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微博 記者 舒薇 實習生 羅瓊
2100億元龐大交易盤,將風險層層壓向交易所并不堅實的“柱子”。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與其核心利益共同體——特別會員與綜合會員,在天交所設立的規則下,做起了一樁最穩賺不賠的生意
這家尚在試運行階段的交易所,累計成交額已達2100億元,利益核心們至少拿走了5.04億傭金
南方周末記者歷經一月調查,發現目前尚無一家正規金融機構成為其會員,這意味著天交所中承擔最后風險的做市商其實并不強大,交易量越大,交易所就越危險
通脹壓力下無數人涌向金市,開黃金交易所成了最穩賺不賠的生意。 (CFP/圖)
黃金白銀的瘋狂生意
按照萬分之六來計算,2010年,天交所僅手續費收入就達8400萬——這對于一家注冊資金只有2000萬的公司來說,僅僅是試運行的第一年,股東就實現了400%的驚人回報。
黃金!白銀!最近的每個周二晚上,“金子銀子”都在深圳地標——地王大廈的第47層閃閃發光。
這是天津利安達貴金屬經營有限公司的所在地。六十多平米的辦公室里,塞了150名終端銷售員,他們的工作就是打電話,四處邀請人們參加每周二晚 7點半的投資會——邀請來一個,終端銷售員就能拿到獎勵30元。
南方周末記者暗訪了最近的一場投資推介會。
不大的報告廳人頭攢動,一百多位投資者擠得像沙丁魚罐頭。臺上的一位專家在分析了股市、宏觀經濟形勢之后,得出了銀價必然上漲的結論。
臺下,利安達區域開發經理方川告訴喬裝想要做代理商的南方周末記者,黃金與白銀之間,公司要求終端銷售員重點推銷白銀——買賣一手黃金所需的資金足以買賣三手白銀,這樣客戶可以多做交易,公司手續費賺得更多。
方川對記者耳語,“很多投資者會在推介會結束后就把協議簽了。”
利安達所推銷的這種黃金與白銀生意,被稱為“天通金”、“天通銀”,是一種介于現貨與期貨之間的投資理財產品。
“天通金”、“天通銀”,只在天津貴金屬交易所(以下簡稱天交所)進行交易。利安達只是眾多推銷者之一,它是天交所的特別會員。
在通脹的大背景下,貴金屬價格瘋漲,投資猛增。這家交易所去年已經完成了1428億的交易量,其中,天通金598億,天通銀830億,現貨交易量是0.86噸。根據交易所最近發布的信息,截至2011年2月底,交易所累計成交金額逾2100億元。
與上海黃金交易所去年近2萬億元的交易量相比,天交所的交易量并不算太大,但交易增長之迅速依然令人咋舌——要知道,這家交易所尚在試運行階段。
按照萬分之六的手續費來計算,2010年,天交所僅手續費收入就達8400萬——這對于一家注冊資金只有2000萬的公司來說,僅僅是試運行的第一年,股東就實現了400%的驚人回報。
更讓人驚訝的是,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到,這家交易所,至今身份模糊。
(羅瓊/整理 李伯根/制圖) |
做市商,還是莊家?
做市商模式的一個關鍵是做市商的實力。
據記者多方了解,目前天交所會員中,沒有一家是擁有正規牌照的金融機構。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是目前國家唯一批準的做市商模式的白銀等貴金屬交易市場,并由交通銀行、光大銀行來進行資金三方托管的合法金融機構,和上海黃金交易所是同一個性質的!
