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類理財產品持續升溫 風險隱患不容忽視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8日 02:29 金融時報
記者 楊光明 分析認為,當前商業銀行熱衷于發行銀信合作理財產品,這與他們在規制方面受到的約束和影響有關。這些約束和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投資領域的制度限制,其次是當前貨幣從緊政策的影響 據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07年,共有39家商業銀行推出個人理財產品2404款,銀行發行的信托類理財產品發行數占全部理財產品比重從2007年1月份16.7%上升到12月份的32.5%。特別是去年12月份,信托類理財產品在發行數和占比兩方面都達到了歷史最高點。 另一項統計顯示,2007年,共有44家信托公司新發行集合資金信托產品564只,其中,運用于基礎設施領域的信托產品39只,運用于房地產領域的信托產品33只,運用于工商企業領域的信托產品76只,運用于證券投資領域的信托產品398只,運用于其他領域的信托產品18只。 從統計上不難看出,一方面,去年用于證券投資領域的信托產品占絕對優勢,而且今年這一趨勢仍然難改。另一方面,銀信合作共同推出理財產品的比重大增,大部分信托類理財產品幾乎都有商業銀行和信托公司共同的身影,是雙方聯手的結果。分析認為,當前商業銀行熱衷于發行銀信合作理財產品,這與他們在規制方面受到的約束和影響有關。這些約束和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投資領域的制度限制,其次是當前貨幣從緊政策的影響。 西南財經大學信托與理財研究所研究員賈不多表示,信托可橫跨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和實業投資領域,在投資領域方面具有其他金融業務無法比擬的制度優勢。這一優勢使商業銀行與信托公司的合作成為實現金融創新的理想途徑。商業銀行通過信托公司設立信托理財產品,將理財業務的觸角延伸至信貸業務、債券業務、證券市場、基金市場等,在事實上形成了品種豐富、可選擇性強的“金融超市”。光大銀行理財專家張旭陽介紹說,信托存續的連貫性與信托運用的靈活性有利于銀行對客戶資產的長期管理與資產配置。2006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正是借助信托模式,將理財資金與信貸市場、證券市場相對接,在分業經營的制度框架內延續了銀行理財產品的生命力。 而在當前貨幣從緊政策的背景下,由于有貸款總量控制這一紅線,如何滿足客戶貸款需求成為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難題。賈不多表示,在這一背景下,商業銀行借助信托渠道發行融資型銀信合作理財產品,將可以繞開信貸指標的限制。有專家預測,在此情況下,信托公司與商業銀行今年合作推出貸款類信托理財產品的規模勢必將進一步擴大。 此外,出于競爭和綜合化經營的需要,商業銀行需要借助信托公司的業務優勢。特華博士后工作站孟輝認為,在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商業銀行可用資金充裕,但受制于政策的限制,迫切需要借助直接融資市場開辟新的業務領域和投資渠道,而信托公司的優勢正好與此戰略相契合。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直接融資業務范圍并不局限于傳統的股票、債券發行和投資,以產業投資、風險投資、私人股權投資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業務正在形成,這些領域正是銀行發展新業務,拓展資金運用渠道的重要方向。借助信托公司從事這些業務,可以較好規避現有政策限制,推動商業銀行進行綜合化經營試點,搶占市場先機,應對全方位的業務競爭。 孟輝認為,對于信托公司而言,貸款類信托產品是“單一融資類模式”下數量最大,也是最常見的業務品種,信托公司在其中主要是利用自身的金融牌照,發揮融資功能。單就這一功能而言,貸款類信托與銀行貸款不存在本質的差異,而且在項目篩選和風險控制方面,信托投資公司與銀行相比總體上并不具有明顯的優勢,這意味著信托投資公司在開發此類產品承擔的交易成本和面臨的項目風險遠遠大于銀行。“單一融資模式”下的貸款信托本身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創新,但它切切實實降低了客戶的融資成本,并且促進了不同金融工具之間的替代和競爭。
【 新浪財經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