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中國股權分置改革專網 > 正文
 

市場基礎需夯實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3日 16:45 證券時報

  (蔚深證券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 藍東)

  近期市場氣勢恢弘,滬指從底部反彈至今,漲幅已達18%。在反彈與轉勢的爭論中,后者逐漸占據上風,市場轉折漸成業內共識。但是,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對于證券市場長期以來留下的沉疴與頑疾,盡管重藥已下,“身體”的恢復仍需假以時日。因此,轉折之路是崎嶇的,市場向上絕非一帆風順,其間震蕩反復甚至再次探底都是可能的,對此我們應該
保持清醒的認識。

  首先,股改僅是揭開了制度變革的序幕,為完善制度的構建進一步掃除了障礙。全流通使得大小股東具備了共同的利益基礎,在“同股同權”這一點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但是,在全新的《證券法》推出之前,約束上市公司(無論是G股或其他)的法律制度無絲毫改變,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并未因股改就能必然建立。盡管經過支付對價,大股東的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相對控股甚至絕對控股,如果違規違法成本很低,大股東依然有損害中小股東利益的土壤,挪用公司資金、甚至惡意掏空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其次,證券市場的主體———上市公司與投資者,在結構上存在缺陷。我們這個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在整體質量上較之成熟市場有很大的差距,在代表性上還不如香港市場的H股板塊,在構成上,持續成長的、抗周期的品種太少,且稀缺的藍籌資源到今天仍不斷流失;優勝劣汰的機制未完全建立,市場的源泉———投資者結構不完善,多元化的投資者主體仍在建立。所以,轉折并非完全水到渠成,其基礎仍需進一步夯實。

  進一步奠定轉折基礎,無疑應從制度建設與改善市場結構兩方面入手。從制度建設層面上,我們所需補之功課很多,其中核心的問題是,須強化資源的優化配置及極大提高犯罪成本。迄今為止,被掏空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為數不少,因惡意挪用、利益輸送等非完全經營或市場因素而導致嚴重資不抵債的證券公司同樣不在少數,但又有多少“內部人”受到懲罰呢?更多的是譴責、市場禁入,其違法成本是何其低、代價是何等的小。目前進行的如火如荼的券商重組潮,“政府買單”須與現代金融制度的建立聯系起來,即所謂的“花錢買來好機制”,具備良好的經營決策及能有效防范經營風險的治理結構應能隨之構建,否則,政府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總之,制度建設的根本,是力求做到防范于未然,鼓勵“好人做好事”,杜絕“壞人做壞事”。在市場結構的改善方面,其一是資金與投資者結構的優化,著重培育其多元化及長期穩定性,形成持續凈流入的良性循環。國內證券市場的資金與投資者結構,經歷了由散戶占主導到過分依賴基金(所謂一“基”獨大)的過程,其實,成熟市場的投資者是多元的、其力量是均衡的:各類基金、投資銀行、商業銀行、個體投資者等等,因此,我們仍需大力培育“非投資基金力量”  ,如QFII、元氣恢復中的券商、私募基金,還應拉回逐漸對市場敬而遠之的中小散戶,以形成多元的資金與投資者結構;其二是上市公司的結構,國內A股市場因多重因素導致的長期“擴容恐懼癥”,致使大量優質公司無法進入,藍籌資源逐漸向海外流失,A股上市公司在中國經濟中不具代表性,市場表現與宏觀經濟長期背離,投資者因而無法通過A股市場分享中國經濟的成長。因此,加快“優勝劣汰”,改善市場結構,已時不我待。

  由此可見,只有加快制度建設,改善市場結構,轉折的基礎才會更加扎實。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愛問 iAsk.com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