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論壇須正視文化貿易逆差現實(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17日 05:42 新京報 | ||||||||||
昨天上午,在北京國際俱樂部舉辦的《財富》論壇“文化圓桌會議”上,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發表了題為《媒體在中國日益重要的角色》的演講。趙啟正指出,在中國和世界之間信息互動需求劇烈增長的今天,媒體正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不過,趙啟正同時表示,包括媒體在內,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文化貿易”逆差高達10-15倍,這是必須正視的現實。 中國媒體發展迅速 趙啟正說,近20年,中國的快速發展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可以說每天一個新中國。若想積極推動這種變化,或僅僅享受這種變化、適應這種變化,都需要每天發生的信息。這包括國際的和中國的,不僅影響社會,也影響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命運,影響每一個企業的前途,特別是中國在加入WTO之后,中國對世界信息的要求,和世界對中國信息的要求,雙向劇烈增加,這種需求不僅是經濟方面,也包括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霸谶@種快速發展中,中國媒體得到了發展的機會,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內容上愈加豐富,國際新聞篇幅也增加了! 趙啟正稱,目前中國有報紙2000多種,雜志8000多種,電視臺和廣播電臺約有2000個頻道,有近10億的電視觀眾,同時有接近1億的互聯網使用者。 中國媒體產業仍有差距 在談到中國媒體蓬勃發展的同時,趙啟正還指出,與國際同行相比,中國傳媒在資本、經營網絡、經營理念、管理體制和人才素質方面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文化貿易方面,我國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逆差是以5-10倍的數字來呈現的,中國書刊版權貿易上的逆差更高達10-15倍,個中原因除了我國大量進口高科技書刊之外,國內出版部門推銷能力差、中文普及性不夠也是重要的原因。 又如影視業,像《泰坦尼克號》和《指環王》在中國獲得了巨大的效益,而中國電影的出口卻很少,特別是在美國,很難得到廣泛傳播。趙啟正認為,這不僅與文化差異有關,也和國內影片投資不夠有關。美國大片投資平均接近1億美元,而中國較重要的片子投資僅1000萬元人民幣。 此外,推銷手段上也不如人,像好萊塢制作商有時甚至用1/2的拍攝費去宣傳,中國這方面的投入僅1/10.“索尼娛樂公司一個負責人跟我講,中國不缺乏一流的資金,缺少的是一流經紀人,可以找廠長經理來經營文化事業,而不一定讓演員來經營!壁w啟正如是說。 除了文化貿易逆差之外,在回答西方記者有關中國傳媒走向世界的提問時,趙啟正表示,中國媒體成為世界主流媒體,還需很長時間,甚至要10-20年。其中主要原因不在語言的障礙,而是文化差異。 另一個需要溝通的地方是,要從“西方想了解中國的情況”及“中國對外傳播的信息”之中找到一個折中點。 本報記者李宗品 業界聲音 《英雄》、《十面埋伏》投資人張偉平 扭轉逆差就要拍好影片 中國電影要參與國際競爭,光靠小成本的藝術片去三大電影節上拿獎,現在行不通。事實上,國外對這類中國影片的關注是微乎其微的,特別是在國外觀眾群中影響很小。 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競爭力體現在觀眾的人數和票房上。我很了解國際電影的情況,就我的感受而言,要想扭轉目前中國電影出口逆差或者達到和好萊塢影片在市場份額上的平衡,那就要拍出有競爭實力的好作品,用帆板去打航母很難,所以我們要打造自己的航母或者驅逐艦。 我們可能不像好萊塢那樣一部片子砸進2億美元,但是我們投入3千萬元人民幣也能創造同樣的效果。《英雄》和《十面埋伏》在北美的情況就說明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還是有競爭力的。 一個導演的成功是一個系列產品的成功,同樣,中國電影要想在國際電影市場上立住腳,那么就要有一系列的拳頭產品。 《孔雀》、旅游衛視投資人董平 提升產值需要引入競爭 在我們全年的票房中,國產影片的產值不到一半,這樣的現狀不僅是我們的產品本身有問題,而且也存在一些客觀的外部原因,我們的產品還是很難進入國外的市場。 電影產業改革的力度從2002年開始加大,確實推進了文化產業的進步,民營資本進入了產業領域的各個環節,還有對外商的開放。這些措施的影響就是,文化產業的結構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具體地說影片的數量和電視欄目和電視劇的制作水平都相應提高了。但是這些政策在任何一個法制國家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還在繼續認識和發展階段,還需要修正和淘汰一些不適宜競爭的環節。 通過政策不斷的推進,政府管理水平的提升,文化產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我們現在能看到前途在哪里,我充滿希望。 本報記者馮睿 國產影片差距在于推廣宣傳 北京新影聯院線公司總經理劉祥惠認為,國產片受冷落的原因主要在于投入 少目前國內影片進出口市場處于貿易逆差。根據新影聯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進口影片大概有4億多元票房,而賣出去的影片票房只有幾千萬元。