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北京王府命運 半數成雜院巨額費用難騰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21日 12:01 北京娛樂信報 | |||||||||
文物局:騰退一座王府需億元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梅寧華告訴記者,北京現存王府20座左右,這些王府都是僅次于故宮的建筑,非常美觀,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目前國內像北京王府這么優秀的古建筑已經所剩不多。但是北京的這些王府長期被各單位、學校用作辦公場所,只有恭王府最近剛剛騰退出來,還有待修繕。市文物局認為,這種使用方式極不合理,是對文物建筑的損
在談到對未來北京王府的期望時,梅寧華說,市文物部門非常希望北京的王府都騰退出來?熏修繕后對游人開放,但這項工作難度非常大,一座王府騰退的費用上億元都打不住,近20座王府騰退的費用加在一起極其巨大,而且有些王府的產權不在北京市,所以不光是費用的問題。 史學家:要保存歷史“物證”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王道成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清代,王府在地位上是僅次于皇宮的建筑,它的主人在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地位的,譬如八大鐵帽子王,在當時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作為建筑,它在建筑規制、建筑藝術等方面給歷史學家和建筑史學家提供了寶貴的物證。但現在很多王府都不完整了,比如醇親王府等被占用,所以對這些‘物證’進行保護更顯得迫切。” 王教授說,王府對于史學研究的價值,可以拿恭王府來說明。恭王府曾是乾隆后期大學士和珅的宅邸,后改賜為恭親王奕的王府,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奕的評價,以前學術界基本是否定的,但近年來他在洋務運動時期所作的工作受到了很大肯定,恭王府的研究價值也就相應提高很多。另外,在文學界,據紅學專家多年的研究,它的花園很有可能是《紅樓夢》中大觀園的創作藍本。“所以說,無論對于史學還是文學,王府的研究價值都是非常大的。”王教授強調說。 建筑學家:王府建筑價值極高 有關建筑專家介紹說,四合院的建筑是典型的北方建筑,也是傳統的北京建筑。四合院以其“四合”為主要特點,門房、正房、東廂房、西廂房組成了一個建筑單元。其實王府的建筑基本上就是四合院式的建筑,也可以說是多個四合院的組合。王府的多進院落,實際上就是一套套四合院落的組合。門房正面是正殿,正殿兩邊是東西配殿,再往里走又進入一個大體相同的院落。有人說,北京到處都是四合院,故宮本身就是一個大四合院。那么,王府也應該是一座座僅次于皇宮的大四合院。 專家介紹說,清代王府中所居住的王爺大都是滿洲王爺,其王府建筑也不免帶有一些關外滿族建筑的特點。滿族建筑大都磚木結構,房屋一般為三間或五間,富裕人家有四合院式的單元建筑。其屋內南、西、北三面皆炕,煙囪單立于房屋兩側,門房外影壁墻及神桿是滿族建筑的獨特風格。在滿族早期的沈陽故宮建筑、王府建筑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種建筑特點。“這一切使得王府具有極高的建筑藝術價值。”這位專家表示。 延伸采訪 明代王府蕩然無存 記者在幾天的采訪中發現,能夠找到的王府都是清朝的,北京明代的王府在哪里呢?有關專家介紹,北京的王府井(資訊 行情 論壇)大街號稱“中華第一街”。其街之所以如此有名氣還因為它沾王府的光。元大都那時候,王府井大街叫丁字街。到了明朝,朱棣皇帝遷都北京時,在此地修建了10座王府,才有了王府井大街的名字。這也是北京修建王府之始。到了清代,明朝的10座王府已經沒有影子了,只留下了王府井這個街名。 相關鏈接 北京有多少王府? 清代北京王府大都集中在內城,從前三門到永定門一帶的外城基本上不建王府。據史書記載,乾隆年間京城有王府30座,其中包括19座親王府、11座郡王府。嘉慶年間有王府42座。隨著時代的變遷,因那些“鐵帽子王”的王府可以世代相襲,一些王府易主進行重新分封,一些皇子沒有被封為親王、郡王等原因,出現了王府數量不斷變化的局面。到了清末,北京的王府大約有50余座。 北京尚存府邸22座,如果去掉一座公主府、兩座貝勒府,共有王府19座。其中親王府15座,郡王府4座。