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億元欠薪與3000億元討薪成本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6月10日 15:23 工人日報天訊在線 | ||||||||
張培元 據中華全國總工會不完全統計,到去年11月中旬,全國進城務工的農民工被拖欠的工資約有1000億元。而為索回這1000億元欠薪,整個社會需要付出至少3000億元的成本。這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在一份調研報告中得出的結論。專家評價這是一份十分“寫實”的調研報告,對農民工討薪維權成本進行調查,其用意不僅在于從一個角度勾勒出農民
為討回1元錢,竟要付出3元錢的代價,這樣高的代價提醒我們,不可滿足于追討欠薪的部分成績,而要認認真真地思考一個問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成本為什么如此之高? 調查顯示,農民工討薪需付出四大成本:經濟成本、時間成本、政府成本、法律援助成本。明里一本賬是,就算農民工兄弟拿回了1000億元欠薪,背后一本賬卻是,政府、全社會包括農民工自身需共同支付3000億元巨額成本。當然,我們不能因為“支出遠大于收益”就停止討薪風暴,讓農民工兄弟的血汗錢打水漂。如果行政力量不介入,欠薪的死結越打越大、越擰越死,那么,農民工可能連這1000億元也難討回,他們對法律公正和社會公平的信心將可能被侵蝕,社會將可能為此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對于這一“收支嚴重不平衡”的正義實現路徑,到底該如何解讀,筆者以為,它至少蘊含了以下兩方面信息:一是高成本是日積月累堆積而成的。欠薪現象并非近年才有,纏繞于部分行業的欠薪鏈,由于曾經的不夠重視、相關職能部門的瀆職,以及行政監督和執法力量長期缺位而打成死結,導致今天解決起來代價過高。二是維權高成本反映了制度的滯后。為了要一個處理結果,農民工往往要到有關政府部門跑幾次甚至十幾次。程序過于繁瑣,時間過長,而且付出巨額成本后,許多權利仍可能得不到維護,甚至討回的工錢不能彌補其維權過程中的付出,使很多農民工不愿通過勞動監察、勞動仲裁及訴訟等合法方式解決勞動爭議。不時出現的“暴力討薪”,也反映了弱勢者的脆弱和無奈。 一個好的制度,可以大大降低社會運行成本。因此現代公共管理學認為,制度就是效益,制度就是保障。1:3的不對稱比例,可以看做公共機制在民工討薪中所支付的制度成本。如此高昂的制度成本和社會成本已向我們發出警示:構建市場信用機制,完善工資支付的法律法規,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已迫在眉睫。如果制度不建立,或者制度不能發揮有效作用,即抵達公平正義的路障不排除,則我們可能永遠無法以低于1元錢的成本,討回1元錢的公平正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