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還原顧雛軍本來面目 則必須還原格林柯爾系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20日 15:2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左志堅 編者按: 2000年,顧雛軍通過格林柯爾在香港上市攫取到第一桶金之后,開始其在中國制冷行業大肆并購的5年歷程。其間,拿科龍、下美菱,縱橫捭闔,以至如今被捕入獄,真可謂“其 有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曾經風光無限、雄心勃勃的顧雛軍如今身陷囹圄,外界對此人依然無法蓋棺論定。 爭論始終圍繞著科龍,但真正主角卻是格林柯爾。還原顧雛軍的本來面目,必須還原格林柯爾。 格林柯爾 格林柯爾網站上依然保存著顧雛軍的近照。照片上,顧雛軍西服領帶,戴著一副有些笨重的眼鏡。他的身后則是一桿美國星條旗。 這個人號稱自己的錢有國際背景。媒體質疑其大手筆收購時,他的經典回應是“我用的是我個人的錢,是格林柯爾集團內部的錢”,“我的錢有國際背景”。 老顧此言似乎是站得住腳的。格林柯爾在內地的各家分公司,最終控制者乃是香港格林柯爾8056.HK,確實算外資。 然而這家外資公司的錢又是從哪里來的﹖就從設在英國和天津的兩家制冷劑工廠來嗎?如何解釋香港格林柯爾1998年到2000年這三年間,營業收入增長3300倍的神話? 媒體一直質疑格林柯爾制冷劑的真實銷量。天津格林柯爾工廠,荒草蔓延;格林柯爾的技術含量,被專家屢屢否定。媒體對格林柯爾真實業績的懷疑,成為當年的一樁公案,只是這神奇業績的來源至今沒有一個真切的答案。 去年年末、今年年初,一位自稱曾是“格林柯爾海南分公司業務員”的人士多次向記者指出,格林柯爾的所謂業績來自大量的虛假合同。 此人化名“朱建達”,他在給本報記者的電子郵件中說道,“對顧先生本人,我不是很了解。我要說的是,1999年底他在海南成立了一家分公司,從事推廣格林柯爾制冷劑的業務。主要負責人是X先生,另有兩位負責人是L先生和H先生。其余基本上是業務員,有二三十人吧”。 朱建達回憶說,為了聯系業務方便,這些業務員都被冠以虛假的總經理、副總經理頭銜。“當時的海南省政府很支持他,好像是省環保局吧,還專門發了文,要求各單位用格林柯爾制冷劑。但推廣的效果并不好,公司成立了幾個月,也沒有做成一單業務。” “1999年底至2000年初,顧先生急于將公司在香港上市,于是指示各分公司簽訂大量虛假合同,數額達幾億。每個業務員都分派了任務,必須完成,否則炒魷魚。我就是當時幫他簽了一份根本不可能履行的假合同,數額有好幾十萬。我所知道的情況就這些! 由于此事性質頗為嚴重,當時記者希望與之見面并尋找原始證據!爸旖ㄟ_”卻不愿面見記者,而是繼續充當“深喉”為記者發來多封郵件,指出很多線索…… 然而5年滄海變幻,當年的海南格林柯爾早已物是人非。就在上周末,上海一位知名律師卻又告訴記者,“原格林柯爾子公司一位高層在顧雛軍出事后找過我,希望披露一些當年格林柯爾的內情”。據該律師所知,格林柯爾故事的核心就是到處簽虛假訂單,“假訂單多得可以用麻袋裝”。 原格林柯爾董事劉從夢或許知情,但是他的手機近日無人接聽。 東方高圣首席分析師冀書鵬的看法是,老顧當年這第一桶金“肯定有不少水分”。 而此后幾年內快速竄起的龐大的格林柯爾系,正是由這里開始資金的源頭。這第一桶金的“水分”,已為后來格林柯爾系的崩潰埋下了伏筆。 格林柯爾系 2000年夏天,格林柯爾在香港上市,為顧雛軍籌得7000萬美元,上市部分市值則近3億美元。 2001年6月,顧雛軍減持香港格林柯爾8056.HK股票,套現2.48億港元;同年香港格林柯爾以預付款的形式向顧控制的天津格林柯爾公司轉移2.3億港元制冷劑購買款;加上顧雛軍2001年所獲香港格林柯爾股息8000萬港元——香港格林柯爾三個動作,為顧雛軍提供了5.6億元現金。 2002年3月15日,格林柯爾3.48億元的價格收購科龍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一年后,格林柯爾再以2.07億元控股美菱電器(資訊 行情 論壇)。5.6億元就這樣花了出去。 連取內地上市公司,顧雛軍意氣風發。在媒體的聚光燈下,顧雛軍的形象變為吊帶褲、黑框眼鏡,儼然一位洋派紳士,格林柯爾系逐漸成形。 