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郵政私有化改革緣何流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30日 17:51 中國經濟周刊 | |||||||||
8月8日,日本參議院否定了被首相小泉純一郎寄予厚望、視為“明治以來的大改革、改革中心的改革”的郵政改革法案。此次郵政改革失敗,牽動了日本政治神經。被稱為“郵政公社”的日本郵政民營化改革將走向何方? ★文/吳越人
8月8日,日本郵政改革法案以125票反對、108票贊成的表決結果,宣告失敗。在隨后召集的臨時內閣會議上,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宣布解散眾議院,并于9月11日重新舉行大選。這場改革運動引起的政治紛爭使日本郵政公社再次成為眾矢之的。 郵政公社的絕對壟斷性 目前,被稱為“郵政公社”的日本郵政業在日本國內設有2.47萬個郵局,資產達320億美元,擁有員工約26余萬。主要包括一般郵遞業務、郵政儲蓄和簡易保險業務以及郵政物流業務。郵政事業居絕對壟斷的地位,任何民間企業或個人都無權進入郵政市場參與競爭。這樣的業務結構有很多弊端。 首先,郵政金融規模龐大,成為阻礙日本金融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截至2005年5月,日本郵政儲蓄余額高達214.1萬億日元,約為2004年度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的40%。而郵政公社的保險業務則相當于日本國內最大的四家人壽險公司的總和。規模如此龐大的官辦金融產業,無疑嚴重制約了日本金融系統改革的深化。 其次,日本的郵政物流系統幾乎控制了日本物流市場的半壁江山,成為日本陸路運輸最大戶。如2004年度,日本郵政系統承接的信函、包裹總數達250.4億件,而日本著名的物流企業“大和運輸”私宅配送部門的交易量僅為10.6億件。 在郵政物流領域,民間企業或者個人完全沒有資格參與競爭。即使2003年日本郵政公社啟動,實行所謂的企業化經營,負責郵政行政的總務省至今依然不批準民間企業參與郵政物流競爭,使總務省與民間企業的對立成為郵政改革的焦點。 更離奇的是,盡管日本擁有近百年的資本主義發展史,但日本的郵政,特別是邊遠地區的郵局局長,卻延續著一種“世襲制度”,局長職位是老子退休交給兒子,世代相傳。同時,郵政的“世襲制”與議員的“藩屬制”相互結合,形成了緊密的政治鏈條,使日本的郵政系統演化為日本的政治基地。 小泉政府決意改革 在日本,從人均郵政設施的分布上看,可謂網點密集,服務周到。但郵政業務并不賺錢,通常由政府補貼,迄今日本郵政公社的賬目上累計赤字高達8500億日元。而且由于長期以來的國家壟斷,日本的郵政系統已經成為官僚體系和政府腐敗的代名詞。 小泉曾任郵政省大臣,深知郵政之弊端,所以,2001年小泉一上臺就承諾改革。根據小泉政府提出的郵政民營化相關法案,日本郵政業將在2017年完成私有化。郵政民營化相關法案包括郵政民營化法案、日本郵政股份有限公司法案等6項法案,主要內容是在2007年4月解散日本郵政公社,成立一個控股公司,下設窗口公司、郵政事業公司、郵政儲蓄銀行和保險公司。窗口公司負責整個系統雇員開支、管理郵政企業財產等。控股公司起初將統領這4家公司,但到2017年必須售出在銀行和保險業的股票。 鐵三角掣肘 但在日本,官僚、議員和行業團體構成的“鐵三角”,幾乎可以摧毀一切對他們既得利益不利的改革舉動。小泉的郵政私營化方案也不例外。 著名的日商經濟學家青木昌彥認為,“日本的嚴重問題之一是公共政策的決策結構。這是一個優先保護既得利益的體系。在日本,人們把終身雇傭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產生了保護現有組織、妨礙新加入者的利益集團。它們和官僚機構相勾結,尋求在行政決策過程中的保護。‘族議員’(代表某個行業團體利益的國會議員)就作為行業團體的中介人進行活動。因此,便出現了‘在總體上同意,在具體問題上反對’的現象,無論你想打破哪種既得利益都很不容易。” 還有一大批所謂的“郵政族政治家”成為郵政改革的“釘子戶”。特別是大選期間,這些“郵政族政治家”的選票基本通過龐大的郵路低成本傳遞,郵局又成為自民黨的選票“護送隊”。 正是由于郵政行業公會,與郵政利益密切相關的議員,以及政府中的郵政官員們的聯手抗衡,最終導致了小泉郵政改革目前的慘敗。日本郵政公社的改革去向何方還是未知數。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