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難:讓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11日 10:37 財富時報 | |||||||||
本報特約記者 張兆倫 看病難=看病貴 今年58歲的王玉坤,就住在一家中醫院附近,在就近街道邊擺個了報攤賣報補貼家用。王玉坤最近經常頭痛,注意力也不集中,老伴讓他去中醫院檢查一下,卻被他訓了一通:
像王玉坤老人這樣,“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是老百姓當中非常普遍的現象。像他這樣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扛”成不治之癥的,同樣也是普遍現象。衛生部長高強在2005年7月1日作的報告中說,衛生部組織開展的第三次國家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群眾有病時,有48.9%的人應就診而不去就診,有29.6%的人應住院而不住院。高強認為這“充分說明了群眾看病難的基本狀況。”其實,近五成的群眾應就診而不去就診,“看病難”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看病貴”。 醫療體制改革20年,有一個“看起來很美”的“成果”,那就是老百姓“看病難”的難題好像得到了破解。目前全國現有醫療、預防、保健、監督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近30萬個。2004年,各類醫療機構床位數達到327萬張,平均每千人3.1張(美國也不過每千人3.6張,鄰國印度每千人只有0.8張),衛生人員總數525萬人,平均每千人有執業醫生1.5人(美國、印度、尼日利亞分別為2.7人,0.4人,0.2人)。此外,還有鄉村醫生和衛生員88萬人。一個遍及城鄉的衛生醫療服務網絡基本建立起來,藥品的生產能力也基本能滿足國內民眾的醫療衛生需要。醫院、衛生所、藥店遍布城鄉,加上交通發達、便利,報章、電視上“免費就診”的廣告直撞眼,打個電話醫院的“免費專車”就上門接病號,老百姓想看病真是再方便不過了。 即便如此,仍有近一半的人“應就診而不去就診”,29.6%的人“應住院而不住院”,這個數字觸目驚心!是百姓們不知道愛惜自己的身體嗎?顯然不是,因為中國不識字的農民也時常把“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掛在嘴頭子上。大家有病不就診,該住院不住院,是因為“看不起病”! 中國的藥費太高了,醫生、醫托“忽悠”病人和家屬的水平,敢與“趙大忽悠”比高下了,醫院收費太亂、太離譜了,以至于百姓把藥和醫院、診所看得比自己的病情本身還可怕了。 “沒啥別沒錢,有啥別有病”這句“新俗語”,是中國醫療體制改革20年的“貼身伴侶”。20年來,醫改從一開始就是邊改邊吵,邊吵邊改。但近半成群眾始終“不敢有病”、“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著見閻王”的實情,站在百姓的立場來看,只能證明一個不容爭吵的事實:醫改不是“基本不成功”,或許應該說是“始終挺失敗”。 20年沒摸清醫改的門 醫改到底“病”在哪里?讓老百姓看不起病的罪魁是誰?“幫兇”又有幾個? 中國的醫改是一個龐雜的工程。在20年的改革歷程中,這把醫改的“手術刀”曾切到多個部門的神經,衛生、社會保障、金融、財政、價格和藥品管理等部門都曾被牽扯進來,任何簡單的論斷都有失公允,而任何企圖從模式或實施等單個方面,去破解醫改失敗迷局的想法,以及是否該棄“美國化”從“英國化”的爭執,都只是盲人摸象。 “市場化”曾被視為中國醫改的“救世主”,如今又被有些人責為醫改失敗的“劊子手”。其實,與其他領域的改革一樣,醫改的20年也是摸著石頭過河。市場化只是醫改推動者們在河水中摸到的一塊“大石頭”。可惜的是,在湍急的河水中,過河者卻沒有在這塊“大石頭”上站穩腳跟,被沖落入水并弄了個手忙腳亂,狼狽不堪。而另一些人卻趁機爬到“石頭”上,并順利趟過了自己的“財富之河” 醫改使無數醫療器械、藥品供應、代理商一夜暴富。1993年投身于醫療器械生意的李益,適逢藥品流通渠道市場化,李益按“行規”給醫生和醫院提成,轉眼間暴富,積下數千萬元身家。正是無數個李益、王益、張益……在市場化的縫隙中游刃有余,靠高額回扣讓藥品、醫療器械過五關斬六將,成就了自己的財富夢想,也將醫藥市場和醫療機構攪了個天翻地覆。再加上鋪天蓋地、真真假假的藥品和醫療廣告推波助瀾,老百姓們看得起病的歷史從此一去不返。 1985年醫改正式啟動。但如果追本溯源,啟動中國醫改的第一句話是:“衛生部門也要按經濟規律辦事!”這句話是將醫改推向市場化的第一掌。 1992年9月,國務院下發《關于深化衛生改革的幾點意見》。適值中國掀起了新一輪改革浪潮,各個行業包括衛生系統紛紛加入了“吃飯靠自己”的隊伍,醫療系統為了在“以工助醫”、“以副補主”等方面取得新成績,點名手術、特殊護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像雨后春筍般涌現,越來越偏離醫療的大眾屬性和起碼的社會公平。期間衛生系統內部圍繞“醫院是不是掉到了錢眼里”、應該政府主導還是市場改革,兩種思路開始針鋒相對地爭論。但這都無法阻擋種種抬高藥價、加劇醫療機構脫離角色使命的現象盛行,老百姓“看病貴”的問題日趨嚴重。 2000年,產權改革的號角吹響。國務院公布了數易其稿的《關于城鎮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確定了實行醫藥分業等幾項原則。地方財政卸包袱的沖動迅速膨脹,也成為醫改在市場化道路上邁出更大步伐的重要動力之一。 直到2003年,SARS疫情在全國蔓延,中國才開始反思公共衛生體系的漏洞,進而開始檢討整個衛生事業。 