但是,格林柯爾一直備受外界質疑。在入主科龍之前,媒體就對格林柯爾的真實業績表示了懷疑。在不斷的質疑聲中,2001年12月的某一周內,格林柯爾股價跌去60%,市值蒸發20億港元。 盡管格林柯爾通過訴訟、新聞發布會等手段希望挽回影響,但格林柯爾的股價或許是終于價值回歸,不久之后即歸于平庸,最后淪落為垃圾股。 顧雛軍原本還可以讓這些下屬企業高價購買格林柯爾的制冷劑,但在遭遇質疑之后,這一“融資渠道”也不順暢。2005年初,香港證監會對2001年香港格林柯爾與天津格林柯爾的交易發出譴責——那次交易價值2.3億元——可見這個制冷劑銷售收入,對格林柯爾系的資金鏈有多重要。 而顧氏的并購步伐未有退避,2003年底又耗資8億元收購亞星客車(資訊 行情 論壇),收購主體是揚州格林柯爾——一家顧與其父親共有的私人公司。 為什么還要大舉收購?冀書鵬分析,第一桶金來的太容易,可能令顧雛軍有點暴發戶的心態,過于自信。 但是,收購亞星客車的錢從哪里來?顧開始含糊其辭了。此時,格林柯爾的融資功能相當有限,花完最初從格林柯爾身上圈來的5.6億元后,顧的資金來源就神秘起來了。 漸漸地,顧雛軍就成了公眾眼中又一個“資本大鱷”,而這種稱號常常與黑幕聯系在一起。 失敗的實業家 當然,在顧的內心深處,一定會認為自己是一個真正的實業家,而不是所謂的“資本高手”。 比如,2003年,美菱電器冰箱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了21.5%和19.9%;2004年,美菱電器擴大了60萬臺的產能,并在當年實現扭虧為盈。再如,顧雛軍被抓前也曾對媒體講,科龍的稅收三年中從2.1億元做到5.6億元,這是最過硬的一個指標。 從個人經歷來看,顧也的確不同于以往的造系者。顧雛軍,1959年5月5日出生于江蘇揚州一個普通干部家庭,1980年代初期獲熱物理工程碩士,此后則在高校和研究所從事理論研究工作。1990年代初期,顧氏創立的小康空調被查封,主流媒體多有報道。顧雛軍不久后就遠走海外,當他再次出現在國內媒體上時,已經搖身一變成了資本新貴。 此時,顧或有一雪前恥之存念。當年格林柯爾人士即向記者透露,在格林柯爾上市之前,顧雛軍就已在謀劃收購科龍,科龍后來果然承載著顧氏的實業家之夢。 但是工學碩士顧雛軍在2002年殺回白色家電領域時,這里已不是1990年代的江湖。冀書鵬評價國內的家電業,“1997年的時候是大家拼產能的時候,但是2002年早就過了產能競爭時代,而進入拼開工率的時代”。 “目前看來,老顧沒掙到錢,也沒有發明出更好的技術,實際上什么也沒干”,唯一可書之處就是統一了旗下白電企業的采購,壓縮了一些成本,另外創立了康拜恩這個低端品牌。 但是,采購成本的壓縮空間本就有限,而顧在銷售渠道方面則沒有太大的突破,依靠科龍、美菱的利潤顯然無法支付其擴張成本。相比顧雛軍的宏大實業夢,格林柯爾的融資功能卻又不值一提。 后院本就不穩,四周卻又暗藏埋伏。因為原本生存艱難的白電企業突然遭遇生猛的顧雛軍,無疑令競爭演變為一場生死劫。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郎咸平教授的《格林柯爾: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一文粉墨登場,顧雛軍的收購方法與“國退民進”掛上了鉤。多位圈內人士稱,此文幕后有家電業大亨。 2004年年末,記者又不斷收到一些舉報信息,稱顧雛軍在挪用科龍的流動資金,并且拖欠供應商數億貨款。一種說法是,顧的對手不斷在向媒體透露這些信息。2005年春天,這些信息逐步被多家媒體報道出來。最終是證監會查實“顧雛軍等人在科龍電器采取了虛增收入、少計費用等多種手段,虛增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科龍之外,格林柯爾系其他子公司目前尚未發現有類似造假行為。冀書鵬評價說:“科龍的錢目前看來還是投在白電業務上,從這個角度上講,顧雛軍的確不是玩資本的,應該算是實業家。” “只不過,他是一個不成熟的實業家,一個失敗的實業家。他低估了這個行業的殘酷。格林柯爾上市圈到了錢,給了他信心,他可能以為在香港資本市場都能玩轉,內地更應該沒問題了! 不知顧氏總結教訓時會否想起1999年,如果沒有當年那些夢幻般的訂單,顧雛軍的夢想可能才剛起步,但至少還是自由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