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消失不但令人惋惜更是文明的倒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0月18日 09:36 新京報 | |||||||||
日前,廣州市在即將出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規定(草稿)》中,對電動自行車下了“封殺令”(10月14日《信息時報》)。在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可持續發展成為社會共識的大背景下,廣州市的做法值得反思。 如今,發達國家在經歷了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帶來的喜悅與富足后,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非政府組織和市民,都在冷靜思考:如果快樂生活是建立在對自然無休無止
在歐洲大陸,很多城市有機動車禁駛日。這個日子最早是由機動車駕駛者自發提倡的,后來經市民廣泛討論,有的還要經過聽證會甚至全民公決,最后形成了地方性法規。到了禁駛日,街道上雖然也是熙熙攘攘,但卻沒有了發動機的轟鳴,只聽得人們匆匆的腳步聲和自行車輪子與地面的摩擦聲。相形之下,我們的情況卻截然相反。汽車還是時尚乃至身份的標志;同時,在GDP增長率鍥而不舍的追逐當中,地方政府紛紛將汽車定為本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但曾幾何時,中國被稱作是世界第一自行車大國。遙想當年,每逢上下班時浩浩蕩蕩的自行車洪流構成了中國城市壯觀的街景。即使在現代化進程中,自行車也還是具備了很強的交通功能。 自行車時代的消失不但令人惋惜,甚至還是文明的倒退;如果僅僅出于地方經濟增長率以及其他考慮,政府就站到汽車生產廠商的立場上去強行對電動自行車下“封殺令”,那么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就會形同虛設,而汽車及其附帶的各種問題也勢必潛移默化成城市的頑癥。 □何必(北京市民 彩票相關評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