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少有人承認自己是既得利益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7日 12:21 人民網-江南時報 | |||||||||
最新一期《國際先驅導報》的一則調查很有意思:很少有人承認自己是中國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既得利益者,而且那些實際上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快樂,甚至表現出集體性的郁悶,如政治精英為人際焦慮癥困擾,商界精英身心疲憊,文化精英累于喧嘩。 應該說,在一個創富規則嚴密、從而貧富差距不是太大的社會中,“既得利益者”是
而在我們語境中就不一樣了,權力尋租和權貴掠奪普遍存在,社會在追逐財富上缺少共同遵守的規則,所以貧富差距拉得很大,只有很小一部分人才能通過灰色途徑(權力腐敗、關系網、購買權力等等)成為“既得利益者”———這種“既得利益者”的身份是封閉的,少數人成為得益者,大多數人心中是“相對剝奪感”和“實在剝奪感”,這種環境必然造就了“既得利益者”這個詞在我們語境中的“道德審判”意味:“你所得乃我所失”。 在這種對“既得利益者”帶著強烈“道德審判”沖動的現實語境中,有幾個人敢承認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最務實的態度就是“悶聲大發財”。下面看另一個問題,不承認既得利益也就罷了,為何還集體性地表現出了不幸福感?我想,問題還出在創富規則的不健全上。 一個基本的常識是,只有一個健全的規則,才能給人帶來穩定的預期;而只有一個穩定的預期,才能給一個人帶來恒久的幸福感———意外得到一筆橫財,雖然會帶來幸福感,但這種感覺不會持久;而規則則能讓人通過預期把握未來,能把握未來的快感才是持久的快感。顯然,這一代脫胎于前20多年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中很多人的財富并非通過合法規則取得,那么未來是否能守住財富?預期的不穩定自然帶來集體性的郁悶。而那些通過規則合法取得財富的既得利益者,也因為規則的不健全,對未來并無把握,此所謂無恒產者無恒心也。 寫到這里,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中國的富人對慈善事務為何總是那么消極———跟這種對自身財富的悲觀關系非常密切,自己的財富都那么不確定,哪會想到送給窮人?自己都不快樂,怎么會想到讓別人快樂?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