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排行亂紛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18日 08:03 中國青年報 | |||||||||
本報記者 萬興亞 不久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丁元竹見到中國市長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陶斯亮時,對方告訴他,中國市長協會已經放棄了堅持兩年的城市發展報告,不再進行有關城市某方面排名的工作。此前,在2002年首屆報告發布會上,協會負責人還曾宣布“今后將每年出版一本”。
中國市長協會并不是最早就城市某一方面指標進行排名的單位。《(2001-2002)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出版之前,東南大學就發布過“國內城市經濟發展環境和城市競爭力的研究報告”。但第一個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公布后,有關城市排名的活動一下子多起來。 2002年,香港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公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前3名分別為香港、深圳和上海。記者了解的城市排名活動還包括:“中國內地十大城市最新排名”、“2004中國城市科技創業環境100優排名”、“中國最‘懶’城市排行榜”等,媒體和大眾也樂此不疲地參與其中。 城市排行榜紛紛出爐,各種質疑聲音也此起彼伏。一名署名“傅新”的作者曾在媒體上撰文說:“這幾年,各式各樣的城市排行榜紛紛出爐,大有泛濫成災之勢。諸如‘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中國城市活力排行榜’、‘中國城市魅力排行榜’、‘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等等,你方唱罷我登場,紛紛擾擾,凌凌亂亂,個個聲稱自己最權威、最公正。然而,如果人們想透過這些排行榜來了解各個城市的真實排名,那一定會大失所望。因為這些城市排行榜經常是各唱各的戲,各說各的理,其結果往往大相徑庭,互不照應,甚至會相互‘打架’,看得人眼花繚亂,云里霧里,搞不清到底應該相信誰,哪一個排行榜是真正的權威。” 去年,“2004CCTV城市中國系列活動”組委會舉辦“十大中國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排名活動,10月10日,20個提名城市名單公布,北京、上海、廣州榜上無名,輿論嘩然。評委之一、北大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文虎感慨:“作為一個學者,我不可能對這么多的參評城市都充分了解,也沒有大量的數據支持。評選時感到很困難。” 葉文虎表示,由于對“活力”的概念無從把握,對于評選結果,只能見仁見智。“GDP只是政府政績的一部分,和地區的活力不是同一個概念。”他認為在評選前,應在社會上先開展關于“活力”的討論,提升人們的認識。“排名不能離科學太遠,因為它極有可能影響政府的認識和選擇。” 2004年9月,福布斯中文版在北京發布針對中國商業城市的排行榜,也遭到質疑。一名廣州記者問:“為什么廣州排在14位?為什么深圳僅排在第10位?難道這些城市連寧波、溫州、無錫、紹興等城市都不如?”來自深圳的一名記者則在發布會現場表示,該排行榜關于深圳的數據采集大都不準確,比如人口,福布斯說是139.4萬人,而他所了解的數據卻是700多萬人。 網易曾就上述兩個排行榜反映的城市水平真實情況作過網上調查,結果表明,50%的被調查者認為不真實。 丁元竹說,各種城市排行,不但構建科學的指標存在“困難”,而且就我國目前的統計手段來說,缺乏科學的數據來源。“沒有科學真實的數據支撐形成的排名,只能提供參考”。 丁元竹還談到,目前各種排行榜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各個城市為了發展,開始注重打造城市品牌。在這種情況下,各個城市針對各個排行榜,大都采取“各取所需”,拿來“為我所用”的心態,利用未必真實的排名,為城市和城市管理者“涂粉添彩”。 對于社科院剛發布的藍皮書的可信度,丁元竹也表示質疑:“我不太清楚他們賴以排名的指標體系是如何構建的,他們又怎么能保證選取這些指標是科學的。” 系列報道: 相關評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