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四學者論政績考核 先弄清政府該做什么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22日 09:43 人民網-華東新聞 | |||||||||
□本報記者 汪曉東 政府不是企業,不能只關注經濟指標 政府不僅要講究效率,還要講究效益和效果;不僅要看經濟發展,還要看經濟發展給社會帶來了什么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常務副院長胡偉:現在很多地方都在積極探索政績考核的改革,但是,直到目前還沒有一個很成功的辦法。目前的政績考核可概括為“以GDP為核心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這樣做肯定是有問題的。 政績考核制度最早是在西方國家首先建立的,但他們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考核標準。不過,有一些原則是大家公認的,比如,政府不僅要講究效率,還要講究效益和效果;不僅要看經濟發展,還要看經濟發展給社會帶來了什么。我們現在的情況,總體還是比較注重顯性的經濟指標,而有些東西是經濟指標中看不出來的,比如,經濟發展了,老百姓的生活都改善得怎么樣,社會是否公平公正,可持續發展的情況怎么樣等等,這些在以往的政績考核中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復旦大學社會學院教授謝遐齡:GDP考核是有缺陷的,也是不完整的。即便是考核經濟指標,那也不僅僅是GDP,至少有三方面內容:一是產品和服務的增長,就是GDP這一塊;二是生產力的增長,比如設備的更新、勞動力素質的提高等等;三是生產關系和經濟結構的改善,比如現代企業制度等等。作為企業,對經濟指標關注得多一些,無可厚非,但政府不是企業,政府不能僅僅關注經濟指標。 防止另一種傾向:完全無視GDP 經濟仍然是首要的,但不是“只要”;經濟仍然是第一的,但不是“惟一”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浦興祖:政府的政績考核是個重要的問題,但也是個難題。因為有很多東西實際上很難量化。更早的時候,對于政府的考核,定性的成分多一些,量化的比重少一些。后來,在考核中逐漸注意到量化的問題,采用指標分解、逐項打分的辦法,應當說這是一種進步。但又必須看到,很多東西的確難量化。比如,干部的考核注重“德、能、勤、績”,不說別的,“德”怎么量化?近年來,有些地方想把政府的誠信引入考核范疇,那么,誠信怎么量化?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要引導政府更加注重全面發展。但又要防止另一種傾向,就是認為GDP不重要了,甚至應該在考核中取消了。我們一再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GDP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不能矯枉過正。 任何一個正常的社會,都是以經濟作為基礎的。發達國家之所以不說“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那是因為他們不需要強調了,他們其實是一直如此的,除非發生戰爭。我們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是針對很長時間的“以階級斗爭為綱”而提出來的。現在提科學發展觀,并不是說經濟不重要,更不是否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講“全面發展”,不等于沒有重點。經濟仍然是首要的,但不是“只要”。以前過分強調“首要”,有些人于是就誤認為“只要”了。 經濟是首要的,但有“還要”的東西;經濟是第一位的,但又不是“惟一”的,還有第二位、第三位的。在這個問題上,既要堅持“重點論”,又要堅持“兩點論”,切不可“形而上學”。經濟建設是中心、是重點,但除此之外,還要看到社會的發展情況,比如教育、衛生、科技、環保等等。 同時,經濟本身還有一個投入與產出、成本與收益的問題,比如,我們獲得了一個GDP的增長指標,消耗了多少能源,占用了多少土地,犧牲了多少環境,有沒有做貽害子孫的事情,這些問題恐怕也是要考核的。也就是說,要看這些GDP是怎么生產出來的,而不能純粹地看GDP。 還有一些問題也非常重要,就是經濟發展使哪些人受益了;是少數人受益,還是大多數人受益;城鄉的差距是縮小了還是拉大了———這又涉及到利益分配的問題。 這些方面都要在政績考核中體現出來。這樣,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才能真正樹立起來。 先弄清楚政府該干什么 不能單純看政府做了多少事情,如果有些事情本來就不該政府去做,多做何益 改革政績考核的事情,不是一個地方的政府能夠獨立完成的,而應該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福垣:我主張“不能以GDP論英雄”,但我并不認為湖州的改革是成功的。