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對話網通總裁田溯寧、高盛全球董事長鮑爾森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錢穎一
對話動機
今年的《財富》全球論壇在中國北京舉行,事實上,這是這個全球盛會第三次選擇中國作為它的落腳點。
選擇北京的理由有很多,它是歷史名城、文化古都,同時也象征著東亞經濟的蓬勃發展。但是我們也堅信除了這些表象,事實上還會有更深層次的推動力,使得這些商業巨子最終愿意聚集到這個城市來,各抒己見。
今年《財富》論壇的主題是“中國和新的亞洲世紀”。也就是說,在亞洲,將來會以中國為代表,引領全球經濟的發展。有人說這樣的說法恰逢其時,也有人說這樣的說法太過樂觀,盲目草率。那么究竟如何?
日前,參加《財富》全球論壇的高盛集團全球董事長鮑爾森、中國網通總裁田溯寧和遠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教授錢穎一對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和它是否能夠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精彩的智慧碰撞。網通總裁田溯寧。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錢穎一。
高盛全球董事長鮑爾森。
對話一:關于亞洲世紀
金融危機后,亞洲經濟開始強勁反彈
記者:許多事情似乎都是循環發展的。在1997年毀滅性的亞洲金融危機中,許多富翁在一夜之間失去財富,對沖基金也受到重創。而我們現在談論的正是在同一個地區,它正使全球的經濟開始復蘇。鮑爾森先生,您不認為這種說法有些過于樂觀了嗎?
鮑爾森:1997年到1998年間,我對正在發生的亞洲金融危機考慮較多。在危機爆發之前,亞洲的經濟相對強大,但它們的步伐走得太快了一些。金融危機是一次強勁的反復。但是,今天看來相當清楚的是,除了美國之外亞洲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引擎。我想強大穩定的經濟增長不僅在中國,也在相當數量的亞洲國家發生著。
記者:那么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受到重創的日本和韓國目前情況如何?
鮑爾森:有一句諺語說道“沒有什么事情像它的外表看起來那么好,也不像它的外表看起來那么壞。”正如日本的經濟事實證明,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時,它并不如看起來那么強大。
記者:您的意思是它有泡沫經濟。
鮑爾森:我不會用“泡沫經濟”這個詞,但是我認為它的表象看起來比實際更強大,同樣,美國的經濟也是如此。我想,日本的經濟已經在強調它的實力了,而且它已經開始恢復,現在的情況很好。韓國的經濟也是如此。
記者:田先生,從商業的角度,你怎么看?
田溯寧:我想用韓國的一個例子,在電信行業,亞洲金融危機事實上為韓國的經濟提供了服務。10年以前,100%的韓國電信業屬于保護狀態,由于亞洲金融危機,韓國政府售出了它們所有的股份,并開始提倡競爭,10年之后,我們可以看到韓國成為世界上信息產業最活躍的國家。我認為,我們在金融危機中所親眼目睹的是我們如何從金融危機中獲得機遇,而韓國的電信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記者:這是不是表示泡沫經濟的破滅從長期來看,有助于國家經濟的發展?
鮑爾森:在美國,泡沫經濟的破滅是很健康的,因為當你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成功發展包含了一部分過度發展時,那么只有打破這個泡沫,你才能控制過度的發展。因此,很顯然美國經濟在泡沫破滅后進行調整,從根本上變得更為強大了。
對話二:關于中國經濟
我不認為中國經濟中存在泡沫
記者:讓我們把話題更貼近中國一些。我們看到,目前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正如10年前亞洲四小龍的發展,難道你們不認為保羅·克魯格曼對此的說法有些過于聳人聽聞,他認為“中國可能將面臨同樣的境況”,也就是說所有的經濟泡沫都將破滅。這指的是過度投資因素引起的GDP增長比如在房地產業。這會發生嗎?
鮑爾森:我不認為中國經濟中存在泡沫,你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的增長很好,穩定堅實的發展讓整個國家都受益了。現在我相信,沒有哪里的經濟,包括中國的經濟,會違反經濟規則。
記者:如果確實有泡沫存在,作為一個商人,您擔心嗎?
田溯寧:我想時間是一個關鍵點。我們這個行業享受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機遇,主要產業,比如電信產業有驚人的發展。我們都知道21世紀是信息經濟的世紀。
因此,目前我們面臨的是一個黃金時機。它不僅適合我們產業進行轉型,也適合我們的國家經濟進行轉型。而我們的難題是如何下定決心進行自我改革,如果我們可以很快完成自身的轉型,我們就可以解決很多經濟中的不確定性,應付金融危機。
關鍵的不是過度投資,而是投資是否有效
記者:根據第一信貸波士頓發布的一組數據,中國的消費增長指數將增加到18%,而美國將維持在2%,您認為這18%的數據中有多少是由政府消費所引起的,有多少是由大眾消費者所引起的,也就是被稱為可持續增長的消費。
錢穎一:投資增長占中國GDP的40%,這對于國際標準來說非常高,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現在的問題是,目前是否存在過度投資,我們沒有確切的日期和數據來證明投資和投資的回報率。但是我們有確切的事實來證明投資效率不高,因此提高投資的效率是一個問題。
記者:鮑爾森先生,您的意見呢?
