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品迅速牌崛起對中國企業的啟示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8月03日 09:21 第一財經日報 | |||||||||
袁曉明 8月1日出版的美國《商業周刊》登出2005年全球品牌100強名單。不僅中國企業榜上無名,而且全球的華人企業交了白卷。縱觀全球華人經濟群體,有在《福布斯》富翁排名名列前茅的中國香港和東南亞的數位億萬富翁、有曾經輝煌一時的亞洲“四小龍”中的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三條“小龍”、有近年來崛起的中國內地經濟,可是,為什么如此龐大
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有必要先來看當初也是“四小龍”之一的韓國。三星電子在今年進入前20名,并歷史性地超過索尼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電子品牌,而現代和LG則首次榮登100強。在品牌上,韓國這一條“小龍”擊敗了有華人背景的三條“小龍”和正在崛起的中國內地“大龍”。韓國品牌崛起代表韓國企業跨越了與日、美、歐著名企業全方位競爭的最后一個障礙。這并非只是一個純粹“榮譽”排名,卻是有著非常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亞當-斯密在其巨著《國富論》的開篇,便論述了專業分工對有效創造財富的重要。專業分工的理念是促使西方經濟騰飛的重要經濟理論之一,而將專業分工理論發揮到極致則是近幾十年來西方推行的全球化經濟,即對全球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來創造更多的財富。具體地講,各經濟體以及企業之間在全球范圍價值鏈上包括資源、研發、制造、銷售,以及品牌等各個環節展開競爭,而競爭的焦點和勝負則在于誰控制價值鏈上附加值高的環節。顯而易見,品牌在價值鏈上是利潤豐厚的環節。 中國經濟在總體指標上已經是經濟大國,而人均國民收入仍然表明中國是一個窮國。問題就在于作為“制造中心”的中國,在附加值低的環節收進微薄利潤,卻要為消費國際知名品牌付出高昂的代價。一雙中國制造的耐克運動鞋零售價為100美元,由于控制了設計、運銷和品牌,耐克公司拿到大頭,因此耐克排在了全球品牌100強的31位。中國最終會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而外國公司一直試圖占領中國消費市場的品牌和運銷這兩大命脈。近些年來,中國市場充斥國外品牌,沃爾瑪等連鎖商店大肆搶灘中國的連鎖銷售,無疑是此戰略的體現。 也許,我們可以稱中國內地仍然是以制造加工業為主,打造國際品牌是下一步的事情。但是,我們不能忘了,曾經與韓國并駕齊驅的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均未打造出一個上榜的國際知名品牌。以我看來,韓國企業在品牌的崛起上正好能解釋為什么龐大的華人企業群體在國際知名品牌上的“貧窮”,這既有經濟方面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影響。 規模經濟理論最初是針對規模能使生產邊際成本降低,以增加利潤。在現代經濟的情況下,品牌的打造使規模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沒有規模,便沒有品牌,因為數億美元的品牌運銷需要巨大的規模才能收回品牌投資。十幾年來,韓國大型企業雖然經歷了許多的波折,但始終沒有在規模上讓步,打造出三星、現代這樣的頂尖品牌應該歸功于企業的規模。而中國以及海外的華人商界,至今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跨國企業。海外華人里也有一些超級富翁,但他們中許多人都是靠投資聚富,起家后,也是將資金投資在西方的企業,未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華人的家族觀念太強,華人過多地相信人而不信企業的規章制度也是限制華人企業規模的重要因素。 創國際知名品牌,必須先使品牌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韓國企業一開始就堅持要有自己的品牌,韓國企業是用外國的技術和資金來打造自己的品牌,而中國一些企業為了資金和技術幾乎完全放棄了自己的品牌。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企業如今在國內樹品牌比到國外創牌子更為重要。人說韓國人因為愛國開韓國車。沒錯,韓國人開“愛國車”在一定程度上幫了韓國汽車工業,但那不是長期的市場行為。韓國車必須要在質量和價格上有優勢才能長期吸引用戶,而韓國用戶的“挑剔”才能增強韓國汽車的競爭力。同樣的,中國產品不能依靠本國用戶的“照顧”來打造品牌,中國的品牌一定要在競爭中打造,中國企業不應期望中國人因愛國而買中國產品。 品牌是重要的,但質量同等重要。不僅名牌的質量重要,而且二流品牌的質量也很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多年前,我因價格原因買了一臺當時還屬二流品牌的三星電視機。后來,我又買了一臺名牌索尼電視機。至今,那臺三星電視機工作良好,而索尼電視機卻沒了亮光。在還是二流品牌的時候,三星就按一流的質量來做。有趣的是,今年評比,三星品牌果真超過了索尼。現代車在美國多年來以價格低、保證期長來銷售,雖然也吸引了一些顧客,但真正銷售額增長是在連續獲得質量大獎、并建立起品牌后的事情。 當然,要打造100強那樣的牌子,不到美國市場是不成的。但是,美國市場應該作為最后“決戰”的地方。現代汽車在其他國家已經有了相當的規模,才在美國全面展開銷售。中國企業也可以憑價格和質量優勢先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打開銷路,時機成熟后再沖進美國這樣的“殘酷”市場來個“決戰”。 最后要說的是,品牌是買不來的,打造國際知名品牌需要長期戰略上的準備,在這方面韓國企業給中國企業應該有很好的啟示。(作者為埃森哲美國公司高級信息管理咨詢顧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