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艷
2月9日,招商銀行發布公告:招銀進寶之信貸資產497號理財計劃(產品代碼4245)提前返還20%本金及相應收益。
這已經是自今年2月以來,招商銀行發布的第6份類似聲明。而據記者粗略統計,這大概也是招行自去年9月16日央行開始降息以來,發布的提前終止或者部分歸還本金和收益的第205份聲明。
其實,招行只是這個市場的一個顯影,而非個案。遭遇同樣命運的還包括多家曾在信托資產理財方面馳騁的銀行。中信、建行、北京銀行等,均有類似情況,只是程度各有不同。
相關理財專家認為,降息、銀行信貸規模控制取消等,是造成此種“提早終止”現象的主要原因。而這種現象延續所引以思考的一個問題是:1月份信貸增長的沖高包含了很多“變相貸款”的回歸。
提前還款或終止
從去年9月份央行首度降息開始,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如火如荼的勢頭開始扭轉。
由于降息后融資成本降低,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提前部分還款或者全部提前終止開始明顯增多。
根據招行公告統計顯示:去年降息前的7月份招行的信貸資產理財計劃有2款提前終止,8月份僅有1款。但是,從9月份開始這個數字迅速升為14,10月份為7款。
是年11月份,另一項重要政策的出臺,讓整個信托貸款類理財市場遭遇垂直打擊。央行明確宣布取消信貸規模控制,并鼓勵商業銀行放貸支持內需。自此,信貸資產理財計劃提前部分還款或者提前終止的驟然猛增。
招行的公告顯示,2008年11月份招行發布了約54份信貸資產理財計劃提前終止或部分提前還款的聲明,其中42款產品為提前終止清算。12月份,發布類似聲明為81份,其中54款產品為提前終止清算。今年1月份,提前部分還款或全部終止清算的聲明為43份,2月份發布了6份類似聲明,其中5款產品為提前終止清算。
粗略統計,從去年9月份至今已經有約205份關于信貸資產理財計劃被提前終止或者提前部分歸還本金和收益的聲明。
實際上,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的命運與市場的融資需求、信貸政策、市場環境息息相關。
從2008年迄今,理財市場可以說幾經跌宕起伏、風云變幻,已是今非昔比。
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受股市暴漲影響,打新股類理財產品曾經盛極一時,而同期,受央行持續加息影響,貨幣市場收益率也水漲船高,各種投資于貨幣市場的債券類理財產品亦風光一時。
但隨著下半年股市的低靡振蕩,另一支理財力量開始大行其道,廣受投資者歡迎,這就是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
結盟于信托公司,這一產品以其高收益率博得了銀行、投資者、融資方等“三方共賞”。
其背景是:自去年1月份開始,銀行高達8000多億元的當月新增貸款,讓監管層開始轉為更加從緊的信貸規模控制,對貸款規模的控制從按季調控轉為按月調控。銀行信貸規模有限,企業融資難問題凸顯。
在此情景下,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作為“一種變相融資方式”,迅速風靡。這樣既不占用銀行的信貸規模,又滿足了企業的融資需求,且維護了存款客戶。而不少銀行除了“把無法滿足的新增的貸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外,更多則是把“部分優質存量貸款的一部分期限或者全部剩余期限”轉成理財產品。
在央行9月份降息之前,這樣的產品以其高收益率博得了廣大投資者的青睞。一般一年期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的年收益在5%-7%之間,甚至高的達到8%以上。而對于融資方而言,其融資成本與貸款基本無異,可以理解為銀行將貸款的收益部分轉嫁給了投資者和信托公司。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