我在浙江做調研的時候,聽到不少相關的議論,有人說,湖州的GDP在全省的排名在后面,所以他們才提出要淡化GDP考核;也有人提出,他們雖然淡化了GDP指標,卻強化了招商引資的指標,這比考核GDP也差不了多少嘛。說到底,還是發展觀的問題在困擾著我們。 改革政績考核的事情,不是一個地方政府能夠獨立完成的,而應該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關鍵是這樣一個基本問題沒有弄清楚,就是地方政府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各級政府應該分級定位,每一級政府都有自己該做的事。這樣,要考核政府的話,那就是考核你該做的事情做得怎么樣。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很多地方政府做了自己不該做的事,不該管的也在管。在這種情況下,要設計出一套科學的、全面的政績考核指標是不可能的。 在有些政府考核指標中,最該考核的內容恰恰不在其中。比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政府應該逐漸退出以前主導的很多領域,讓市場發揮基礎性的作用,政府的社會服務功能則需要加強。在這種情況下,社會保障、義務教育、醫療、就業等社會發展的指標就要往前排。 那么,政府最該考核的政績應該是什么呢?在我看來,是社會保障。這是政府第一位的功能。現在有些地方說的社會保障,實際上是社會保險,是一種商業化的運作。社會保障作為政府的責任所在,它與這些市場行為有本質的區別。社會保障應當列入政府的財政預算,由財政來支付,實行“按需分配”。 社會保障的范圍還要進一步擴大,保障的水平也要進一步提高。有些地方政府并不是沒有錢,但不少錢花在了面子工程上了,蓋那么好的辦公樓,修那么多大而無當的廣場。這些錢其實就應當用來搞社會保障,包括發展其他的社會公共事業嘛。 浦興祖:在政府的考核中應當引入行政改革的理念,就是要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的要求,加快推進轉變政府職能。政府要弄清楚,哪些是應該管的,哪些是不該管的;哪些是應該加強的,哪些是應該弱化的。 當然,政府職能轉變本身也是難題,因為職能的背后是權力,權力的背后是利益。這就是一些政府部門不愿主動轉變職能的關鍵所在。從這個意義上看,考核政績,就不能單純看政府做了多少事情,還要看政府所做的是否符合轉變職能的要求,是不是政府應該做的。如果有些事情本來不該政府去做,雖然看上去很忙,還經常加班加點,但這樣的瞎忙活不但不應該加分,甚至還應扣分。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政府轉變職能。 比考核指標體系更重要的事 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有沒有一個好的考核體系,而在于誰說了算 浦興祖:政府的考核,不僅有一個考核什么的問題,還涉及怎么考和誰來考的問題。以前更多的是上級組織考核,這當然很重要,但還需要多方面參與其中,尤其是政府的服務對象、即群眾的參與。不能僅僅相信幾個數字,那樣很容易出現“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情況。要多聽聽老百姓怎么評價。弄得不好,可能是上級評價很高,但群眾評價很低;表面上花花草草,很多群眾怨聲載道。 說到“萬人評議機關”活動,總體上應予以肯定,但也要防止“流于形式”。執政為民,就要讓群眾有更多的選擇權、評價權,這也是民主政治的要求。但是,群眾的民主權利需要體制和機制的保證。“萬人評議機關”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有些部門老百姓不一定十分了解,因此也要有不同的評議辦法。同時,一定要警惕“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比如弄虛作假,比如通過某種方式拉票,這樣的行為一定要予以嚴懲,并通過制度安排來保證不流于形式,不被人鉆空子。 劉福垣:關鍵是干部制度要配套改革。就是說,在組織任命干部的過程中,老百姓的意見有沒有體現? 群眾評議可能評出兩頭的干部,最好的和最差的,至于干部有沒有能力,可能就評不出來。 胡偉:制訂一個比較科學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其實并不太難,難的是能否得到有效貫徹,是否有相應的制度安排做保證。也就是說,考核得好會怎么樣,考核得不好又怎么樣。如果是上級喜歡誰就讓誰上,那么這樣的考核又有什么效果?在一些發達國家,如果政績考核很差,那政府的預算就要被削減,沒了錢就辦不了事,辦不了事就得走人。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有沒有一個好的考核體系,而在于誰說了算。這就需要相應的干部制度改革作配套。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