅率,收入越高,納稅越多。比如美國高收入者就是該國個人所得稅納稅的主體。據統計,年收入在10萬美元以上的群體所繳納的稅款每年占美國全部個人稅收總額的60%以上,是美國稅收最重要來源。

  國際個稅改革:降低最高稅率

  然而,發達國家經過多年的實踐后發現,在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方面,個人所得稅的作用十分有限,這主要是因為高收入者的逃稅、避稅等使其無法實現調節。在這種背景下,近些年來,國際上掀起了一股改革個人所得稅的潮流。改革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降低最高邊際稅率。比如2000年德國

財政部公布的稅制改革方案,將最高邊際稅率由2000年的51%降至2001年的48.5%;法國2000年8月的減稅方案,將最高稅率由2000年的53.25%降至2001年的52.75%;美國到2006年,個人所得稅的最高稅率將從39.6%降到35%。二是減少稅率檔次。20世紀80年代末,OECD成員國中有16個國家的納稅檔次平均從10個以上下降到不足6個。如美國把原先11%至50%的14級超額累進稅率改為15%和28%兩級,英國將原來27%至60%的6級超額累進稅率改為25%、40%兩級等。更有一些國家如俄羅斯實行13%的單一稅率,大大降低了稅收征管的成本。不過,單一稅率的缺陷顯而易見,它大大降低了個人所得稅在收入再分配方面的調節功能。

  中國個稅65%來自中低收入家庭

  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而言,中國個人所得稅制的建立較晚。1980年9月1日,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并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我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至此方始建立,當時確立的起征點為800元。1993年10月31日,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自1994年1月1日開始實施,從此掀開了我國個人所得稅歷史的嶄新篇章。爾后該法又經過多次修改。

  目前,個人所得稅已成為中國第四大稅種。據統計,2004年全國個人所得稅收入達到1737.05億元,個人所得稅占全部稅收的比例為7%。與美國等發達國家比起來,這個比例還很小。此外,和美國等發達國家不同,我國的中低收入者已成為該項稅收的主要負擔群體。有關統計表明,在我國個人所得稅納稅人中,中低收入家庭人數最多,約為3億人。在全部個人所得稅收入中,65%來源于中低收入家庭。我國當前雖然有累進制個人所得稅,但征不到真正高收入的人身上,調控貧富差距的職能還遠未發揮出來。

  個稅改革是一連串的事情

  不僅如此,在征管水平較低的情況下,現行的累進稅率也不完全符合“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這主要表現在:一是邊際稅率過高。從國際上看,采用45%的最高邊際稅率的國家非常少。而稅率越高,富人逃稅的動機越強;二是累進稅率級數過多。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九級累進稅率結構,而國外一般都簡化為二到五級。而且級差設計也不盡合理,比如第一級5%稅率,僅為500元,浮動區間太窄。此外,征收管理手段落后、納稅意識淡薄等,也是個人所得稅制面臨的重要問題。

  完善我國個人所得稅稅制,應當從中國的現實國情出發,大膽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其指導思想應是:收入與調節相結合,適當考慮效率原則;目標是“擴大稅基、調整稅負、加大調節力度、強化征收管理”。但是,個人所得稅的改革十分復雜,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調節收入分配不能單靠個人所得稅一把“武器”,而是應該盡快形成一個以個人所得稅為主體,以財產稅和社會保障稅為兩翼,以其他稅種為補充的個人收入綜合調節體系,以達到從多方面、多環節對個人收入予以調節,從而更好地發揮稅收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

  (本文作者系安邦集團研究總部分析師,經濟學博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