昨日,記者采訪了北京新影聯院線公司總經理劉祥惠。 “好萊塢大片與國產影片的宣傳手段是如出一轍的,無外乎媒體宣傳、海報及各類活動。區別在于投入的數量、品種和資金等方面! 國產片應有自己的宣傳優勢劉祥惠說,從營銷角度上來說,國外影片和國產片并沒有嚴格上的不同,但是國外影片的宣傳氣勢遠遠蓋過國產片。一般來說,進口片的片方會利用國外的媒體和國內的辦事機構,由專門的宣傳廣告策劃公司來運作。 劉透露,進口片的宣傳費用一般占投資總額的10%至30%,有的甚至高達50%.而國產影片的宣傳費用一般控制在6%左右,有的影片市場推廣費用只有10來萬元甚至只有幾萬元。這兩年也有個別影片加強了市場推廣,比如《英雄》、《十面埋伏》等,也是因為有外資的參與。 劉說,其實,國產片應該有自己的宣傳優勢。比如能隨時舉行演員見面會,以及隆重的首映儀式,使觀眾與演員零距離接觸。況且,國內的演員在影片的前期宣傳是不收費的。而好萊塢大片,因為演員身價太高就很難做到這一點。 國產片的差距在于投入少目前國內影片處于貿易逆差。根據新影聯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進口影片大概有4億多元票房,而賣出去影片的票房只有幾千萬!百u出去的影片很少,而且大部分是藝術類影片,商業價值不高。” 好萊塢的很多片子的投資都在1億美元以上。而目前國產影片的投資一般在300萬至400萬元。超過1000萬元的國產片,在新影聯院線影院上映的每年大概能有3到5部。 此外,進口片拷貝比較多,在市場上投入的影片多,而國產片的拷貝則難以做到這點。劉認為,國產片受冷落的原因除了文化差異外,主要在于投入少。“因此,真正的國內大制作形成好的市場還有一段路程。”劉祥惠說。 本報記者許小青 聲音 上個世紀末,英國的博拉頓召開了世界第18次哲學大會,在那次會上提出“新的世紀是文化世紀”。由于因特網、衛星電視等新的通訊方式的發展,媒體越來越重要了,文化也越來越重要了。文化可以促進政治、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但如果處理不好,也可能成為發展的障礙因素。而中國在這次新老世紀交替之際,提出了一個全國的戰略方向,就是要發展先進文化,我們要繼承傳統的優秀文化,克服不適應時代的落后文化,這是中國一個很響亮的命題。 ———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 資料 中國傳媒業的成長與變化 近二十余年以來,影響中國傳媒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媒體的產業化發展和傳播技術革命。它使中國傳媒業至少發生了如下重大的改變:①報紙:2119種,其中日報947種,占44.7%.②圖書:出版社568個,2003年全國共出版圖書190391種,其中新版圖書110812種。③電視:目前我國擁有電視臺320座,教育臺62個,共播出1132套電視節目,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4.8%;全國有線電視用戶10508萬戶。④廣播:目前我國擁有廣播電臺282座,中、短波廣播發射臺和轉播臺744座,共播出1777套廣播節目,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3.6%.1981年中國的廣告業由1.18億元的經營額起步,經過24年年均增速33.7%的發展速度,總量增加了1050倍,繼2003年首次突破1000億大關后,2004年廣告總額達到1238.61億元的水平。 媒體是國家發展“軟實力” 喻國明表示,隨著社會發展,文化軟實力將受到關注 喻國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他參與了16日財富論壇媒體議題的擬定。昨天,他接受記者采訪,就“媒體推動中國”這一話題談了自己的看法。 “之所以設置這個議題,我們希望大家來關注媒體作為一種軟實力在國家發展中的獨特功能。”喻國明開宗明義地說。 媒體是一種需要重視的“軟實力”他說,一個國家是存在兩種實力的,一種是硬實力,一種是軟實力。硬實力通常是指國家的GDP、硬件設施等,而文化、制度、傳媒等被稱為軟實力。 在改革開放初期,硬實力比較受到重視。而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以文化、制度、傳媒建設等為代表的軟實力日益受到關注。 喻國明認為現在是重視這一軟實力的建設的時候了。他分析說,一般地說,行政權力擁有暴力資源,比如警察,軍隊,這些暴力資源可以用來管理邊界及基本社會秩序,這在封建社會、奴隸社會表現得比較明顯。而進入工業化社會,當社會經濟蓬勃發展的時候,資本的力量,財富的力量作用就顯得比較突出,它們成為一種最重要的權力資源用來進行社會事務的管理和資源配置。 媒體在發展中國家的“獨特功能”喻國明認為,媒體這一“軟力量”在發展中國家有一個有別于西方“第四種權力”之說的“協助社會實現現代化發展”的功能。 “媒體在發展中國家可以有效地協調社會力量,解決一些關鍵問題,更積極的是,它還可以激發社會有識之士參與社會決策、社會管理! 喻國明說,中國社會正處于深刻轉型時期,各種利益正進行著調整,難免出現一些磕磕碰碰。要建設和諧社會,通過傳播領域的改革開放,按照傳播規律提升行政權力對媒體的有效調控,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化解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他同時指出,過去中國的媒體主要承擔輔助決策和社會控制的“喉舌”功能,是國家行政權力協調社會發展的工具,現在這個功能還有可取之處。但是現在行政力量還要善于運用新聞規律來協調社會、管理社會,這方面西方的一些經驗值得學習。 本報記者 王海林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