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此前發生過的風險事件,事后還能追根溯源,找到秒標、拆標、自融、假標等蛛絲馬跡,那么這一次的“敵人”就偽裝得太好,你根本不知其業務如何操作,事先也沒有傳出任何風聲,是看不見的“敵人”,這也絕非P2P的經營方式。
投資與理財記者 王奇
深圳中歐溫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老板卷款4億元失蹤的消息,令購買了類似公司產品的投資者如坐針氈,也讓整個P2P行業和媒體圈都很吃驚。
在微信朋友圈,記者看到不少P2P網貸人士對中歐溫頓基金負責人疑似“跑路”的事情表示憤慨,他們認為此事對整個行業影響惡劣,是抹黑了P2 P。也有不少記者朋友在交流群里打探這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說以前都沒聽說過,怎么會突然卷走了這么多錢?有業內人士介紹,這家公司還曾經和央視一起辦過論壇,探討過經濟的發展。
對此,新新貸市場朱捷認為:“如果說此前發生過的風險事件,事后還能追根溯源,找到秒標、拆標、自融、假標等蛛絲馬跡,那么這一次的‘敵人’就偽裝得太好,你根本不知其業務如何操作,事先也沒有傳出任何風聲,是看不見的‘敵人’。真正的P2P公司很難在幾年之內做到這樣的沉淀資金量,如果出現這樣的涉案金額,資金一定沒有流向真實的借款人,只是在其內部流轉,存在虛假借款人甚至龐氏騙局的可能,而這絕非P2P的經營方式。”
看不清的線下 “產品”
這不由得讓記者想到了從2012年開始在北京和這些公司打交道的一些經歷。一切都得從2012年北京金博會說起。當時,在金博會門口,記者收到了不少號稱理財公司的宣傳單,大多號稱年收益可以達到12%,每月返息。竟然有這么好的產品?帶著這份好奇,記者給當時發傳單的人員留了聯系方式。后來陸續接到四五個相關公司的電話,說有理財講座,還有小禮品,讓去聽聽,有的還說給報銷路費。
記者隨后在網上一一查詢了這些公司,搜到的內容大多是招聘信息,相關公司的其他內容幾乎沒有。這些號稱正規的理財機構,為什么這么神秘,連個簡單的活動介紹都沒有?
2012年年末,記者接到電話,參加了一個理財講座,公司地址在北京CBD核心地區建外SOHO。現場來聽講座的人,幾乎都是退了休的大爺大媽。所謂的理財講堂,就是他們的產品宣傳會。演講人在臺上大肆宣傳其公司有多專業,公司規模有多大,能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收益。現場竟然有三分之一的觀眾在聽完之后,和他們簽了協議,并現場刷卡,完成資金轉賬。這樣的結果,令記者著實吃驚不小。
這家公司已經把借出去的債權打包為一個個看不清內容的“理財產品”,分為月月豐、季季贏、半年寶等,這類“產品”的說明一般都是只提投資門檻和收益。記者登錄多家同類型公司的官網,發現都有類似的“產品”,有的甚至推出了以天、周、半個月為周期的“理財產品”,“產品”到期就可以直接贖回,時間越長,利息越高。
這樣打包的產品已經遠遠超過目前P2P的業務范圍,不能算是P2P了。
發生違約很難解決
2013年,隨著P2 P的興起, 這類公司對外宣傳上都號稱自己是“P2P公司”。參加過北京金博會的朋友應該都印象深刻,會場外面,到處都是發傳單的P2P理財公司業務人員,有的甚至都到會場里面發,被現場工作人員清除出場。有記者戲言,“這是被P2P包圍的金博會”。
7月份,一位線下P 2 P公司從業者趙娟(化名)通過微博找到記者,希望能幫她解決一些問題。據趙女士介紹,按照常規,公司應該給客戶每月返還1%的利息,但最近3個月返還的利息都沒有達到1%。在向公司申訴無效后,她想通過媒體來幫她解決這個問題。趙女士告訴記者,她也不知道通過什么途徑解決這個問題,她覺得這個公司要黃了,已經幫客戶把錢撤出來了。
從這位趙女士口中,記者獲悉了這個行業更多的內部信息。
