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元
“滑雪場現象”近日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8月12日北京喬波滑雪場正式開業,企業方面竭力向大家證明,相比單個室外雪場每年至少上萬噸的用水量,這應是全國用水最少的滑雪場;北京市水務局則表示,已嚴格監控該滑雪場用水,不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
城市的急劇膨脹和人口的不斷增多,使水資源和水環境的承載能力顯得越來越弱。作為“耗水大戶”的滑雪產業受到公眾普遍質疑,自在情理之中。全國200多家耗水萬噸的滑雪場“主動節水”,省下的只是九牛一毛,愈演愈烈的城市缺水窘境,不可能支撐滑雪產業實現持續做大的夢想。
滑雪運動源自國外,本是一種流行的季節性運動,后成為冰雪旅游休閑產業的一大賣點,被稱之為“白雪變真金”?上,近年來,它在我國變得越來越貴族化和反季節化。大雪紛飛之際超低成本的就地取材,變成了酷熱難耐中的“真金變白雪”,這對整日喊渴的城市來說,無疑是一種奢侈。
況且,這種反季節的暴冷暴熱也有違人體生理規律。按照傳統醫學和現代養生學的觀點,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自然界的四時陰陽消長變化,與人體五臟功能活動是相互關聯、相互通應的,人應該順應天時,做到天人合一,否則將損傷自身生理機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人與自然的和諧,要求我們善待生態倫理,拜自然為師,循自然之道,根據氣候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寫到:“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要對我們進行報復!
滑雪愛好者們,為何不改改不合時宜的反季節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