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脆弱的國際石油市場最終將回歸理性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9月06日 17:07 國際商報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楊上明

  近年來國際石油市場一直處于異常脆弱狀態。隨著全球緊張情緒持續蔓延,國際油價不斷推向新高近期更達新高峰。當“卡特里娜”超級颶風直撲美國海灣石油設施心臟地帶,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份原油期貨于8月28日一度飆升近5美元,創每桶70.80美元的歷史最高紀錄;8月30日再次沖至70.85美元最高點。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緊步后塵,8月30
日躍至每桶68.89美元。短短三周時間,每桶原油價上漲近10美元。與年初每桶40多美元相比,世界原油價格每桶上漲25美元以上。

  這次油價暴漲直接導火索是“卡特里娜”。由于墨西哥灣地區生產的石油占全美石油產量25%,天然氣產量占24%,受“卡特里娜”影響,墨西哥灣附近1/3以上油田被迫關閉,僅一天內原油產量就損失至少56萬桶。美國幾個大煉油廠如康菲、雪佛龍等,都宣布關閉墨西哥灣附近煉油廠,撤離員工;該地區7座煉油廠和1座美國重要原油出口設施不得不暫時停工,美孚、殼牌和法國道達爾等大牌石油公司,都關閉了其在墨西哥灣的石油鉆井設備。考慮到北美颶風季節還有3個月才會結束,變數很大,因此“卡特里娜”颶風的破壞能力不可低估,對墨西哥灣石油設施的破壞將比近年任何一場颶風都嚴重,其影響不只是未來幾天斷電而已,假如產油平臺受損,煉油廠關閉,甚至可能對未來幾年油價造成影響。國際石油炒家利用了這個難得題材,為追求投機利益而推波助瀾,致使國際市場油價又一次推向新高。

  歷次國際石油市場價格異動,無不與石油投機商借機炒作有關。最新一輪油價攀升,就是從世界頭號原油生產國沙特老國王法赫德8月1日去世開始。伊朗重新啟動鈾轉換活動問題,使中東局勢不穩定性進一步提高。美國近期十多家煉油廠出現問題,導致美國暫時喪失約16%的煉油能力,引起汽油價大幅上揚,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給國際原油市場價格高位震蕩起到火上澆油作用。盡管近期

國際油價不斷再創新高原因較多,但最主要因素還是投資基金短期惡意炒作。

  近期高油價可追溯到伊拉克戰爭,其正是美英攻打伊拉克的戰果之一。因為油價持續上漲,掠奪性地獲取高利的除了產油國,還有美英的跨國石油公司。歐佩克組織為追求自身利益一味地放任原油價格控制,美國持續大量購進石油增加戰略儲備,都是國際對沖基金瞅準投機的軟肋。

  投機巨頭們對國際石油市場的操縱確實有力,但其他市場參與者們的心理也太過脆弱。盡管形形色色的專家和機構紛紛預言石油價格將向更高目標挺進,但世界經濟增長減速、石油產業本身和替代能源開發投資猛增,決定了油價不可能長期居高不下。當油價8月28日攀登新高之后,石油輸出國組織輪值主席、科威特能源大臣法赫德發表聲明,明確表示歐佩克對持續走高的油價非常擔憂,認為目前油價根本無法真實反映市場規律,強調目前石油資源和供應都很充分,歐佩克今年頭三季度實際原油日產量,比規定的生產限額多出150萬桶;原油供應量高于實際需求量,必將導致庫存量過剩,而今年原油和石油產品庫存總量,已大大超過以往7年的平均水平。

  油價過快上漲會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影響,這反過來也會損害石油輸出國利益,因為世界經濟增長放慢會導致石油需求下降、油價下跌。因此石油生產國和消費國共同努力,使油價穩定在相對合理水平符合各方利益。但就目前來看,人們對抑制油價最缺乏的不是手段,而是重構信心。更為重要的是,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應采取負責任態度,引導國際石油市場回歸理性發展。

  9月2日國際能源局宣布,所有26個成員國一致同意每天將戰略儲備的200萬桶原油投放市場,為期30天,以幫助解決因“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的市場緊張局面。就在同一天美國能源部長博德曼宣布,為彌補原油市場近日因“卡特里娜”颶風造成的市場供應短缺和平抑市場油價,美國政府將動用3000萬桶戰略石油儲備。至此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應聲大幅下跌,當天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下跌1.90美元,以每桶67.57美元報收;同時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也下跌1.66美元,以每桶66.06美元收盤。

  作為一個迅速成長的石油進口大國,國際市場油價對

中國經濟有著重大影響,也牽動千百萬中國人的心。國際市場油價高漲提高了中國石油進口成本,而國內
成品油
價格沒有與國際市場同步上漲,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國內煉油企業虧本,但由于國內原油、石化產品市場價格已與國際市場全部接軌,控制國內石油資源的石油石化企業利潤仍保持較高水平。為保持經濟平穩發展和社會穩定,石油作為戰略資源,國家不可能聽任有關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同步上漲的要求,因此國內市場對成品油價格持續高位上升的擔心也大不必。前不久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出臺有關政策,從9月1日起至今年年底,將控制成品油出口。這正是政府部門對國內石油市場實行宏觀調控采取的一個重要措施,而落實國家政策、保障市場供應,也是國內石油企業理性面對國際市場變化、順應社會要求的負責任態度。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