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商業社會競爭激烈 用綜合國力造就品牌生產線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30日 14:18 國際商報

  ——美國培育高技術企業品牌的經驗分析

  李志能

  現代商業社會市場競爭愈演愈烈,新技術新產品日新月異,消費者口味越來越難捉摸,規則復雜多變自相矛盾,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大規模定制,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最重要的
經濟趨勢之一。

  大規模生產主要由生產主導和供給推動,追求規模經濟,目標是產品滿足顧客某種單一需求,尋求產品“市場份額最大化”。大規模定制是消費主導和需求推動,追求范圍經濟,目標是滿足顧客多樣化需求,尋求目標顧客“錢包份額最大化”。

  創造性地貼近和契合顧客心理,是企業生命線,品牌代表的個性、可靠資信和豐富內涵的形象表達,成為劇變時代的“定海神針”。

  大規模定制時代,市場競爭重心從產品質量、性能和價格,轉向品牌導向力、吸引力和效仿力,品牌已成為技術、經濟、資本、價值觀、哲學觀等的聚合體、品牌體現綜合國力。

  美國高技術企業品牌的絕對優勢

  在一些關鍵技術領域,美國已形成絕對優勢。

  如互聯網信息技術正在將美國社會和經濟,從“汽車輪子”移至“網絡平臺”。 基于互聯網的服務業改變了美國經濟運行基礎、規模和節奏,簡直就是“太空戰”。成立于1995年的美國

電子商務企業E-Bay,2003年底已在全球擁有9490萬客戶,每天約20萬人利用網絡“開店鋪”,離開互聯網這種規模無法想象。虛擬空間中的競爭優勢,人們已開始擔心美國將“網絡虛擬空間”變成其殖民地。

  又如通過大規模投入生物醫藥技術開發和產業化,美國發動生物科技革命,將生物科技變成藥品發明的“

發動機”,從歐洲手里搶走生命科學領域的霸主地位。2000年美國生物醫藥科技企業就業、受益和上市公司數量,是歐洲的3倍,這一差距日益擴大。2000年安永曾經統計:美國生物科技公司有174000雇員,歐洲只有61000;美國公司銷售收入250億美元,歐洲只有約80億;美國有339家上市公司,歐洲只有105家;公司市值美國有3300億,歐洲只有約685億。日本生物科技規模更小,2001年BioCentury只數出20家日本企業。

  在創新速度成為競爭優勢的情況下,美國高技術企業新品輩出、王者更迭速度值得關注。如計算機工作站的王者DEC曾對IBM的大型機市場構成巨大沖擊,隨后是Apple橫空出世,開辟個人電腦新時代。IBM推出個人電腦迅速普及化,采用開放式體系將Apple壓到市場角落。接著是Compaq在風險投資支持下半路殺出,從IBM手里搶走個人電腦王冠。然后是Dell從郵購起家,用網上直銷模式大行其道,DEC、Compaq、HP先后合并成一家,仍無力阻止Dell的攻勢,IBM索性拋售個人電腦事業部退出個人電腦角逐。

  近期美國《商業周刊》公布的“2005年全球知名品牌100強”中,美國占據前5名的全部,前10名的8家,前20名的13家。從測算的品牌價值看,前10名中美國的8家占86.8%,前20名中美國的13家占76%。

  高科技企業在此次排名可圈可點。前10位排名中科技公司占5席,唯一的非美國企業諾基亞,是這5家中排名最末的一家。10名開外的的另外10家上榜高科技企業中,除三星和索尼,其它8家都是美國企業。

  同樣在近期公布的“2005年全球創新企業20強”中,美國企業占14家,前10名中的8家。

  如果品牌價值比GDP更能準確衡量一國實力,美國的綜合國力就遠高于人們想象;如果綜合國力是企業品牌力量之源,那么美國在運用國力培育企業品牌、尤其高技術企業品牌方面,已形成一條“超級生產線”。

  品牌的本質是擔保

  泱泱大國的國力是怎樣貫入到微觀品牌的?

  品牌的本質是擔保,可大大降低交易成本。雖然品牌產品價格可能貴一點,但消費者購買品牌產品或服務時比較放心。消費者覺得如對產品或服務不滿意,可通過投訴或披露信息使品牌形象受損,品牌內在價值大跌對品牌所屬企業得不償失。

  高技術企業利益相關體很多,包括企業所有者、投資者、員工、供應商、政府等。如果把這些關系看成交易,為降低不同性質的交易成本,企業需提供不同擔保物。這些擔保物有些企業自身具備,有些由外部提供。

  構成品牌擔保的不外乎10種資本:創業資本、智力資本、產業資本、人力資本、社會資本、風險資本、金融資本、制度資本、政治資本和需求資本。

  10種資本很少獨立注入企業,最出色風險投資家帶入新創企業的決不是一點資金,往往幫助獵取業內最具競爭力管理者,幫助獲得大企業訂單、與關鍵供應商建立聯盟關系及打通上市通道等。

  這些資本往往在高技術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在一定類型的資本主導下進入,很多時候能起交叉認證效果,通過層層接力將企業推上發展新高峰。

  不同類型資本在不同國家發育程度不同,組合方式也不同。如近年以色列的成功發展經驗,可歸結為最具創新能力的軍隊形成的技術儲備,結合全球第二大風險投資產業,加上世界最高教育水平的國民和有力的政策導向。

  美國是10種資本發育最齊全、資本獨立性最強、資本組合方式最多樣、資本融合程度最高的國家,美國有當今世界最強大“品牌生產線”也就不足為奇。

  美國的“品牌生產線”怎樣煉成?

