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回訪《財富》全球論壇中國首席代表吉米個人簡介
吉米:菲律賓人,1971年來華,在中國生活了34年,持有中國“綠卡”,講一口流利的中文,CNN北京分社社長,是西方記者中的中國通。
北京《財富》全球論壇盛會空前,但熱鬧終歸于平靜。論壇主辦方對會議的盤點會是如何?昨天,記者就此回訪了《財富》全球論壇中國首席代表吉米。
中方代表表現很突出
《新京報》:會議昨天結束了,您能否對會議做一個總體評價?
吉米:我們很滿意也很高興,覺得會議很成功。論壇達到了我們的預期目的,主要是在內容方面,它比前兩次在中國舉辦的效果都好。全球商業領袖都在這個平臺上進行了深入、坦率地交流。同時就我個人來看,中方的很多代表表現很突出,首先是參會人數比往年多得多,我估計至少有100多人參加,很多是私營企業主,這是最值得注意的現象。另外和前兩次相比,他們對會議的參與程度在加深,在會上會下都能和外國同行自信地交流,這反映了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家在逐步走向成熟,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收獲。
此次論壇已經盈利
《新京報》:您覺得舉辦這樣的會議,給《財富》雜志本身帶來了多少益處?
吉米:作為組織者,從公司利益角度來說,達到了我們雜志在中國樹立良好的品牌和公司形象的作用,這對我們進入中國傳媒市場是很有幫助的。這方面的成功可能比盈利本身更重要。這次會議我們雖然已經盈利,但這對我們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能夠通過論壇和我們平常雜志的出版形成一個呼應,這是對我們雜志作為紙質媒體出版物的一大補充,這是我們和全世界的高端領袖們繼續溝通的良好方式。
不鼓勵與會代表對著講稿發言
《新京報》:您覺得會議組織過程中有遺憾嗎?
吉米:不足的地方也是有的,主要是在一些后勤的環節,包括交通管理,對媒體的管理等。安全是很重要的環節,因為來了很多中國重要的官員和全世界知名的企業家,但是過分強調安全工作就缺乏靈活性,使得一些人覺得不愉快,這有時候是很難把握的。對媒體管理我們也有不足的地方,因為場地限制我們基本沒有讓媒體進入會場。他們希望不要因為過多媒體在現場而影響交流。
其實為企業界高層人士提供一個相對寬松和坦率的交流環境,而不要過多受到媒體干擾也是《財富》論壇成功的因素之一。
《新京報》:有媒體好像對會議的媒體組織工作有些微詞?
吉米:昨天有記者跟我抱怨說,我們幾乎不提供與會代表的講稿,在這里我想澄清一下,除了個別的致辭,我們基本上不鼓勵與會代表對著講稿發言,這樣他們的發言會更自發更坦率,也更有價值。我們的參會者基本都參照《財富》論壇這樣的慣例。如果都是拿稿子讀的話,不會進行有意義的溝通。如果是他講他的,我講我的,那論壇的價值就不大,不如發傳真算了。
中國還會有一個大城市有足夠理由讓我們回來
《新京報》:在論壇的閉幕式上,時代華納集團全球公共政策部高級副總裁彼得·沃爾夫這么說,“我們四年后可能會回到亞洲,愿意再回到中國,中國絕對在我們候選名單上很高的位置。”如果4年后論壇再回到亞洲,您能否展望一下4年以后的中國?
吉米:我們原則上是隔一次在亞洲,然后到北美,然后到歐洲。如果這么計算的話,最早也是4年后再回到亞洲。中國早晚還會有一個大城市有足夠的理由讓我們考慮回來,當然這個也是看那時候的經濟發展,全球的經濟熱點在哪里,我想中國也許還會出現經濟的熱點,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4年后,不難想象中國肯定能保持起碼6%左右的發展速度,也會比現在還要發達,中國在世界上更加爭氣,F在中國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慣性很大,不太會出現停頓。如果中國能保持相對高的發展速度的話,量變會到質變。4年后的中國會比今天更有吸引力。
《新京報》:隨著論壇在北京落幕,你們在北京的辦公室也將解體,您接下來在工作上有什么打算?
吉米:對,論壇結束之后,我們就會搬走,這個辦公室也要解體。我會回到CNN繼續做北京分社社長,繼續關注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本報記者呂惠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