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化遺產的門票價格究竟該如何確定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6日 09:08 新京報 | |||||||||
依當下實際情況看,世界文化遺產要實現免費參觀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究竟門票價格怎樣確定,值得商討。 據報道,經過聽證會“價格專家論證委員會”的調研論證,此次漲價方案確定了幾個原則,其中包括“價格要反映供給能力和消費水平”、“考慮游客心理承受力”兩種。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周孝正教授說,北京市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03年北京市400萬農民工實際月工資只有499元,而調整后的6個景點門票價格加起來是460元,這意味著,一個在北京的農民工要去參觀身邊的世遺景點,就要不吃不喝拿出近一個月的工資,他們能承受嗎? 如果說農民工是“特例”,我們看看其他人群。 國家統計局今年10月2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前三季度,我國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2110元。那么可以計算出來月均234.4元———農民要拿出2個月的收入才能參觀北京6個世遺景點。 城鎮人員的情況呢?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03年中國城鎮人均收入為8427元。由此可以計算出月均收入702.2元———參觀6個景點也要花掉半個多月的收入。 比照擬調整的價格,我們實在看不出漲價怎樣考慮了公眾的“消費水平”和“心理承受力”、并得出“6家世遺景點的門票調價方案基本符合專家組提出的價格層次”結論的。 申請漲價單位還給出了一個理由:北京世遺門票價格“普遍低于國內其他地方的世界文化遺產參觀點價格”。的確,外地有些世遺景點門票價格比北京高,有的還高出許多。 可是,外地門票高價并不能成為北京漲價的理由。 因為,第一,沒有人給外地的高票價以一個肯定的“應當如此”的結論,換言之,如果用“文化價值的最大化”的標準來考量,外地的高票價本身就是不恰當的,怎么能用一個不恰當的東西來作為自己學習的樣板呢?第二,北京的世遺有特殊的地方———景點集中,游客到京一般不會單單只去某個景點,就像登長城后必然會下地宮,這種“打包”式的旅游線路是外地其他世界文化遺產參觀點所不具有的,以“薄利多銷”計,門票價格也不能太高。 如果真要對比票價,我們建議和外國同類文化場館比。據新華社報道,在埃及許多景點,本國人門票價格低(殘障人士還可免費),法國和俄羅斯的公園景點門票也采取“低價策略”,日本的多數旅游景點不收費,美國華盛頓的公園與博物館全部免費開放。 既然通過諸多程序被命名為“世界文化遺產”,那么這些文物就具有了“世界性”,我們即使目前還無法和“國際接軌”,但從中得出“票價盡可能從低”的結論是不難的。在這些文物具有了“世界性”的意義之后,從地域上,它已經不單單屬于中國,更不單單屬于北京;從受眾來看,絕不單單屬于高收入者,而是屬于所有的人。 因為國家的經濟發展直接影響著世遺保護的投入,那我們不妨嘗試建立一種景點門票價格和人均收入掛鉤的制度,規定一定的比例,當公共財政投入不足,門票價格可以在規定的比例內浮動;當公共財政投入足夠,就要逐步降低門票價格,直至免費。 目前,到北京世遺景點游覽的,北京市民僅占5%,這少部分人可能因為收入水平較高而不在乎價格高低,但其余95%的外地人呢?外地人中的中低收入群體呢? 如果世界文化遺產成為高收入者的“奢侈品”,那是令人悲哀的事。 □本報評論員艾君 相關評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