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基金債券 > 商業銀行準入基金業 > 正文
 

銀行類基金年內有望獲批 收購模式尚需研究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11日 14:03 南方都市報

  

銀行類基金年內有望獲批收購模式尚需研究

銀行設立的基金公司側重于債券型基金,不會對現有基金格局帶來大的沖擊。(本報記者 吳偉洪 攝)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財經新聞圖片

  銀行設立基金公司為股份制,要有戰略投資者

  本報訊 昨天,招商銀行(資訊 行情 論壇)主辦的“商業銀行改革創新與基金業發展高峰論壇”傳出信息,監管層希望首家由銀行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最快在年底之前獲準籌建。

  年內有望獲批籌建

  在此次論壇上,工行、中行、招行、光大和中信等商業銀行的高層悉數到席。工行副行長楊凱生和招商銀行副行長李浩分別表示,工行、招行已經向監管部門提出設立基金管理公司的申請,目前正處于待批狀態。盡管他們對監管部門發放基金“牌照”的具體時間非常謹慎,但一位與會高層卻透露,監管層希望首家由銀行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最快在年底之前獲準籌建。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亦透露了類似消息。

  商業銀行投資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是何等模樣呢?銀監會政策法規部主任張元為大家描述了未來商業銀行設立的基金公司的“雛形”。此人士稱,商業銀行投資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其股權結構不應是商業銀行獨家擁有,而應是股份制的公司法人結構。此類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東以商業銀行為主,同時考慮吸引境內、境外戰略投資者。銀行設立基金公司時,一定要有戰略投資者。這樣做的好處是通過戰略投資者,提高專業水平。此人士還透露,近期將出臺銀行設立基金公司的有關規定辦法。

  不會沖擊基金業

  商業銀行何以急于發起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呢?吳曉靈稱,目前間接融資比例過高,風險過高集中于銀行體系,如此易引發全社會資產負債率進一步惡化。允許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基金公司是解決融資格局失衡的現實選擇。原因有二,其一是商業銀行設立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發行的基金可以有效分流儲蓄資金,適當降低間接融資比例;其二,商業銀行設立的基金公司所發行的基金可以購買次級債和企業債及資產支持證券等金融創新產品,促進合規資金入市。

  吳曉靈還認為,中國基金業發展面臨一個突出問題,即基金公司競爭力不高,抗風險能力不足。單個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資產規模最高不足500億元,個別基金公司所管理的資產規模甚至不足10億。一直以來,基金公司的主要股東主要是證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如此股權結構難以解決基金公司資產規模小和抗風險能力低等問題。與此同時,此類基金多由商業銀行代銷,但由于代銷收入難以彌補儲蓄分流造成的減收,商業銀行積極性不高進一步制約了基金業發展。

  而銀行類基金將改變現在基金業的股權結構,而商業銀行的網點優勢和資金清算優勢等更利于基金業發展。此人士還由此否認銀行類基金公司將沖擊現有基金業,因為此人士主張銀行類基金業應主要側重于債券型基金。這種定位和投資偏好將與現在基金管理公司存在差別,因而不會對現有基金業格局帶來大沖擊。

  收購模式尚需研究

  商業銀行如何投資基金公司呢?吳曉靈稱,商業銀行介入基金公司可以同時探索兩種模式:間接投資,目前已與商業銀行有股權關系的機構投資設立基金公司;直接投資,商業銀行直接投資基金公司。張元則稱,商業銀行收購或參股現有基金公司尚需進一步研究。

  商業銀行直接投資基金公司與商業銀行之間的關聯交易如何規范呢?吳曉靈稱,監管部門有必要對基金托管和大額贖回時的融資便利及關聯交易、財務安排、人員配置等制定完善的隔離控制辦法。在商業銀行的基金業務與銀行業務之間構筑“防火墻”,力求做到風險隔離。

  張元則透露,近期將出臺商業銀行投資設立基金公司的管理辦法。此人士認為,商業銀行設立基金公司的最大風險是目前分業經營下,金融管理水平比較低。在一些高風險業務里,銀行內部機制跟不上。在銀行向混業經營轉變的過程中,需要一個“防火墻”。信貸業務與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資業務應該分離。商業銀行不能直接向投資管理公司融資,商業銀行與基金公司在人員、財務必須進行分離,不能混淆。同時,在監管上必須實行并表監管,由銀監會、證監會等監管機構共同檢查。 (記者謝艷霞 實習生郭曉莉)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基金新聞 全部銀行類基金新聞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彩 信 專 題
冬語
聆聽冬日溫暖聲音
西游情史
大話西游短信篇章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更多彩信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