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消費人人平等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7日 15:1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文/林伯強 預計2005年中國石油產量將穩定在1.8億-2.0億噸,石油需求增量直接反映為進口。中國石油消費量為3.2億噸,45%的石油需要進口。2005年上半年,中國原油進口6342萬噸,同比增長3.9%,進口金額卻達152億美元,同比增長42%。2004年中國原油和成品油的進口金額為432億美元,2005上半年原油和成品油進口金額達261億美元,預計全年將超過500億美
近期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在每桶60美元左右徘徊。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和進口國,中國的石油消費增長被認為是近期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加之“中海油競購優尼科”帶來所謂的 “威脅美國能源安全”,一些西方媒體熱炒“中國能源威脅論”,亦為中國媒體廣泛討論。 中國的快速石油消費增長和石油進口顯然對國際油價有影響,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是,沒有誰生來就擁有比別人更多的石油消費權。石油消費人人平等,只要有錢買。中國的經濟崛起需要能源支持,世界只能面對這個現實。因此“中國能源威脅論”不能改變什么。 另一方面,任何對中國的石油消費與進口增長的炒作和夸大,都可能轉為高石油價格預期,從而加快石油價格上漲。這種高石油價格預期還會促使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增加其石油戰略儲備,從而使得即將進行的中國石油戰略儲備更為困難。同時,還增添了國際石油市場的不穩定性,這種不穩定性可能又會增加石油供求的交易成本,從而進一步加大油價上漲壓力。 熱炒“中國能源威脅論”者,如是石油進口國,將同中國一樣承受石油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就絕對影響來說,美國首當其沖,因為從石油的消費量和進口量來看,美國的需求要遠遠大于中國。而中國從低收入國家到中等高收入國家的轉換會因為高能源價格而顯得更為復雜和困難。石油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可能遠甚于其它石油消費大國。 熱炒“中國能源威脅論”對所有石油消費大國都是不利的。 就世界而言,中國將不得不因為石油問題而更多地卷入國際商業政治之中,世界必須正確面對和接受“中國正在崛起”的事實。中海油出價185億美元現金競購美國優尼科石油公司,美國政府密切關注這項競購,并就國家經濟安全作評估。 密切關注中國此舉的原因在于,對兩個國家來說,能源安全都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一環,美國必將與中國爭奪有限的能源資源。正因為競購美國優尼科的是中國公司,這個正常的收購才變得如此敏感。近期日益激烈的能源之爭在俄羅斯的石油輸送管線——安大線(安加爾斯克-中國大慶)和安納線(安加爾斯克-納霍德卡)中日爭奪戰中也可見一斑。作為世界石油進口和消費大國,中美日在能源問題上必須對話。因為只有合作,著眼于共同的利益,才能從需求側給出正確的價格信號,從而降低石油的高價格預期。 中國海外石油資源開發戰略通俗地稱為“走出去”。就石油而言,中國早就應該走出去,現在才走出國門已是不得已,并非從容之舉。許多方面都沒有充分準備,尤其在管理人才和企業經營經驗方面。西方國家石油商在本國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不但已經占據了世界各地重要的石油資源與市場,其中包括了世界上所有較好的資源與市場,也獲得了經營管理經驗。中國企業現在要參與開發海外石油資源,擁有海外石油產量,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高的代價。“中國能源威脅論”會給中國石油企業的“走出去”帶來一定的麻煩。為避免“中國能源威脅論”,中國石油企業應當更低調、準備更充分地走出去。 同樣接受考驗的是中國的能源外交。中美日在能源領域的全面競爭不可避免,為消除“中國能源威脅論”,能源外交應通過政治外交途徑,改善與石油出口國,特別是中東、中亞各國及俄羅斯等國的關系。制訂的能源外交戰略必須放在全球能源環境下考慮,充分了解能源大國的能源外交政策。中國政府必須像其它政府那樣展開游說和公關來保證國家能源安全,以積極進取的高層外交態勢,通過各種國際場合為保證能源安全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在利用他國的資源方面,如何協助中國企業將“走出去”戰略體現為商業“競爭”行為,而不是能源安全的“威脅”,這是能源外交的一個關鍵所在。 “中國能源威脅論”雖無道理,也無意義,它的存在至少給中國這樣的啟發:中國能源的最根本問題在于它的能源需求可能遠大于供給。討論中國能源問題有三條主線:人口、資源儲備和能源開發利用。 一方面,中國人口眾多約為美國的4. 5倍和人均能耗很低(不到世界平均值的50%,約為美國的10%)導致對其高能源需求的預期。另一方面,中國資源儲量相對稀缺,占世界總能源資源量的4%、探明總儲量技術可開發的2.5%和剩余可采儲量經濟可開發的10%。人均能源可采儲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石油、天然氣和煤炭可采儲量分別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 然而,目前能源的開發利用與經濟增長速度與增長模式卻又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發展模式。加之人力成本低,世界加工制造業中心向中國轉移,外貿不斷增大,但增長方式粗放,資源消耗大,能源價格沒有體現資源稀缺性和環境影響。因此,快速消耗中國能源的,就不止是13億中國人。從根本上考慮中國的能源平衡,必須將經濟比較優勢放在人口眾多和資源相對稀缺的兩個約束下重新審視。 勞力密集不同于資源密集,增長模式應揚前者而避后者。 考慮中國城市化要求,可以預想,中國現在是一個大工地,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是一個大工地。大規模的建設將導致能源需求的持續增長與“重工化”。這就需要加強能源經濟的研究,尤其是能源價格對能源需求以及環境的影響;探索經濟增長的模式和速度;在國際環境合作和國際經濟分工中充分考慮能源與環境的約束,包括儲量與能源價格約束;在能源定價中把資源稀缺性和環境影響內部化,從而提高能源價格,降低能源需求。 節能的緊迫性和困難性加大,但潛力巨大,需要探索中國人應有的耗能方式。 作者系亞洲開發銀行能源經濟學家,本文為作者本人的學術討論,不代表作者所在單位的觀點和政策意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