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工商時報:利用好內資比吸引外資更重要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6日 01:01 中華工商時報 | ||||||||||||
傅新/文 繼續吸引外資的同時,更加注重利用“內資”,促進“內資”的有效流動;對于中西部、東北等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如何不斷優化“內資”的投資環境,讓“內資”能夠享受到和“外資”一樣的優惠待遇,更多地吸引和利用“內資”,將是目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各級政府需要著重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公室主任張國寶近日透露,經國務院同意,我國將采取四項措施鼓勵外資參與東北國有企業改組改造,以加快東北經濟體制和機制創新。其中包括:外國投資者并購和參股改造國有企業,原國有企業歷史形成、確實難以歸還的歷史欠稅,按照規定條件經國務院批準后給予豁免。 眾所周知,東北作為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的重要工業基地,那里的國有企業過去是、現在仍然是東北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因而,如何對東北的國有企業進行改組改造,如何“盤活”這些國有企業,將關系到國家振興東北戰略計劃的成敗。以一系列優惠措施吸引外資參與東北國有企業改造,是國家在現實條件下做出的明智選擇,我們有理由對此寄予期待。 而接下來,筆者更關注的問題則是,這一系列針對外資的優惠措施,能否惠及國內投資者,如果“內資”參與 東北國有企業改造,能否與“外資”一樣享受這一系列優惠待遇?這原本應該是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然而長期以來,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卻普遍存在這樣一種怪現象:對于外資,不僅給予國民待遇,還給予了很多“超國民待遇”,而對于引進國內資金,則缺乏應有的熱情,一些針對外資的優惠措施到了“內資”這里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內資”連基本的國民待遇都享受不到。 這種重“外資”、輕“內資”的做法,抑制了一些國內投資者的投資熱情,阻礙了國內資金的有效流動。應該看到,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國家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民間資本都已經相當雄厚,外匯儲備、居民儲蓄均居高不下,有大量閑置資金需要投入到生產環節。如果說,改革開放之初大量吸引外資,是因為國內資金匱乏的緣故,那么現在,我們則應該更加注重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國內資金,利用“內資”比引進“外資”更為重要,對我們也更為有利。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是,引進外資可以增加稅收、解決勞動力就業,而利用“內資”則不僅如此,而且可以提高國內生產總值。 從總體上看,目前我國經濟較發達地區的閑置資金較多,而經濟欠發達地區又需要大量引進資金。本來,實現國內資金的有效流動,恰逢其時,這種資金流動對于帶動中西部經濟增長、平衡東西部經濟差距將能發揮積極作用。但是在引進“內資”方面,目前的癥結恰恰在于,“內資”不僅享受不到“外資”所能享受的一系列優惠待遇,而且一些地方的“內資”投資環境相當不好,使得國內投資者望而卻步,不敢輕易將資金投入到這些地方,而是轉而到海外尋求發展。 對于國家來說,如何在繼續吸引外資的同時,更加注重利用“內資”,促進“內資”的有效流動;對于中西部、東北等經濟欠發達地區來說,如何不斷優化“內資”的投資環境,讓“內資”能夠享受到和“外資”一樣的優惠待遇,更多地吸引和利用“內資”,將是目前和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各級政府需要著重研究的一個重大課題。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