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稅改]農稅改革下一站:公共財政制度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3日 08:23 新京報 | |||||||||||
農業稅2006年將全面取消,國務院農村稅費改革小組辦公室主任趙杰認為 即將過去的2005年,中國的稅費體制改革議題格外火熱。因為關乎切身利益,對農民、工薪族,以及企業而言,取消農業稅、修改個稅法、試點增值稅轉型的點滴進展都顯得格外重要。在即將到來的一年中,上述改革將從局部嘗試走向全面鋪開。同時,如能源稅、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并軌等更多議題則有望破冰。稅改,正在繼續。
全面取消農業稅的目標將在2006年實現,農業稅征收處將徹底消失。李江松攝 從2004年以來,全國各地普遍實行了農業稅減免,并且取消了除煙以外的農業稅,目前除了山東等地區,已經有28個省市區停止征收農業稅。據國務院農村稅費改革小組統計,2004年與1999年相比,農民負擔總額減少了約1045億元,人均減負約110塊錢。 而原定于2005年取消的農業稅將在2006年全面取消。國務院農村稅費改革小組辦公室主任趙杰預言,未來農村稅費改革的重點,將從規范農村稅費制度轉向公共財政制度建設;從減輕農民負擔轉向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發展;從單向配套改革轉向農村綜合改革———改革將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 農民納稅人仍難享受公共服務 據國務院農村稅費改革小組統計,從2000年到2005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達到1835億元,今年中央財政用于農村稅費改革的新增財力140億元。 但是另一組來自國稅總局的數字并不能讓人感到輕松:2004年在全國大部分地區免征農業稅的情況下,農民僅在增值稅款和車輛購置稅,以及日常消費的各種稅負就有大概將近5000億,約占農民總收入的15%左右。作為工業消費品的消費者,農民與城鎮居民都是流轉稅的承擔者。但另一方面,與城市居民相比,農民卻難以享受到對等的公共產品的服務。 “取消農業稅僅僅是免除了農民在土地經營中的直接稅,農民從事非農經營活動仍然要依法納稅。從長遠看,還要進一步完善現行稅制,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稅收制度”,趙杰說。 “讓公共財政的陽光照耀到農村” 如果說之前農村財政的重點主要是放在減負增收上面,那么“十一五”期間,工作重點將逐漸轉移到統一城鄉財政上來。用財政部長金人慶的話來說,就是要“讓公共財政的陽光照耀到農村”。 趙杰表示,根據中央的部署,取消農業稅后,農村稅費改革將進入到農村綜合改革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全面推進以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為重點的農村綜合改革,其中,統一城鄉稅收制度,逐步建立起完善的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體系是重要的內容之一。 趙杰建議未來可以按照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和現代稅收的要求,遵循社會公平、輕稅、制度優先、宏觀調控的原則,逐步取消一切專門面向農業、農民的稅費,使農民作為納稅人取得與其他社會成員平等的納稅地位。 統一城鄉稅制,打破城鄉二元結構 趙杰表示,“只有統一城鄉稅制,才能為城鄉產業發展提供一個相對公平、合理的平臺,才能為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提供制度保證,才能使國民經濟早日擺脫二元經濟結構的束縛,實現均衡協調發展。”從長遠看,中國將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稅收制度,建立起各產業統一適用的稅收制度、稅收體系,從制度上保障不再開征專門面向農民的稅收,從而消除“搭車收費”的可能,形成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長效機制。 ■相關報道 亞洲開發銀行經濟學家提醒 “謹防農村金融缺位” 本報訊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昨日表示,農村金融的缺位有可能導致財政對農村的大量投入事倍功半。 湯敏表示,現在政府提出很多財政投入為主的農村建設計劃。但是目前在農村一方面是財政的投入,另一方面是金融資金大量的流出,這個現象可能造成財政投入的效果大打折扣。“在農村向產業化、商業化發展的情況下,沒有相應的金融支持是不行的”。 湯敏認為,從目前的農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上來看,并不能根本解決農村金融缺失的問題。他呼吁政府應該對農村民營金融機構給予準入,并且減少地方政府的干預。 增值稅轉型從東北走向全國 增值稅改革東北試點已經進行一年有余。 根據稅務部門的測算,今年東北增值稅大概可以減除50億元。國務院研究室宏觀司副司長叢明表示,以此計算,全國推廣增值稅轉型的成本大約是600億元,目前財政是可以負擔的。他表示,政府明年將適時向全國范圍全面推開增值稅轉型。 東北目前進行的增值稅轉型試點是采用增量抵扣的方式,可以有效緩解減稅壓力。財政部稅政司司長史耀斌表示,這種方式還能優化經濟結構,因為只有當企業投資能夠發揮效益,增值稅才有增量,而沒有增量就不能抵扣。這實際上也督促企業在投資時更多考慮風險和效益。 但是一些細節問題目前仍不明朗。比如,如果要全國推開,是先期繼續在東北進行全行業的試點,還是在全國繼續實行八個行業的改革,目前仍然難以確定。 此外,一位東北稅務官員告訴記者,增值稅轉型存在計算操作復雜的狀況。在全國推行之前,有必要在實施辦法上改進和完善。 個稅體制改革邁開第一步 財政部官員稱,將適時全面修訂個稅法 今年10月27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高票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從2006年1月1日起,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額度由800元提升到1600元。免征額提高了一倍,逾七成工薪收入者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除了減輕了一部分所得稅負擔之外,納稅人還得以通過聽證會的方式,真正地參與到稅法修改的討論中來。這無疑是稅法改革的一大進步。 適時建立綜合個人所得稅制 免征額的提高對于個人所得稅改革來說,還只是邁出了微小的一步。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表示,在收征管條件成熟后,我國將全面修訂個人所得稅法,實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據了解,財政部對未來稅改的思路是:將工資薪金所得、生產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財產租賃所得等有較強連續性或經常性的收入列入綜合所得的征收項目,制定統一適用的累進稅率。 隨著稅收征管及相關配套措施的不斷完善,逐步實施完全的綜合個人所得稅制。 此外還將適當降低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減少累進級次。對現行個人所得稅稅率進行適當調整,在綜合征收基礎上,適當降低最高邊際稅率。合理設計累進級次,更好地體現對高收入的調節導向。 個稅改革指向“公平” 在“十一五”期間,隨著稅法的改進,“公平”的力量將逐步體現出來。制度的完善,將保證高收入者在未來承擔其應有的納稅義務。而在一些高收入地區,這一趨勢已經相當明顯。 根據國稅總局的統計,北京市2004年,年工薪收入7.44萬元以上的工薪收入者共有74.95萬人,占工薪項目納稅人數的10.5%,繳納的稅款占工薪項目稅額的51.99%.今年上半年,這部分納稅人數占9.35%,繳納了工薪項目稅額的65.74%.在廣州市和佛山市,2005年7月至8月,年工薪收入8萬元以上的納稅人占工薪項目納稅人數的0.09%,卻繳納了工薪項目稅額的99.5%,其中,年工薪收入超過120萬元的納稅人繳納的工薪所得稅就占79.64%.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已對660萬納稅人建立了檔案。與金融、保險、證券、房地產、期貨等掌握個人收入情況部門的緊密溝通,將使稅務部門有能力及時掌握各種經濟往來和個人收入情況。高收入者成為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支柱力量,離我們并不遙遠。 本版采寫/本報記者 陳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