  第一,從需求資本角度看,美國崛起并形成霸權的歷史,就是國內市場需求培育的歷史。

  通過建設美國五大湖區的伊利運河、完善的全國鐵路運輸網絡、最早的電話電報系統,美國形成世界最大規模市場,吸引歐洲移民、技術和資金不斷涌入推動美國起步。如美國金融大王摩根就是把歐洲資金引入美國的掮客,杜邦起家最早靠的是瑞典的炸藥專利。由于美國市場龐大,新創企業能迅速實現市場突破,廠商規模經濟效應明顯,這又導致美國很多產品世界上同比最便宜,使更多人買得起,以此推動生產和消費良性循環。

  美國培育需求資本的歷史也表明,保護消費者比單純保護生產者更能促進國家強大。市場需求并非自然形成,是建立在有效保護消費者利益基礎上。在反壟斷傳統影響下,美國《反托拉斯法》注意防止生產者通過壟斷性定價,過度盤剝消費者,從而使消費者保持購買力。

  對高技術企業而言,任何創新必須在市場完成價值。美國非常注意高技術市場培育,為培育早期互聯網產業,美國允許網上銷售免稅,使網上交易迅速發展,Yahoo!、Ebay、亞馬遜書店等迅速聲譽鵲起成為知名品牌。又如美國信息技術產業迅猛發展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其占GDP比例8成左右的龐大服務產業全面信息化,成為信息產業主市場。數據表明19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服務產業信息技術投資強度已超過制造業,當時美國服務業部門占GDP的74%和就業人數的79%,卻占信息技術投資的85%。其他國家把制造業作為信息化主陣地,市場規模卻根本無法與美國抗衡,導致信息化對產業選擇余地過小。

  第二,從智力資本角度看,美國多方保障戰略性技術儲備并促進技術商業化,軍備訂單是其戰略性技術儲備的重要途徑。

  如二戰迫使美國將儲備的絕大多數先進技術(如雷達等)全部投入戰場,二戰一結束美國就大規模投入軍事技術開發。MIT和斯坦福大學時接受國防研究資助的兩個超級大戶,結果從這兩所學校流出的人才和技術,分別孕育了波士頓128號公路和硅谷早期的高技術產業。里根總統覺察到美國制造業面臨重大危機,必須依靠不斷創新才能使美國保持不敗時,很快拋出影響深遠的《星球大戰計劃》,為1990年代美國確立一級霸權奠定雄厚技術基礎;ヂ摼W技術前身,就是為美國國防部開發的軍事通訊技術。

  小布什上臺后增加軍事開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20世紀末的互聯網泡沫中,大批高技術在開發成熟之前匆匆上市,導致美國儲備的大量先進技術進入商業流程,暴露于陽光之下。從國家安全角度看在戰略技術儲備方面,美國進入21世紀時面臨和“二戰”結束時相似局面,小布什政府一次就動用數千億美元購買戰斗機也就不足為怪。

  除軍費開支,美國還通過一些其他途徑儲備戰略性技術。如美國衛生科學研究院2005年預算近400億美元,比1998年增長近兩倍,是中國所有R&D投入的近兩倍。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資助生物技術和新藥開發,目標是為美國生命技術產業確立“代際優勢”。

  在推動技術產業化方面,1980年代初通過的“貝-多爾法案”是個里程碑。該法案允許研究機構將用聯邦資助基金開發的產品或技術申請專利,將聯邦資金資助的研究成果歸屬權,從出資的聯邦政府機構轉移到包括大學在內的研究機構手上,從而賦予研究開發性機構與企業同等知識產權主體地位。由于高技術商業化離不開技術研制者,“貝-多爾法案”改變了研發者、知識產權及收益割裂的局面,大大增加了研發者在形成知識產權、推動技術轉移和商業化方面的積極性,授予美國大學的專利數量開始成倍上漲。在風險投資幫助下,從非盈利性機構中出來的知識分子,開始主導各種技術的市場化進程。

  第三,從創業資本角度看,美國積極采用政策,平衡新創企業和大企業作用。

  扶持中小企業,防止大企業壓制中小企業,也是美國反壟斷傳統的一部分。不過美國在扶持中小企業政策上的重大轉折,出現在越戰結束之初。當時美國經濟出現衰退,大企業紛紛裁員。但MIT的一位教授發現,中小規模企業才是美國就業機會主要創造者,緩解了大企業裁員造成的就業頹勢。美國國會為此專門立法,加強對中小企業局等相關機構的力量和財政支持力度。中小企業局是現在美國新創企業種子基金的最大提供者之一。