保存比較好的有8座,即恭親王府、醇親王府、老醇親王府、孚郡王府、雍親王府、禮親王府、慶親王府、淳親王府。這些王府大都有比較完整的府墻及府門、正殿、配殿等主要建筑,昔日王府的面貌基本上保留了下來。 仍然有點王府樣子的有7座,即克勤郡王府、寧郡王府、惠親王府、鄭親王府、和親王府、敬謹親王府、循郡王府。這些王府或存府門,或存正殿,或殘存一些其他建筑,已經不完整了。 殘存的王府有4座,即儀親王府、定親王府、恒親王府、老睿親王府。這些王府已經面目全非,只剩下殘垣與幾間舊房舍了。 本版撰文信報記者張守剛 王健 專訪 市政協常務委員王燦熾建議:應立法保護王府 對北京王府的現狀如何評價?王府有沒有保護價值?應當如何保護?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北京市政協常務委員、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王燦熾。王先生對記者發表了他個人的一些見解。 記者(簡稱記):對北京王府的價值應該怎么認識? 王燦熾(簡稱王):北京是馳名中外的文化名城,王府,特別是清代王府是這座名城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王府大部分有200年以上的歷史,少的也有100多年了。它們是清代歷史文化的見證,也是清代政治制度、建筑規制的見證,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同時在建筑藝術上的價值也很高。 記:這些王府的現狀如何? 王:有很多王府被大修過,有的王府被一些單位占用了。還有的王府多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甚至有的只剩下殘址而已。可以說,王府的保護已經很迫切了。 記:那應該如何保護? 王:要進行保護,首先有關部門必須花大力氣對北京的王府地址、現狀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究竟有多少座王府?目前現狀怎么樣?被哪些單位占用?為什么不對公眾開放?這些情況都得搞清楚。其中有一個問題就是產權問題,王府產權到底屬于誰?這個在有關部門普查時必須解決,做到產權明晰。摸底以后,要立即開始搶救工作。要制定規劃,做有效的保護,而不是口頭上的,有關部門在資金上也得進行支持。 記:對那些被單位或個人占用的王府,應當怎么處理? 王:有的王府在民國的時候被賣給了一些個人,后來他們的后代就一直住在王府里。對于這種情況,能不能想辦法讓他們從王府里遷出,住到別的房子里?有些占用王府作為辦公地點的政府單位,首先應該對公眾開放一部分,不應該對公眾緊閉大門。從保護古建筑的角度出發,這些單位最好能重新尋找辦公地點,把王府騰空出來。只有這樣,才更利于王府建筑的保護。 記:對那些已經騰空的王府,閑置是不是最好的保護方法? 王:當然不是。對王府要合理地利用,發揮它在歷史、文化、制度、建筑等方面的價值,比如可以考慮建設王府博物館,把清代王府的風貌原汁原味地展現出來,向廣大公眾開放。所有的王府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應該設立一個歷史展存室,展現出它的歷史性。包括它的由來、主人的變遷、維修記錄等都要展現出來,這就增加了王府的文化內涵,真正做到了“古為今用”。這個展存室必須對公眾開放,向大家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而不是現在有些占用單位的大門緊閉做法。 此外,有些遺址可以改造成文化設施,像青少年活動中心、老人活動中心、慈善事業基地,讓它們成為北京人文奧運的新景觀。 記:可以開發它的商業價值嗎? 王:當然可以,恭王府就是很好的例子啊!首先可以開發它地旅游價值,讓大家來參觀。此外也可以有別的招數,比如可以考慮把王府改造成高級賓館,先期可以試驗一家。如果你向一個外國旅游者介紹說,這家賓館以前是中國古代一個王爺住的地方,再給他講講王爺的故事、王府的文化,他能不感興趣嗎?肯定很火啊! 記:這樣會不會造成對王府的破壞? 王:所有這些開發有個前提,就是必須“有效保護”。以我的個人觀點來看,保護王府有個原則,就是“搶救第一,保護為主,合理開發、永續使用”。王府閑置是不合適的,建筑老不用自己經歷風雨也會壞啊!要把王府的保護深入進行,必須把它納入到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體系中,有關法律法規中對王府的保護也應該有相關條例。文物有關部門應當公布王府作為文保單位的級別,以使它的保護有法可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