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佑成:油價扶搖直上 政治因素主導油價起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5日 08:55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劉佑成 國際原油價格在一片質疑聲中扶搖直上,向70美元/桶的價格挺進,擊碎了油價泡沫論的觀點。油價泡沫論的論據之一便是國際原油供應充足,OPEC的領導人也不止一次聲明國際市場原油供應充足。但事實上原油價格卻反復創歷史新高。
傳統的經濟因素結合地緣政治因素的分析模式顯然已經無法對這一反,F象作出合理解釋。最可能的原因就是經濟因素不再成為石油價格的主導因素。種種跡象表明,政治因素已經在主導著石油價格的潮起潮落,傳統的經濟因素已經降為一種從屬的影響因素。 上周五紐約原油期貨價格勁升2美元的導火線就是美國軍艦遭襲以及厄瓜多爾產油區爆發的騷亂。這兩件事情導致原油供應量暫時減少了20萬桶/天,可見目前政治對油價波動的影響已經遠遠大于作為能源產品本身供求變化導致的價格波動。 油價上漲美國收益多于損失2005年6月美國國家石油戰略儲備第一次接近于其極限7億桶左右,并且有報道說美國政府可能將儲備能力擴大到10億桶。在油價越過60美元/桶向更高目標邁進的過程中,美國不僅沒有動用石油戰略儲備干預油價而且還不斷的買進原油以增加儲備量,這個行為直接導致了原油供應的緊張,反而刺激油價上漲。此外,美國政府還不斷通過媒體和資本有意識地引導油價。 油價上漲是否對美國經濟造成了很大傷害呢?可以看一組數字:8月12日以來,美國3個等級的汽油平均零售價格是2.53美元/加侖,折合成人民幣就是5.42元/升,如果剔除30%的燃油稅率就是4.2元/升,比中國的93號汽油價格還低。這里的2.53美元/加侖的零售價格是美國至今的最高價格,美國的汽油零售價格是隨著原油價格的漲落變化的,也就是說美國消費者平均用油成本低于中國。而美國的其他商品價格卻高于中國。筆者認為,高油價對美國經濟損害非常小,遠遠不及對中國和歐盟的損害,因此美國從油價上漲過程中獲得的收益遠比損失多,這還不包括產油國的美元收入回流美國產生的低融資成本的收益。相比而言高油價對中國、歐盟的打擊卻相當大。 非洲政治風險引發原油供應安全最近一段時間,原油產量的增加主要來自于歷史較短、政治風險較高的非洲地區,引發了原油供應安全的擔憂,也是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近年來俄羅斯和英國北海產油區的不佳表現消耗了OPEC的備用產能,制約了OPEC應付可能發生的供應中斷的能力,也抬高了油價中的風險溢價。 伊朗核問題的不明朗也是油價反復上漲的主要誘因,尤其是強硬派總統內賈德上臺后恢復了伊斯法罕濃縮鈾工廠的運轉,伊朗與歐盟的談判也陷入僵局,投資者認為美國政府可能對伊朗采取更為強硬的態度,油價的上漲反映了這樣的預期。 油價未來仍取決于政治牌,如果美國政府愿意動用其原油戰略儲備,那么油價的下跌幅度將會比較大,2004年9月底,美國政府只是動用了170萬桶戰略儲備,油價就下跌了25%。美國歷史上兩次大的動用石油儲備的時間分別在1991年1月和2000年9月,兩次舉措都導致石油價格在之后的幾周內下挫。 伊朗的核問題的發展繼續緊張,或者最后美國真的動用戰爭手段解決,那么油價的上漲還遠遠沒有到頭,筆者認為未來一段時間伊朗核問題可能成為市場炒作的主線。 原油價格演變的最終結局就是真正的受害者浮出水面,那么這場政治游戲就結束了。這個結果必然伴隨著全球原油消費和生產趨于均衡,降低能耗并形成充足的生產能力,發展新的能源。 回到國內市場,其實國內燃油價格的漲落也包含一種博弈的成分,最近全國各地鬧得很兇的油荒現象就說明問題。反映到燃料油期貨層面,目前市場多頭也是在利用油荒導致供應緊張氣氛拉抬價格。從期貨投資角度看,非要對價格說出漲還是跌是沒有太大的必要,價格上漲是主旋律,調整是暫時的,至少到目前為止,還看不出油價就此轉勢的可能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