這樣的介紹,在天交所會員單位的宣傳中隨處可見。
但實際上,南方周末記者發現,這個介紹頗有模糊之處。
工商材料顯示,目前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占天交所股份26%,另外74%的股份已分屬三家民營機構。
在注冊之前的20天,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向天津市金融辦公室提交了關于“建立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請示”。
七天后,天津市金融辦簽發了同意設立的批復——這也是南方周末記者找到的天交所唯一的一份公開批復。而目前國內的另兩家黃金交易所——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品種,都是在國務院的批復下設立的。
做市商模式,是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在宣傳中再三強調的特色,也是“全國唯一”的。
什么是做市商模式呢?這是與目前國內流行的撮合式模式不同的另一種模式:撮合交易模式是指,交易所只是提供一個交易場所,如果有人想要賣出一些東西,必須要有人買才能成交;
但做市商模式則不同,是由若干實力雄厚的大機構不斷公開報出交易品種的買賣價格,并在該價位上接受公眾投資者的買賣要求——這些維持雙向買賣交易的人就是做市商。
某種意義上,做市商就是“大莊家”。做市商模式,關鍵在于莊家一定要足夠強壯,通常經過多年交易實踐得到市場公認后才能成為做市商。
目前世界上做市商模式的最典型代表是倫敦黃金市場,有五大著名的做市商。他們全是聲名赫赫的大銀行:洛希爾國際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加拿大楓葉銀行、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
“不是任何人都能當做市商!笔锥冀涃Q大學中國黃金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劉山恩說。做市商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比如如果所有人都看空賣出,那么做市商也必須全部照價買入),必須要有很強的實力。
不幸的是,至今國內沒有任何部門給黃金市場做市商立下任何規矩。潘多拉的盒子就此打開,在中國,現在所有開展黃金電子交易的黃金投資公司(包括地下炒金的公司),都可以被稱作做市商——甚至在很多公司中,所謂的做市商跟過去盛行于中國股市的莊家幾乎沒多少區別。
根據記者多方了解,目前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的會員構成中,沒有一家是擁有正規牌照的金融機構。
與國際上做市商模式不同的另一點是,在天交所,并非由做市商報價,而是由天交所自己來報。而這個買賣價格是天津貴金屬交易所通過彭博社或者路透社的報價系統引入的境外貴金屬市場的價格,上下加減形成一定幅度的價差后(具體幅度即黃金萬分之八的買賣價差、白銀每公斤10元人民幣的買賣價差)形成的。
在一位不愿具名的研究者看來,天交所沒有競價機制,而是直接引用境外市場價格,等于把自己當作境外市場的一個“營業部”,更深層的問題是,這可能導致喪失國內市場的黃金定價權。
(羅瓊根據工商資料整理、制圖) |
脆弱的特別會員
這個交易體系是由特別會員承擔最后風險的。
特別會員是誰仿佛是這個交易所最大的秘密,本報記者經多方調查,只找到了一家:利安達。
目前,天交所的架構為:特別會員、綜合會員、代理、投資者。這是一種金字塔型的“傳銷”模式。
交易所和特別會員、綜合會員結成了利益共同體,他們收益主要來自傭金收入。
作為做市商,特別會員和綜合會員有義務滿足客戶的交易需求。他們分別發展代理公司,由代理公司和投資者簽約。
天交所的交易分為兩個層次:客戶與綜合類會員交易,綜合類會員與特別會員交易。
游戲是24小時永不落幕的,規則是:
普通投資者只能與自己簽約的唯一綜合會員交易,進入門檻是10萬元。按天交所要求投資者需繳納8%的保證金,這意味著10萬元資金可以撬起125萬的交易量。對渴望以小博大的投資者而言,這有著很強吸引力。
綜合會員公司最少需要5000萬資金才能參與交易。他們必須按照交易所報價接受投資者的買賣要求,同時可以與特別會員進行交易以對沖自己的風險。而一旦綜合會員提出買賣要求,特別會員必須接受,也就是說,這個交易體系是由特別會員承擔最后風險的。