今天,實踐還證明,醫改以來推行的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對農村患者的保障力度不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也不是很高。在北京打工的河北阜城某村村民賈二虎告訴記者,他女兒在一年前得了骨癌,雖然上了醫療保險,但對于治療癌癥的特效藥,是不能報銷的。而這一部分,恰恰是他們最大的支出部分。各種商業性的醫療保險,對于生大病的補助額度不大,并不能有效地承擔起救助的任務,而且實際理賠的難度也讓百姓對參加商業性醫療保險興趣不大。 同樣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醫改,為什么會出現如此之多、如此嚴重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副部長葛延風關于“醫改基本不成功”的言論,倍受媒體和公眾關注,但他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的一句話,卻為大多數人所疏忽,而這句話,恰恰是能夠觸及醫改“病灶”的一刀: “中國醫療改革違背了衛生事業發展基本規律。” 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基本規律是什么?葛延風和其他學者并沒有向記者給出一個統一、明確的答案,高強部長也在對衛生部門做的自我批評中提到,衛生部門對衛生事業發展的內在規律研究不深,把握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規律里面一定包含著這樣的內容:大部分的醫療衛生服務具有公共品或準公共品性質;具有公共品性質的服務是營利性市場主體干不好的;服務供給層面的過度商業化、市場化,必然降低服務可及性和衛生投入績效,必將導致服務價格攀升。也就是說,這個規律應該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規律。將改革結果的評判標準定位于看醫療服務機構是否盈利,政府財政負擔是否降低,以及平均千人床位數、執業醫師數等數字性的東西,無疑違背了這個規律,老百姓也就只好無奈地面對“看病貴”。 回到基本規律上深化醫改 滲透著“唯民”思想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基本規律,即便不是醫改應該遵循的方向,也應該成為將要繼續“摸著石頭過河”的中國醫改必須抓住的繩子。這條從彼岸扯過來的繩子,至今可以讓中國醫改少走些彎路,少在河心“市場化”的石頭上跌腳,更快地到達彼岸,將老百姓看不起病的問題順利破解。 據悉,醫改新方案有望年底啟動,將在2~3個中等城市謹慎試行。在有待國務院批準的新方案中,對確定保留的公立醫院將建立嚴格的決策、監督和執行機構,強化管理效率。至于按區域規劃可向社會資金放開的公立醫院,國家也將制定規范的操作程序,設定投資者的準入門檻。方案提要中有這樣的內容:堅持政府主導與引入市場機制相結合;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堅持優先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的方針;改革“以藥補醫”的機制,調整醫療收費價格,完善醫療機構經濟補償機制和藥品價格管理機制。 這份新方案將要解決醫改的“模式之爭”,走政府主導與市場化相結合的道路。老百姓“看病貴”是新一輪醫改應該解決的難題中的重中之重,對這個頑疾,應該下猛藥。致使百姓“看病貴”的因素是多個層面的,就像一個腫瘤患者還同時患有多種并發癥,在切除這個腫瘤的同時,還要對其他并發癥逐一對手術。而這正像一臺大手術,除了衛生部這個操刀醫生之外,還要其他部門當好助手。只有政府機構各個層面、各部門之間在利益磨合中尋找到最佳整合方案,這臺手術才有望成功。我們期待著在新方案中能看到這樣更具整體性視野和可行性方案的新思路。 相關鏈接 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公費醫療開始實行了 《新民晚報》1952年6月29日 昨天本報第一版,登了一個好消息,說是從七月起,國家工作人員,生了病的,可以得到免費的醫治。 大家知道,從去年起,實行勞動保險條例,工人的醫藥問題,已經得到了照顧。現在,又照顧到生病的國家工作人員了。這種事情,在資本主義國家是辦不到;現在我們辦到了,可見,我們的國家的進步是多么快呀!又可見我們新民主義的政治,是多么好呀! 為什么資本主義國家辦不到,我們很快就辦到了呢?這是因為世界上只有社會主義和新民主主義國家,才能夠真正重視人民的生命。 斯大林有一句話說:“世界上一切資本之中,最寶貴的又是最有決定性的資本是人,是干部。”保護人民的健康,就是保護生產建設的本鈿,是很重要的工作。 我們的領袖毛主席對人民的健康素來非常關心。他不斷指示大家,要團結中西醫,辦好衛生事業,保障人民的健康。 這三年來,人民政府建立了很多的衛生基層組織;普遍替人民打防疫針、撲滅了好幾種傳染病;整頓個別醫院,讓它更好地為人民看病;培養很多醫藥衛生人員;生產大量的藥品;這些工作都很有成績。這是因為上面的工作好了,所以才能進一步辦到公費醫療預防的制度。 當然,我們國家的經濟,還只是開始好轉,抗美援朝的戰爭還沒有結束;我們的醫院、醫生、護士還大大的不夠;所以我們也只能一步一步的來。 目前還不能夠由國家來替全體人民醫病。這一回公費醫療的辦法,還只能在工作人員里面實行。說到他們的家屬和別的人員,還要等下一步解決。但是我們要曉得,免費為全體人民醫病,在蘇聯早已辦到了;只要我們加緊建設,我國一定也會辦到的。實際上,就在目前,人民政府對于災區和疫區,對于某種傳染病,對于貧苦的老百姓,對于老根據地人民,對于少數民族兄弟,也已經做到免費醫藥的照顧了。 受了國家這樣的照顧,我們應當怎樣呢?頭一件,就應當更小心地保護健康,要預防一切生病。如果以為有國家照顧了,就可以馬馬虎虎,不必預防,這就太對不起毛主席的關懷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