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黑名單遭窘境 折射法律道德雙重乏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8日 06:50 人民網-華南新聞 | |||||||||
“行賄黑名單:失靈的‘緊箍咒’”、“缺乏法律依據,深圳零售業黑名單夭折”、“信用體系黑名單獨木難支”———這是8月5日《中國青年報》一組報道的標題。僅從這些標題就大致可以看出,本為防止欺詐而設的各類“黑名單”制度,在不同程度上遭遇窘境。 事實也確實如此。報道中揭示,由于當前沒有很好的發布類似信息的渠道,法律界限也比較模糊,致使“黑名單”的效果大打折扣。如浙江海寧一家因行賄行為正在被公示的建
當前,我國不少地方的市場環境還并不盡如人意,制假販劣、問題產品時有發生,欺詐行為、霸王條款多發……在這種狀況下,“黑名單”也不失為凈化市場環境的一種好選擇。因為在資訊發達的時代,“黑名單”往往是一種具有殺傷力和威懾力的懲罰方式———在社會形象方面,如果上了“黑名單”被曝光,無異于被釘上了“恥辱柱”;就市場經營而言,上了“黑名單”的理應會處處受制,市場活動的機會和空間大為減縮,甚至被淘汰出局。但是為何這劑“猛藥”會有如此遭遇呢? “黑名單”失靈,折射出當前法律和道德的雙重乏力。首先,由于瀆職、地方保護或腐敗等原因,產生法治失靈的情況,使一些非法獲利行為不能及時受到法律懲處。如此局面,勢必造成類似的行為越來越多。其次是道德的虛弱乏力。在市場經濟制度所賴以存在的信用體系制度和價值觀沒有成熟前,許多企業沒有了“信仰”,作為人們行為最重要參照物的道德已經被一些事情嚴重敗壞,假證件、假政績、假慈善、假選舉、假球黑哨等可資佐證。 法律和道德的乏力,使欺騙行為經常能得到非常現實的益處。因而,這些現象造成一些人的生活準則被扭曲。相對于“黑名單”的失靈,人們對于欺詐行為、對于“黑名單上的人”經常會產生麻木的感覺、失去了批判的激情或許更值得引起注意。(郭之純)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