綜合會員公司金頂集團的市場總監彭占穩他告訴記者,“我們后面還有一個特別會員,天交所一共有四家特別會員,是一種跨國型的企業,在國內有資產,在境外也有資產,一般在香港。綜合會員要把投資對沖到特別會員那兒去——打個比方說,客戶如果賣給我一些單子,我必須買進,同時賣給特別會員,特別會員必須買進,然后賣到國際市場去。”
這意味著市場運行的關鍵在于特別會員的穩定與規模。
天交所對特別會員的要求是:注冊資本2億以上,高層中至少要求5人有3年以上金融行業從業經驗。
天交所的綜合會員發展得飛快,在2009年成立之初是10家,一年之后已經增加到42家。
至于更為關鍵的特別會員究竟是誰,有怎樣的承受能力,則無從評判——因為特別會員是誰仿佛是這個交易所最大的秘密。
本報記者經多方調查,發現利安達公司為其中的一家。
利安達公司是一家香港人在內地注冊設立的公司,總部設在深圳,在天津貴金屬交易所內的身份是特殊會員兼綜合會員。
他們有另外一個“馬甲”,在香港做交易對沖。
據利安達公司的員工說,利安達和香港的利家安是同一個董事長,香港利家安是最早一批進入內地發展現貨黃金的交易商。
作為特別會員,他們稱經常需要對沖綜合會員的單,一接就是幾千萬。
不過,也有其他會員告訴記者,在2010年夏天,他們曾因此賠了很多錢,一度想要撤出,把天交所急壞了,后來想了很多辦法,才躲過一劫。因此天交所目前正在積極地發展特別會員,就是為了防止去年的事情再出現。
而業內人士則對這樣的設置連連搖頭。
“天交所的做市商沒法跟倫敦五大金商人等建立直接的金融關系,因為那些銀行要選擇機構進行合作會進行一套嚴格的審查! 興業銀行資金運營處的資深經理告訴記者,作為黃金做市商,要有很強的資金實力、定價能力、綜合研究分析能力、交易能力和交易通道。“不然的話,這些做市商的能力很讓人懷疑。”
(南方周末記者 舒薇/圖) |
散戶絞殺機
按照天交所的游戲規則,假如黃金為300元/克,投資者每買賣1克黃金的成本就是0.72元,金價除非一天之內上漲超過這個數額才能不虧本。
但這個過程中,會員們卻穩賺不賠地賺到了0.24元。
特別會員的脆弱,使得天交所不得不采取嚴格限制最大交易量、限制最大持倉量的規則。
其最新的持倉限額是黃金60公斤,白銀3000公斤。以黃金 300元/克、白銀7000元/公斤的價格、8%保證金比例計算,這樣的持倉限額下,僅需要330萬元資金就滿倉了,即使考慮到風險因素,450萬元資金也就足夠了。
這個天花板實在太低了,遠不能滿足實體產業中的各種機構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交易需求。
于是,有實力的機構和個人客戶往往不屑于進入天交所,剩下的參與者更多的是實力相對薄弱的散戶。
但是散戶要想在這里賺到錢,并不容易。這是因為,按照天交所的規則,散戶要博過會員,很難。
按照天交所的交易規則,投資者們繳納8%的保證金進行交易,交易需繳納的費用為:
點差,即買賣價差,天通金按現價的萬分之八繳納,天通銀的繳費標準則是10元/公斤。
手續費,無論買進還是賣出,每筆交易都必須按交易金額的萬分之八繳納。
延期費,也稱過夜費,如果客戶持倉過夜,則需按持倉金額的萬分之二每天向綜合會員繳納。
以黃金為例,假設黃金為300元/克,一買一賣的交易成本為0.72元(300×萬分之24(萬分之八的點差+買入時萬分之八的手續費+賣出時萬分之八的手續費)。
也就是說,即使不過夜,每買賣一克黃金,投資者就需要掏出0.72元。除非在買賣之間金價上漲超過這個數額,不然就會虧本。
但與此同時,會員公司卻是穩賺不賠的。投資者掏出的萬分之二十四的成本中,天交所收走萬分之六(買賣各萬分之三)的手續費,再減掉給代理商的費用(買賣各萬分之五),會員公司凈賺300×萬分之8=0.24元。
這樣的方式,與國際上通行的做市商模式并不完全相同,后者通常是收了點差就不再收取手續費。
不僅如此,點差的費率也遠低于天交所。
比如,現在黃金價格是1400美元每盎司,天交所收取萬分之八的點差,為1.12美金。但德意志銀行的報價是在一盎司黃金上加點差0.3-0.5美金,不及天交所1/2。
另外,天津貴金屬交易所還規定,不論客戶持有什么倉位,都必須按照持倉金額的萬分之二比例,每天向會員繳納遞延費,也稱過夜費。
假設金價300元/克,客戶一年內平均每天持倉一手(一手最少為1公斤),需要的保證金為2.4萬元,一年下來客戶需要向會員支付的延期費為21600元(30萬×萬分之二×360),是倉位資金2.4萬的90%。
也就是說,無論客戶是買還是賣,只要每天都持倉過夜,一年下來就把自己倉位資金(即實際資金)的90%交給了會員!