鮑爾森:我同意錢教授的觀點,我認為他抓住了正確的切入點。問題并不是是否有過度投資,而是投資是否被合理地分配到經濟增長的各領域當中,或者說是否是有效的。
記者:你們似乎并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我的問題是,促進經濟增長中的投資因素大部分是來自政府投資,還是來自大眾消費者?
鮑爾森:我想這是轉型中的經濟,它正在朝著以市場為主導的經濟模式轉變,我想要讓經濟在幾年之內有一個好的引導,關鍵是要有一個活躍的資金充分流動的國內資本市場,可以將資本投入正確的地方,并且方式正當。
記者:錢教授,鮑爾森先生提到了一個資金自由流動的資本市場,這是中國目前所沒有的。
錢穎一:是的。中國的資金渠道仍然以銀行貸款為主,而不是資本市場,這是中國資本市場的薄弱點。事實上,要回答你的第一個問題,我必須說明,目前的投資受到了政府和消費者雙方面的驅動,而這正是中國轉型時期的表現,要將二者區分開很難。因為有很多私有企業在進行投資的時候,是通過政府的幫助才從銀行獲得貸款的,所以要想區分這兩者很難,這正是我們在中國經濟轉型中所觀察到的。
對話三:關于企業并購
中國企業要學會如何掌控兼并
聯想并購IBMPC業務:他們做了該做的事
記者: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管理,這是重要的一點,也是很多高層管理人士所關注的,拿最近廣受關注的聯想收購IBM的事例來說,目前這兩家公司就出現了一些“管理”方面的問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步伐是否太快?
鮑爾森:在聯想和IBM的并購是否過于匆忙這件事上,我想就普遍情況說一下,而不是專門來討論這件事情本身。毫無疑問,單一公司或部門的成功要比公司合并后的成功容易得多,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但是中國現在有很多世界級的大公司,聯想就是其中的一家。現在很多行業都在走向國際化,電腦行業正是其中之一,因此在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一個公司必須看到它所面臨的風險,清楚地意識到該做什么,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并購顧問可以做的,就是告訴他這樣做是否理智,但最終這個公司必須自己決定是否并購,怎樣操作。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們對聯想很有信心,聯想有一支出色的管理隊伍,他們經過仔細考慮,做了大量的準備,并和IBM一起做了很多工作。他們努力使合作成功,盡管成功得不到保證,但他們已經做了他們該做的事,我對此很樂觀。
網通收購電訊盈科:我們的戰略因勢而變
記者:田總,如果你的企業走向國際化的話,你最想從中獲得什么?
田溯寧:中國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部分,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正在加快,很自然,作為網絡運營商,我們的客戶越來越地區化、國際化,我們也要向他們提供相應的服務,因此我們的戰略要隨著顧客的情況變化而定,隨著中國經濟以出口為導向步伐的加大,我們的戰略也要因勢而變。目前,我們的工作重點在香港,因為香港對我們來說很重要,香港和內地的經濟融合已經達到了很深的程度,跨國交易量也很大,下一步就是臺北,東北亞,以及韓國,對于后者我們已經展開了很大程度上的合作,因為他們的網絡游戲需要強大的網絡支持。
記者:有人說你的這一動作不過是幫了PCCW一個忙,而自己卻獲利甚少?
田溯寧:這取決于你如何判斷,這種判斷是不是著眼于未來,很多人都問過我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你們對香港和內地的經濟有沒有信心?是否相信網絡會變成我們將來一個很重要的產業?是否相信寬帶的神話?同時,香港電訊盈科已開始了網絡電視業務,如果我們都有這樣的信仰,我們一定會對并購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實現。
中國企業要學會如何掌控兼并
記者:我們可以看到一些中國企業在高盛這樣的投資公司幫助下,進軍海外市場。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另外的一些中國企業,例如海爾。他們在開拓國內市場的路上每一步走得都很堅實,然后才謹慎地探索國際市場,這兩類企業走的道路有什么不同?
田溯寧:我想這是在學習曲線上一個逐步獲益的過程,我們以中國內地企業和臺灣企業為例,這些企業背景不同,來自臺灣的企業必須大量地發展外向型經濟,所以從一開始他們的全球化程度就很高,無論這些企業是大是小,但是我們內地的企業從建立開始就有廣大的市場,很自然地我們就認為中國就是個世界市場,只要我們能在這掙錢就可以了,但是,過去10年內事情發生了變化,全球化進程和中國加入了WTO改變了這一切。
記者:正如你所說,中國企業能否先在國內市場挖掘內需,再著眼發展國外市場?
鮑爾森:應該說大部分中國企業都是這樣的,但是我們要看更多的相關聯系,如果你注意到過去5年內發生的并購案,中國企業實現了價值120億美元的并購,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脫穎而出,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6家中國企業,當世界變成一個全球化的市場時,中國企業應該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你剛才提出有風險這個說法。中國企業應該適應從國有化到市場化的轉變,并且學會總結如何掌控兼并,如果不去嘗試的話則不會得到這些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