  研究表明,《財富》500強的平均壽命只有40年左右。美國的政策制定者非常清楚,指望已有大企業都基業常青不應是國家政策基點,要設法確立一種新產業王者不斷涌現的機制。金融市場總是積極支持新崛起競爭者挑戰老的大企業,這使美國資本市場經常上演“小蛇吞大象”劇目,迫使大象也得跳舞。美國相對完備的破產法規,也使低效利用的資源及時釋放到市場,轉移到更具競爭力的企業手中。

  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每12個美國人中就有1人準備自創企業,這一比例在該研究涉及的10個發達國家中最高。調查還顯示:91%的美國人認為,創辦自己的企業是“令人尊敬的工作”,持相同看法的日本人僅占8%。

  第四,從風險資本角度看,美國將風險投資業置于高技術產業孵化組織者的地位。風險投資公司貢獻出來的,是新創企業的“崛起解決方案”,在這方案中聚攏了最具想象力的創業者、最富有的機構投資者、一流的管理者、給予大訂單的大企業、頂尖的投資銀行家等,而風險投資家就是“高技術品牌生產線”的實際操作師。

  由于技術變革速度加快,風險投資將新技術產業化流程高度整合,以適應技術變革節奏,這改變了人們把技術創新者作為主要政策支持對象的觀點。如在互聯網時代硅谷頂級的風險投資公司KP,由于率先投資第一個互聯網企業Netscape,以及隨后幾乎所有主要互聯網企業。KP向這些互聯網企業輸入的資金、人才和社會關系網,成為左右這些企業市場價值的關鍵。這些企業立穩腳跟后,又向KP投資的新創互聯網企業輸出優勢資源,結果迅速形成龐大的“KP系”精英互聯網企業群,直接幫助締造了美國互聯網產業,F在人們把KP對美國互聯網時代的重要作用,與斯坦福大學對“芯片時代”硅谷的作用相比擬。

  從整個行業看,美國風險投資者提供的資金,從1990年代初年均約50億美元,迅速增長到2000年約1000億美元。同一時期風險投資與全美R§D資金投入量的比例,從不到5%上升到40%。結果幾乎所有美國行業都出現大量新競爭者,已有企業不得不加快采用新技術的速度

  英國撒切爾夫人執政時,曾把歐洲與美國產業競爭力的差距歸結為“風險投資”。她積極鼓勵設立風險投資公司,試圖用美國風險投資機制,把劍橋等大學的先進技術轉化為英國的高技術產業,結果差強人意。由于風險投資運作的高度配套整合性,其是美國擁有的優勢資本中最難拷貝的。

  第五,從人力資本角度看,美國一方面積極改進教育體系,另一方面從未停止從全世界“搜腦”。

  二戰結束后,美國推出當時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教育計劃,在短短幾年內讓當時從戰場上撤下來的數百萬士兵,接受了系統的大學教育,大大提升了美國的教育體系。

  近幾年由于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美國大學已成最講究“戰略”的機構:學科方向被重新設置,院系之間分界被打破,教學方式大幅調整。

  “9.11”后美國移民政策發生根本性調整。由于簽證政策收緊,申請到美國

留學的海外留學生減少1/4,從2001年到2003年,被美國政府拒簽的高技術類簽證增加一倍。許多外國留學生畢業后不愿留在美國工作,導致多年來國際人力資本單向流往美國的趨勢出現逆轉,美國培養的國際人才開始多向擴散。

  美國的跨國公司已開始服務業國際轉移,在美日歐之外的國家建立研發中心進行創新外包,美國研究機構正在研究創新全球化和知識型工作全球布局的戰略,以適應“9.11”后美國移民政策的巨大變化和國際人才流向的巨大調整,從而繼續將國際人才納入美國操控體系,保持美國人才優勢。

  第六,從金融資本角度看,美國金融服務業是其最具戰略性優勢的產業,其在金融服務業的霸主地位,使其操控國際資本流向的能力游刃有余,根本不容他國染指。

  在全球服務經濟化的跨國經營格局中,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間的相對主客地位也一目了然。當前世界經濟的基本特征是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融合,達到空前的深度和廣度,或稱為產業資本被金融化。如GE資本為GE貢獻了絕大多數利潤,汽車金融服務公司是主要世界汽車巨頭的主要利潤來源,戴爾在美國是公認的財務公司,而非計算機廠商。

  1990年代后期,完成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軌的美國,出現“網絡泡沫”。一時間“美國會重蹈日本持久衰退的覆轍嗎”的擔憂甚囂塵上。美國政經界的回答擲地有聲:“不會!因為我們有日本根本無法比擬的金融服務業!笔聦嵶C明,美國這一次經濟衰退“異常地溫和而短暫”。

  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幾點:我國在支持高技術企業品牌方面與美國有巨大差距;美國通過培育高技術產業形成優勢的路徑有跡可循,國家支持高技術企業品牌的政策應該間接,著眼點是設法形成以上各種資本相對獨立、豐裕與融合的局面,使每種資本持有者都有更廣闊的運作空間。這既可為發揮后發優勢留有余地,也需要積極調整我們的施政方式,把我們特有的文化歷史方面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