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經援終要結束 中日期待兩強共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30日 11:19 南方都市報 | ||||||||
近年來,中日關系“政冷經熱”明顯,民間敵對情緒嚴重,關于取消對華援助的風聲不絕于耳。29日,日本首相小泉正式表示,對華經濟援助該當畢業。對此,中國方面先有外交部副部長武大偉表態,對于日本貸款援助給予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持,“中國政府及中國人民心存感激”,繼而李肇星外長表示:“沒有日本援助,中國也行。”在經過30多年的日本對華經援之后,在幾番關于日本將終結這一項目的敏感討論之后,中國政府與中國經濟,顯然都已經可以“順其自然”地對待這一問題。
自1979年以來的25年里,日本對華經援總額達1649億元人民幣,占中國接受外國官方援助總額的60%,日本是中國的最大援助國。除了拓展市場,改善環境,協助日本企業延伸產業鏈的目的之外,希望借助對華援助贏取中國民眾在歷史問題上的“理解”亦被涵蓋其中。 所謂歷史問題,就是一個日本如何認罪、達到受害國和國際社會認可的程度的問題。事實上,在20世紀80年代,兩國建交后的廣泛人員交流、關于歷史問題的基本共識以及這在當時顯得相當可貴的貸款援助,令中日關系達到了一種不同一般的熱度。但時局變遷,種種格局的變化令中日關系出現了建交以來的最低潮。這其中歷史問題的反復,尤其激發了雙方民族情緒的對立。日本社會甚至出現“中國經濟已經足夠強大”、“中國軍費開支過大”等論調,要求日本政府重新考慮對華貸款援助的價值;而中國民間則屢屢以為對方是要以此要挾、報復中方在歷史問題上的強硬態度,而紛紛回擊出“不拿民族情感換日援”的聲音。 顯然,這種爭執根本無益于兩國矛盾的解決。事實上,中日兩國近年來的政治冷淡,與因此導致的一系列話題沖突,真實的背景是中國正日益以一種崛起大國的姿態出現在東亞事務中,東亞已經迎來中日兩強如何共處的時代。雖然中國一方更積極主動倡導中日攜手營建東亞合作,但日本一方對于這一龐然大物的巨大變化,顯然尚未適應,而且心存芥蒂。吊詭的是,日本對待歷史問題的曖昧,以及與美國的軍事聯盟,也同樣令中國不安。歷史的恩怨,與現實的博弈,的確讓兩個強國難以一時間尋到合適而優雅的相處方式。 在這樣的背景與心態下,日本對華經援的漸減乃至終結,不妨可以視為一種必然的開始——開始逐漸剝離中日之間的種種隱約默契,開始步向具體事務盡量單一權衡的交往習慣,這是兩個正常國家正常交往的平等模式——歷史問題也必然要以此模式來尋求溝通解決才能夠最終利于雙方的最大利益。這個過程,也許是兩個大國學會如何合理相處的必要時間。 所以,我們便可以看到,中日之間的“冷政治”并沒有從根本上影響中日之間的“熱經濟”;民間情緒也沒有妨礙一系列的旅游、留學以及投資交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日本對華經援的變化,無論是有“日本威脅論”的解讀,還是有“中國威脅論”的歪曲,最終回歸本質,是一種舊有合作模式的式微。既然日本官方給出了合理的解釋——“日本和韓國在舉辦奧運會、世博會的時候,都已經不再接受外國援助,而中國將在2008年主辦北京奧運會,2010年主辦上海世博會,所以日本的對華經援也應在2010年前結束”,而中國政府對此的反應則是有理有節、不卑不亢,顯然雙方外交已經趨向理性外交,而不至于風吹草動便作無限牽引。 此前報道: 相關評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