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醫療體制改革路在何方 > 正文
 

中國青年報:醫療改革應該充分保障弱者的權利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5日 13:43 中國青年報

  不管是輿論還是中央政府,都在關注中國的醫療改革。來自衛生部的消息說,衛生部正在會同相關部委制定新的醫改方案。

  此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等單位專家參與的“中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課題研究顯示:“目前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基本不成功”。更早些時候,衛生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劉新明明確表態:市場化非醫改方向。

  醫改至今,已有20多年。要對期間的路徑之爭、是非之辯簡單地下一個對錯判斷,恐怕有些輕率。

  顯然,醫改既與每個人直接相關,又涉及諸多部門和單位的利益。寄希望于尋找一個突破口,快刀斬亂麻式地解決頑疾,并不現實。

  利益的多樣化訴求,決定了醫改必然會是一場各方利益的權衡與博弈。任何一方利益的失衡,都可能導致改革的最終失敗。而以前的經驗又表明,如果某一方的勢力足夠強大,它必然會對公共政策產生影響,使其產生利益傾斜。

  醫療服務的公共產品性質,要求它必須能惠及絕大多數人;目前“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卻與之相悖。利益失衡使醫改陷入困境,后果顯而易見:醫療衛生服務兩極分化,公平性大大降低,醫療保障成為“富人俱樂部”。最應該從醫改中受益的人群———城市的低收入者和廣大農村人口,被排除在醫療服務的保障之外。

  利益失衡的背后,是權利的缺失。在醫改的整個過程中,低收入者和農民被忽視。他們勢單力薄,沒有能力參與政策的制定,更無法與強勢力量相抗衡;由于掌握的資源很少,他們人多但勢不眾,基本處于失語狀態,無法表達自己的聲音,爭取自己的權利。

  這種失衡狀態,其實并不只在醫改過程中顯現。只不過,對醫療服務的普遍性需求,使這一問題在醫改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

  如今,醫改正站在一個新的十字路口,新的改革方案也正在制定之中。如果我們再對權利的缺失、利益的失衡視而不見的話,新一輪的改革就有重復舊路之虞。

  不是沒有經驗可以借鑒。談及內地醫改時,香港的醫改實踐以及“哈佛報告”就屢屢被提及。其成功經驗不僅在于改革讓市民普遍受益,更在于醫改的過程,充分保障了市民尤其是窮人的權利。1997年,香港政府委托哈佛專家小組對當地醫療制度進行調研與評估。兩年后,哈佛小組完成著名的“哈佛報告”,全方位檢討了香港醫療體制的利弊,并提出5套解決方案。此后,香港政府將其公之于眾,進行為期4個月的征詢,充分聽取民眾意見。相比于閉門造車,充分保障弱者權利的方案,無疑更具可行性。

  有了權利的均衡,才會有利益的均衡。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由于力量相差懸殊,處于利益博弈中弱勢的一方,往往需要有人替他們說話,替他們爭取權利。而這,恰恰是政府在改革中應該扮演的角色,應該承擔的責任。

  本報評論員 馮雪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愛問(iAsk.com)醫療改革 相關網頁約162,819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愛問 iAsk.com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