在她出示的一份復印合同上,竟然寫著資金額是400萬元,這讓記者大吃一驚。趙女士告訴記者,說這是一個在銀行工作的朋友推薦的客戶,有銀行的人士也在從事線下P2P理財。
從趙女士的口中得知,像這樣的P2P理財公司有很多。她也給筆者列舉了目前北京10家規模最大線下P2P公司的名字,其中就有中歐溫頓基金。
線下P2P的“黃埔軍校”
在趙女士所列的名單中,宜信公司被列為線下第一P2 P公司。隨后,記者也從多方得到證實,其中一位線下P2P負責人也證明了這個事實。
據趙女士介紹,在這個行業里,很多人都是從宜信走出去的,趙女士3年前最早進入這個行業,也是在宜信公司。記者曾經到訪過一個從事線下P2P業務的公司,據其介紹,這個公司9 0%的員工以前都在宜信工作過,而宜信也被稱為這個行業的“黃埔軍校”。大多從業者經過在宜信培訓和獲得工作經驗后,可以到其它線下P2P公司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
但到目前為止,也只有宜信是唯一一家站在媒體的聚光燈下的公司,并積極參與舉辦各種大型論壇,從而接受媒體和大眾監督的。
茅于軾和冠群的瓜葛
趙女士給出的10家同類公司名單中,名列第二的冠群馳騁投資有限公司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記者總結
和趙女士談話的幾個要點:
1 這類號稱“線下P2P”的公司,大多在北京國貿等核心區域,租有豪華的辦公場所,以此來向客戶展現自己公司的實力。經常會搞一些理財講座,而對象多為60歲以上的大爺大媽。
2 他們主要宣傳策略是在混進各種投資者的交流會上,散發傳單,進行宣傳。目前超市門口也成為他們宣傳的重點區域,在人口密集的超市,能夠看到三四家這樣的機構。
3 這類公司一般很難在媒體上見到有關它們的報道,對于媒體采訪要求一般都是推脫的。
4 這類公司的理財人群一般都是剛開始投資10多萬元,嘗到“甜頭”后,在理財經理的勸說下,逐漸增加資金,超過百萬的比比皆是,而這位理財經理手里客戶的資金有幾千萬。
5 他們都號稱自己是P2P,也有一些號稱自己是P2C,或者P2B。
6 這些機構也經常會拿出一些所謂的獎項,大多是與金融毫不相干的獎項。頒獎機構名頭常常看上去“高大上”,實際上沒有多少人知道。
7 這類公司一般名稱為某某投資管理公司、某某金融公司、某某財富管理公司,等等。
2012年,記者就曾在其公司的網站上看到,公司專家團隊里有經濟學家茅于軾的圖片和簡介。但一直沒搞清楚該公司和茅于軾先生的關系,這一切到2013年才柳暗花明。
2013年6月8日,獨立財經評論員侯寧發布微博:“ 粉絲來電,說北京冠群投資公司在賣一種理財產品‘財匯通’,年收益保底12%,盈利方式是放貸等,公司專家顧問是茅于軾等人。請問,童鞋們怎么看?天上有掉下來的餡餅?券商銀行還理什么財?交給茅于軾們就可以了。”此微博被網友紛紛轉發,一些人還@了茅于軾。
2 013年9月2 6日,經濟學家茅于軾認證微博發表聲明:“冠群投資公司曾經請我當顧問,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就投資業務問過我任何問題。他們的業務沒有我參與的意見,我也不對他們的業務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聽說他們在向公眾集資,并利用我當顧問的條件做廣告。請各位投資者務必不要迷信任何人,要自己慎重作出投資選擇。我也從來沒有參與任何一家公司的投資業務。”稍后,茅于軾又補充表示,從來沒有收受他們的薪酬或別的報酬。當時這家公司官網“專家團隊”中仍有茅于軾的圖片以及簡介,官網尚未修改。
9月3 0日,茅于軾又發微博:“我翻了我的日記,今年3月7日冠群公司CEO劉廣東曾來我家就宏觀經濟和我做過交流。我這個顧問不參與冠群公司業務,也沒有接受過該公司的任何報酬,實際是一個虛名。近兩天,冠群公司與我有直接交流,我了解到這家公司是做P 2 P/ P 2B的服務公司,并非向公眾集資。我在我的微博上誤認為冠群做集資,特此更正。”
