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晴雨
那天與一個職業賣藥人聊天,筆者問道:非主流營銷的出路在那?
他說:什么是主流?什么是非主流?營銷就如一個江湖,只要有適合消費者、打動消費者的營銷手段,都是好的方法。在營銷模式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實用與否之分。任何
營銷模式都有其生存的土壤。
此言有理。
其實,主、非之分是從傳統意義上來區隔的。
主流營銷既是構建在一條科學的鏈條系統上,生產企業的產品要經過多次分銷后與消費者見面,產生消費結果。在這個鏈條中,各環節分工明確:零售商從批發商手中進貨,批發商則從上游生產企業拿貨。在每個層級中,各環節都按不同的分工取利。產品往往采取大渠道鋪貨,刺激銷售靠促銷、終端陳列、品牌推廣來完成。
非主流營銷被譽為很適合“中國這片沒有營銷理念的國度”,并在上世紀90年代后逐步濫觴。最好的范例就是醫藥保健品營銷代表“蒙派”的“廣告+專柜”的營銷模式。它突出的特點就是以小博大,采用重點零售終端設立專柜的形式,然后輔之以活動促銷,能夠快速起量,提升銷售。如今的非主流營銷容納了許多業態:直銷、會議營銷、電視購物、郵購、電話銷售等無店鋪銷售方式。
許多研究者認為:由于我國幅員遼闊,消費行為、心態差異性較大,使非主流營銷大行其道。
中國成就了安利。就拿直銷企業安利來講,在土生土長的美國發展遲緩,來到我國卻找到了沃土。2004年,安利的日化產品和保健品銷售額達到170億元人民幣,在保健品行業做到老大的位置。
還有一位另類選手,就是發源于我國的天獅集團。這家以傳銷起家,賣些鈣制劑的企業,在我國政策的不斷打壓規范下,走向了海外,同時也不得不在國內也建起了專賣店。海外掘金使天獅迅速做大,據說全球年銷售額將近300億元人民幣。
另外,橡果國際利用電視這一最“廣譜”的傳播平臺,將電視購物發揮到極致。它的成功被傳統的營銷人士所克隆,蜥蜴團隊策劃的產品“樂無煙”也嫁接到這個銷售渠道,據說也賣得挺火。
誰是主流?誰是非主流?
在無營銷理論的我國,成功就是主流。一位營銷專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我國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市場環境比較惡劣,市場飽和度很高(一份數據顯示,我國日用品的市場飽和度接近90%,也就是說,市場上基本不存在沒有競品的產品),競爭激烈,消費者消費心理日趨成熟,這就需要企業去通過創新的營銷手段去適應市場,去研究如何打動消費者。
營銷無定勢。在非主流營銷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江湖,只要有適合消費者的營銷手段,非主流也會逐漸成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