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故事:平衡木與蹺蹺板(2)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29日 20:14 《商界》雜志 | ||||||||
3 當然,鄒禹不是不知道副總羅天對夏建欣的不滿。 夏建欣曾經為客戶培訓的課程設置與羅天爭執,兩人各執己見,爭得面紅耳赤。最后,夏建欣綿里藏針地對羅天說:“羅總,具體操作還是由我們具體部門來負責吧。”雙方不
可以說,羅天的不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很大一部分老員工的心態。 夏建欣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頂梁柱,可鄒禹就曾耳聞公司里很多人——特別是老員工,對夏建欣不服:“夏建欣憑什么當主任?”企業剛剛走上正軌,為之奮斗了10多年的老員工們功不可沒,他們的意見也不容忽視。 作為企業老總,鄒禹也有自己的看法。夏建欣是很能干,可是他太年輕。年輕是夏建欣的弱點,年輕讓他沖勁十足,也讓他簡單稚嫩,他在自己的世界里勇往直前左沖右突,自以為做出成績就能讓人無話可說。年輕的夏建欣不明白,在中國,做人有時比做事更重要。 夏建欣只比陳天慶多一票是有道理的。他的弱點有時很致命。 鄒禹深知,平衡木是一個人的藝術,只要控制好自己的節奏就能翩翩起舞;蹺蹺板卻是兩個人的博弈,其中任何一方太重或太輕的話,都無法完成這個游戲。夏建欣管理得當、人緣差,陳天慶人望高、管理不行,當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繼續游戲的時候,如何在這當中保持微妙的平衡?鄒禹感覺自己像一個騎士——力圖讓兩匹戰馬齊頭并進,合力讓公司蒸蒸日上。這,就不僅僅是平衡木上的獨舞了。 鄒禹準備打壓一下夏建欣。他感覺這個年輕人身上有濃厚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也許是從小當慣了優秀學生的原故。而他的公司不需要個人英雄,他比較喜歡能夠委曲自己而顧全大局的人,尤其是中層干部。夏建欣離他的標準還差一截。 對鄒禹來說,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最大的受惠者應該是公司,而不應該是個人。公司無論名或是利都不能受損,個人則可以在兩個中挑選一個,名上吃點虧,可以在利上給予補充,反過來也一樣。公司的發展、運作得以順利進行就是鄒禹要達到的目的,至于手段、方式則可以是靈活多變的。 他決定換個方式上夏建欣。夏建欣是那種對自己和他人都有極高要求和期望的人,這種人一方面做事質量高、效率高,另一方面,不懂藏鋒,太“硬”,弄得不好會毀了一個團隊。而陳天慶過硬的技術和同樣少有的溫和脾氣對夏建欣都是一個補充,在這個公司里可能很難找到一個人能與夏建欣在一起工作又不發生沖突的。上陳天慶可以平衡夏建欣。 4 鄒禹找夏建欣談話。 這種推心置腹的談話當然不能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里按部就班地進行。 于是約夏建欣吃午飯。 吃飯的時候,鄒禹絕口不提競聘的事,反而興致勃勃地和夏建欣聊《三國演義》,問夏建欣看沒看過,夏建欣說中學時就看過。鄒禹又問看沒看過《三國志》。夏建欣說我又不是學中文學歷史的,看那干嘛?鄒禹說:“我來跟你講,《三國演義》里面的關羽一般人都喜歡,那是個正面形象、忠義的化身,但是正史《三國志》里對他的評價就不高,說他驕矜自傲,剛愎自用,一點都不正面,還特別指出他‘驕于士大夫’,什么叫‘驕于士大夫’呢,就是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四處積怨。本來孫權提出一樁好得不得了的政治婚姻,被他一句‘虎女焉能配犬子’給抵了回去,把孫權氣得半死,后來干脆跑去幫助曹操來打他。關鍵時刻,別的干部要么袖手旁觀,要么投降了敵人……你看看,關鍵時刻不能馭人,這就是‘驕于士大夫’的危害。” 夏建欣是個聰明人,看著老板,半天沒說話。 鄒禹又漫不經心地跟夏建欣討論起一本書,一本講企業文化的書,說他很贊成書里的一段評述,書中說中國企業領導人喜歡獎勵某個人,或懲罰某個人,而日本企業要么獎勵集體,要么集體受過。鄒禹說他比較欣賞這種觀念,因為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團隊中的某個人之所以犯錯誤,一般是制度設計上有缺陷,而一個人能取得成績,也離不開集體的協作。 夏建欣怔怔地說:“鄒總,我想我明白你的意思。” 鄒禹微笑不語。 回公司的路上,鄒禹話里有話地對夏建欣說:“小夏啊,我給你一年的時間。” 第二天,公司的公告欄里醒目地貼著:夏建欣和陳天慶同時被聘為客戶培訓中心副主任,夏建欣負責日常管理,陳天慶負責技術工作,試用期一年。客戶培訓中心主任由公司副總經理羅天兼任。 公司員工似乎都有些吃驚。惟獨鄒禹露出了微笑。他想,這就是中國式馭人,看起來充滿了是非不分、嫉賢妒能、能者不上的醬缸文化,殊不知有時做老板的太講原則,反而會造成不必要的刺激甚至震蕩。因而更多的,應當是立足于中國文化和企業現實的思考與艱難抉擇。 (編輯 謝豪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