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銀行“攬儲大戰”剛剛偃旗息鼓,銀監會的一紙通知卻又讓人看不清是福是禍。
近日,銀監會發布《中國銀監會關于規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的投向、風險撥備提出明確要求,重拳治理理財產品亂象。理財新規出臺后,銀行業內人士和市民擔心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將走低,即使理財早市、夜市也將難逃負面效應。
南都記者走訪發現,部分銀行在近日密集發售各類產品,收益方面也暫時“無虞”。記者從深圳招行了解到,該行在4月1日晚上發售一款50天期限的短期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為4 .3%,“起步價”為10萬。而另一款金葵花高端客戶的專享理財產品,7 2天年化收益也達到了4.7%。
而另一股份制銀行的理財經理稱,目前發售的中長期產品,預期收益率5%左右,已經賣得差不多了,建議趕緊購買,“雖然新規目前對理財產品沒什么影響,但以后不好說!
根據金牛理財網的數據,上一周81家商業銀行共新發800款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4 .28%。其中人民幣非結構性產品758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5%,依然勢頭不減。
實際上,高收益再次成為眾矢之的,而“資金池”模式將成為監管重點。業內人士解析,新規界定的非標準化債權資產,就是“資金池”運作模式下的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的最主要投資對象,這類資產往往和債券、股票或基金等進行組合,恰恰是理財產品獲得高收益的主要來源。
普益財富研究員肖芳分析認為,在《通知》下發之后,銀行理財產品的發行速度可能會暫時放緩,一方面是商業銀行需要過渡時間來對現有資金池進行規范,另一方面則是項目與產品投資的一一對應加大了理財產品的發行難度。
雖然套上了“緊箍咒”,仍有不少觀點認為,新規實質是倒逼銀行理財業務轉型,而不是封殺或封堵理財業務的發展。“從長期來看對整個理財業務的風險控制和規范發展將起到更正面的作用,不會影響整個市場產品發行速度。”
面對新規,普通市民理財是否該轉變觀念?業內人士認為,新規將導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降低,短期或使理財產品發行增速回落,不妨考慮中長期產品,充分考慮風險能力。某城商行的零售部經理就建議,普通市民可選擇中長期保本型理財產品,對那些收益率在8%以上的非標債權理財產品,新規要求披露投向和風險,建議在評估風險承受能力的基礎上購買。
政策解讀
“透明化”理財成為當務之急
銀監會新規中的一記“重拳”是加強理財產品的風險管理和披露要求。
根據規定,商業銀行應向理財產品投資人充分披露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情況,包括融資客戶和項目名稱、剩余融資期限、到期收益分配、交易結構等;要求銀行明確理財業務的具體資金去向,并充分披露有關信息。
據了解,不少理財市民常!霸庥觥崩碡斀浝碚f不請理財資金到底是募集投到哪里的情況。他們得到的口徑往往是“過往產品都實現了預期收益、銀行信譽有保障”云云。最新調查表明,銀行回避或弱化理財產品風險比例出現雖然下降不少,但誤導購買保險產品、基金等銀行代銷產品等違規行為仍時有發生,銀行銷售規范性仍有待進一步提高。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新規“雖然強調保障理財產品投資者的信息知情,但整體上仍然是著眼于風險控制,更多為避免監管的“盲區”失控,強化監管功能。
采寫:南都記者 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