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透視中海油并購事件 有人不肯正視中國經濟崛起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7月29日 11:32 新華網

  近年來,隨著中國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國企業在海外的并購行為引起相關國家的"敏感反應"也日漸增多。今年年初聯想集團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海爾集團收購美國美泰公司,以及中國企業在加拿大收購礦山企業等都掀起類似"風暴"。到目前為止,美國部分政客在中海油并購事件中的表現可以說明以下事實:

  一是部分西方國家人士迄今不能也不愿接受"中國正在崛起"的事實,他們從狹隘的意
識形態出發,極力鼓吹"中國經濟威脅論"。優尼科并購案不僅讓他們更擔憂中國在能源上構成的"挑戰",還為所謂"中國威脅"提供了新的"論據"。美國"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負責人稱,在油價達到60美元一桶的時候,把優尼科賣給中國國有公司"等于自殺","我們需要考慮一家美國公司落入中共政府手中的事實。"這些說辭通篇充滿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上的偏見,強詞奪理的背后顯示的是他們不愿面對"中國正在崛起"這一事實。

  二是部分美國政客借題發揮,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向中國施壓。今年以來,美國公布的貿易數據不佳,如2月份美國總體貿易逆差達到前所未有的610億美元,使得民眾要求政府改善貿易狀況的壓力已經形成。在此背景下,部分議員將巨額貿易赤字歸咎于中國的人民幣匯率問題,甚至在4月啟動一項立法程序要求美國政府迫使人民幣升值。其后,美國先后兩次發起對中國紡織品的進口設限,目的也在于對華施壓,迫使人民幣早日升值。

  三是某些國會議員借機與白宮爭奪對華政策的主導權。首先,布什執政以來特別是"9·11"以來,基本上保持了對華"接觸加防范"的方針,維持了兩國關系的穩定。這讓一向主張"遏制中國"的新保守派十分不滿。其次,布什連任以來,外交上仍被伊拉克重建、伊朗核問題和朝鮮核問題牽扯大量精力,缺乏明確的對華政策與構想。相比之下,許多受中美貿易沖擊的勞工和制造業利益集團的"怨氣"通過國會反映出來,使國會對華強硬的"情緒化"成分增加。過去幾年,許多議員都對中國"憋著一口氣",如今他們希望借機提升自己在對華決策中的"音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中國經濟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