而無論是撮合交易模式的上海還是做市商模式的倫敦,“遞延費”都是在持有多頭倉位的客戶與空頭倉位客戶之間支付流轉。這意味著,對投資者來說,長期來看這項費用之和是零。
黃金美夢
南方周末記者造訪過幾家這樣的公司,大多都是兩間房、三四個員工,里面的年輕人臉上還冒著青春痘,穿著滌綸西服,帶著腕表,說話間有時蹦著金融英語單詞。
如此錢景,令會員們激動不已,瘋狂發展代理公司。
這些公司仿佛野草一樣勁生,在北京的金融街或者國貿,在上海的人民廣場,在二線城市的許多黃金地段,很容易就能找到黃金投資公司。
南方周末記者造訪過幾家這樣的公司,大多都是兩間房、三四個員工,里面的年輕人賣力地講述著“天通金”、“天通銀”12.5倍杠桿的以小博大故事。他們臉上還冒著青春痘,穿著滌綸西服,帶著腕表,說話間有時蹦著金融英語單詞。
25歲的張維磊就是其中一個,從事黃金交易僅僅一年,卻已是金頂集團的渠道部經理。他所在的金頂集團旗下子公司天津金頂,是天交所首批會員,現在已經發展了四百多家代理公司。
每一家代理公司又在飛速地發展會員。以他管轄的廣西省代理為例,有一家代理2010年10月才成立,現在已發展了150多個客戶,今年1月返傭三十多萬元,2月返傭四十多萬元。
而張維磊的老板陶行逸更是業界的神話,照片曾登上《福布斯》中文版。
根據諸多媒體的公開報道,29歲的陶行逸是國內第一批參與海外黃金期貨交易的弄潮兒,大學畢業后6年賺到過億身家,控股一間國內排名前列的黃金投資公司,管理的海外黃金私募基金規模超30億元。
在各大媒體上,這位年輕的董事長,憧憬著黃金帶來的夢幻錢景:“預計明年(2011)底客戶可以到1萬個,平均交易資金2億,年收入2000萬。后面的增長會是爆炸性的。三年內,把凈資產從現在的1個多億,做到3個億,A股主板上市。”
打這個算盤的并不只是他們,F在,為了爭搶客戶,天交所的綜合會員們甚至打起了價格戰,紛紛承諾給代理們更高的傭金。比如,萬金山貴金屬有限公司給代理的返傭是萬分之十五,而鑫桂貴金屬給代理的返傭是萬分之十二。
到處是年輕的面孔、嶄新的模式、飛快的速度、亢奮的宣傳,金子銀子的美夢正在這個行業里滿天飛翔。
(感謝新聞助理高鶯,南方周末記者陳新焱)
相關附文:一家躺著賺錢的交易所:天交所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