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前提要)近年來,銀保產品的銷售是否規范已經引起了無數的討論,值得提醒的是,在不規范的銷售行為無法完全杜絕的情況下,消費者自身可以擦亮眼睛、豎起耳朵,多問、多想,別讓銷售人員牽著鼻子走。
文 本刊見習記者 張安立
銀保產品的投保意向往往在幾分鐘內產生。靠著銀行理財師的精心介紹,消費者很可能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內簽署投保單,繳納第一期保費或躉交全部保費。
孟欣就重演了不少投保人沖動投保的經歷。幾個月前,她去銀行提取5年到期存款共3萬元,在填寫領款單時,柜面人員問她是否對年收益8%的保險產品感興趣。孟欣一聽,保險產品有8%的收益率很是不錯,她有點心動了。柜面人員見她沒有直接拒絕,又講了不少產品的優點。一番推銷“話術”后,孟欣3萬元的存款沒碰一下就全部轉為保費繳納了,換來了一份分紅型的兩全保險。
如今,孟欣對保單的保障范圍、保險期限等等都記不確切,唯一印象深刻的是8%的年收益率。
不少投保銀保產品的消費者都是出于這種一念之間的心動。也正是由于這一點,事后后悔的情況經常發生。不少消費者在拿到第一期的分紅或是投資收益報告后,發現與宣傳時的回報有較大出入,最后選擇了退保。這也使銀保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名聲不佳,讓許多原本不了解保險的消費者對整個行業的誠信產生了懷疑。
問清自身權益再作決定
其實,要避免這種被銀行理財師“牽著鼻子走”的尷尬、防止沖動投保,只需要多主動地提出自己的疑問,把自己可以獲得的權益了解清楚。在向銀行理財師了解時,投保人可以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弄明白保險的保障范圍 銀保產品畢竟是種保險,所以消費者購買時最應注重的是保險的保障。如果只是看重投資的回報,那么股市、基金、銀行理財產品等等都可能獲得更高的收益,投保銀保產品就沒有必要了。
理財師在介紹產品時,對具體保障責任未必面面俱到,消費者有必要問清細節。比如,身故保障是僅僅保意外情況下,還是意外或疾病都可以得到理賠?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發生事故,是否有多倍累加保障?又比如,這產品內含的重大疾病保障主要承擔哪些疾病?什么情況下是屬于除外責任?
特別是對于難以從名字判斷保障內容的銀保產品,更應該細心提問。某保險公司曾推出兩款銀保產品,“財富精選計劃”與“財富•階梯人生保障計劃”,從兩者相近的名字上很難判斷分別屬于哪一類保險產品,保障范圍有哪些。事實上,前者是一款“基金組合+意外殘疾保障”的投連險產品,后者是期繳的返還型壽險產品(兩全保險),本質上有很大的差別。
收益率是否有保證 由于銀保產品中壽險、重疾險占比最高,且大多數的產品為保本儲蓄形式,享有公司的投資收益,而這些利益的產生正是理財師吸引消費者的關鍵,所以,投保前必須弄明白投資收益是否有保證?合同上明確載明的最低收益率為多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