按照茅于軾先生的微博更正所說,冠群馳騁公司從事的是線下P2P業務。
截至發稿日,冠群公司官方網站寫著“冠群馳騁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是國內知名的互聯網民間資本出借與借款咨詢服務平臺,目前在全國建立了200家以上分支機構,擁有超過7000人的專業化團隊。”這樣的規模遠比目前的線上P 2 P網貸規模大很多,但記者只在其網站上看到一個5萬元的標,連續兩天都沒有任何投資人投資跡象。
線下P2P 公司轉戰線上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隨著互聯網金融持續升溫,一些線下P2P公司已經開始轉向建設網貸平臺。曾在趙女士列出名單之中的達飛財富,目前已經建立網上借貸平臺——達飛貸,除了線下的借款審核和風控,出借端多在網上完成。
同樣網貸平臺和信貸的前身也是北京一家從事線下P 2 P 業務的公司,現在也已經轉變為P2 P 網貸平臺。其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以前只是開發出借人,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資金成本,現在把業務搬到網上,減少了大量的成本,公司的業務也更加透明。
被列為線下第一P 2 P公司的宜信在2013年年中就上線了自己的網貸平臺——宜人貸。
但這也不乏一些“馬甲”公司。在趙女士列出的名單中,記者登錄一些公司網站發現,它們雖然開通線上P2 P,但到目前為止,所發的標沒有一個成交,所發標的日期還是一個月以前的。
目前,趙女士目前已經選擇帶著自己的客戶辭職,去另外一家“線下P 2 P公司”。
記者和趙女士的部分對話:
投資與理財:你知道理財者的這些錢去哪兒了嗎?
趙女士:這個我不管,那是另外一個部們干的事情,我們只要往里拉錢。
投資與理財:理財中心和出借端是分開的嗎?
趙女士:分開的。像我們公司,在哈爾濱只有理財中心。
投資與理財:你們公司理財資金有多大?
趙女士:我在的那個理財中心,每月都有2000萬的資金進來,最近要給我加任務,要求到5000萬,我正和公司在談。
投資與理財:你想過沒有,這個公司倒閉了,怎么辦?投資者不要找你嗎?
趙女士:到時候,我和投資者一起找公司。其實,我們就像一個中介。如果發現公司有問題,我會及時通知客戶把資金撤出來。投資與理財:你為什么選擇從事這個行業呢?趙女士:掙得多,升職也快。(在短短的3年時間里,趙女士已從月薪2000元的小職員,成為一個理財中心的負責人,年薪近20萬元,還不算提成。具體提成標準為客戶利息的10%,也就是客戶資金有1000萬元,她每月可以提成1萬元。也有些公司提成為總金額的5%。)
采訪手記:
關于P2P的線上和線下的問題,業內一直爭論不休。魚龍混雜是這個行業遇到的最大問題。在中歐溫頓出事之后,有純線下P2P公司的老總這樣對筆者表示:“線上跑路的都有五六十家,線下至今沒有聽聞一家,中歐溫頓是一家假基金公司冒充的P2P,目前幾乎所有的線上平臺都有線下業務。”
在此,需要給這位曾經的線下P2P公司老總說明的是,目前線上出現問題的平臺,可統計的有85家。有多少家純線下的P2P公司應該都沒有多少人知道。如果出現“跑路”等事件,沒有媒體報道,又會有多少人知道呢?另外,沒有透明的可查詢和監督機制,純線下公司具體開展什么業務,也就不得而知了。
同時,這也反映出目前P2P行業的問題:幾乎任何公司都可以說自己做P2P,P2P也沒有被嚴格界定,一些不法分子也是抓住了這些漏洞。投資者在投資時,一定要小心,至少在整個行業還沒規范之前,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P2P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