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易憲容:全社會補貼工業化不可持續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9日 10:49 中國科技財富

  全社會補貼工業化的過程是不能持續的,因為中國的經濟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對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及人力資源等嚴重掠奪的基礎上所取得的。無論是壓低要素價格,還是對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掠奪,這樣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僅是低效率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中國科技財富》:目前,學界、政府和媒體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向,極為關注。2005年1至5月,宏觀經濟面出現一些相悖的數據。一方面GDP高速增長得以持續、國內固定
資產投資高位運行并正面臨著反彈、進出口貿易一片繁榮、生產品價格指數仍然走高及商品房價格居高不下;另一方面M2的增長放緩(6月M2已上升)、CPI下落、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長下降等。你怎么看這個問題?

  易憲容:目前雖然許多研究人員開始使用發達市場體系的方法、計量與預測模式,來預測中國經濟走向,但由于中國是轉軌經濟,與發達市場經濟體系的前提條件不同。并且由于中國改革開放僅僅20多年,這使得我們經濟研究與經濟預測的數據有限。此外,從數據的質量來看,盡管這幾年來有所提高與改進但仍然存在嚴重的缺陷。因而,簡單套用發達市場的指標體系,做出來的經濟預測和研究自然是南轅北轍。試想一下,如果一種經濟指標完全為外力所干預,那么這種經濟指標是無法客觀地反映現實經濟運行走勢的。如我國GDP基本上是國家統計局調整的產物,貨幣供應量又是政府管制之結果。還有CPI,一方面要房地產作為經濟增長最大動力,另一方面按所謂國際慣例不把房地產價格變化計算在CPI之內。正如有研究所指出的那樣,且不論價格總水平(CPI)并未包含房地產、股票等資產價格,單就我國目前不完善的價格體系就不足以讓價格總水平反映經濟走勢。

  全社會補貼工業化不可持續

  《中國科技財富》:有人判斷國內當前宏觀經濟形勢開始由過熱進入下行通道,并對經濟增長放緩很擔心。你認為下半年經濟走勢會如何?

  易憲容:本輪經濟增長多是以建立在銀行信貸失控、地方政府主導及房地產單方面推動的基礎之上。即便下半年出現經濟放緩,這種放緩,不僅能夠緩解目前經濟中出現的一些矛盾與瓶頸,也能夠為國內經濟增長方式改變創造一些條件。因此,當前國內宏觀經濟開始進入一個好的調整期,而不是有學者認為出現了所謂經濟周期下行。

  盡管國內產品的市場化程度很高,但是各種生產要素市場化程度極低。受政府管制的影響,市場上各種要素基本上采用政府指導定價,沒有形成有效的市場價格,更談不上形成要素之間和要素與產品之間的價格傳導機制。因此,無論是我國的CPI還是M2都無法如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一樣真正全面地反映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對于目前國內市場化較高的經濟指標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企業利潤指標及進出口貿易,除企業利潤之外,其增長波動幅度不大。這也說明了國內經濟增長并沒有減弱,整個經濟沒有進入下行的通道。

  《中國科技財富》:許多人注意到,這幾年工業,尤其是重化工行業的增長速度很快,但這種增長帶來了煤電油運的緊張。有人對此提出質疑,銜迷齔つJ交故譴址判偷模豢沙中閽趺純創飧鑫侍猓?lt;/p>

  易憲容:本輪經濟增長是在全社會補貼工業化的基礎上實現的。這種補貼行為有通過政府扭曲“要素結構”得以實現。即政府通過“擔保”降低了儲蓄-投資的風險,大幅度提高了儲蓄,并在政府主導下配置了資源。政府通過干預性政策,降低各種工業生產要素價格提高工業產品競爭力,促進了出口,創造了外部需求;稅收減讓,工業用地低價甚至無償使用,勞動力沒有社會保障,國家利用銀行系統壓低資金價格提供廉價資金,大幅度補貼基礎設施、房地產等少數產業等。這種通過政府管制嚴重壓低要素價格所導致的生產方式必然是粗放的、低效率的。在這種情況下,誰的投資規模大,誰占用低價格的要素就越多,獲得整個社會的補貼就越多。國內不斷過熱的投資就是由此而來。

  這種全社會補貼工業化的過程是不能持續的,因為中國的經濟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對自然資源、自然環境及人力資源等嚴重掠奪的基礎上所取得的。也就是說,無論是壓低要素價格,還是對自然資源、人力資源掠奪,這樣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僅是低效率的,也是不可持續的。如果中國的經濟只是建立在對自然資源與環境、對土地、對農民工人力資源掠奪的基礎上,那么中國經濟的成就則毫無意義。因此,目前中國經濟放緩,應該是一個好事,是中國經濟增長方式改變的良好契機。

  《中國科技財富》:有人擔心某些產業產品價格下跌,利潤減少,并擔心出現新一輪

通貨緊縮。是不是應該在宏觀政策上注意這個問題?

  易憲容:在一個激烈競爭的市場中,每天都有企業產生,每天也有企業死亡。一些產品的過剩、一些企業的利潤減少,完全是市場的事情,市場完全有自行調整的方式。不要以計劃經濟思維方式來看企業與市場之變化,一看到某些產品過剩,看到某企業的破產就驚慌失措。我們應當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原因很簡單,在市場中,企業的發展、行業的發展,都是市場運行之結果。

  總之,目前經濟增長有所放緩,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它是促使中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契機。如果中國經濟不能夠從以往那種粗放式、低效率、高耗能、高污染、收入不公的經濟增長模式中走出,那么中國經濟要持續增長是不可能的。而要改變這種經濟增長模式,就得以市場化的方式重估要素的價格,就得把要素的價格與自然資源保護、環境保護及稅收政策結合起來,就得以市場化的方式對一些產品、企業、行業優勝劣汰。這些才是目前宏觀經濟問題最為關注的要點。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