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解讀大小非減持(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1日 16:38 《私人理財》雜志
從時間上看,2008年下半年8月和12月的都有解禁高潮,解凍額度較大,尤以8月為最大,或將在此階段前后對整體市場走勢產生較大壓力。在調控政策影響投資者的悲觀預期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因供需失衡的壓力和估值回歸的需求所造成的整體調整震蕩格局很可能會一直延續到2009年。 李大霄:我認為關鍵的問題是,A股市場的股票價格是供求關系起到決定性的作用,F在的市場狀況是流通股票比重比較低,所以價格比較高。而擴大流通的股份比重,必然會使得高企的A股價格趨于合理。 舉一個A和H股票的價格差距作為說明,兩地市場存在巨大的價格差距有眾多原因,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是流通量的不同所致。而隨著流通量的慢慢增加,A股和H股的價格差距會慢慢縮小甚至反超,因為A股解禁后的流通量遠比H股要多得多。比如中石油現在H股的數量是A股的7倍,所以A股要比H股貴1至3倍,而到36月后全流通那一天,A股比H多7倍,價格就有可能接近甚至倒掛,這是可以計算的預期。而增量股票IPO和再融資的速度,是取決于管理者的對市場的判斷和調控需要,這是計算不出來的數量,不確定性就此產生。 《私人理財》:大小非的解禁,大股東減持股票給股市造成壓力的問題變得越來越敏感。它將會給投資者帶來什么風險?投資者如何規避呢? 李大霄:在制度改變時也許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在全球股票市場風雨飄搖之際,當這些的大市值公司的限售股開始流通的時候,簡單點說就是賣方市場更大,賣主更多。因此,擴大流通股比重造成雪上加霜!在市場弱的時候,這一舉措進一步放大了利空因素的作用,因為跌勢實在太狠,各個國家都會考慮應急措施,A股如果出臺救市方案,市場就希望會回穩一些,但僅僅只能造成一些反彈機會的可能性偏大一些。在這個巨變中也許要更加重視風險控制,投資者要注意保護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弱的投資者也要引起高度重視。 黃輝:大股東減持股票增大了股票供給,無疑會對股價造成壓力,甚至影響普通投資者對企業價值的判斷,因此投資者對大股東套現的風險有防御心理是正常的。然而股東套現后的走勢也不全是趨弱的,這反映出機構投資者的整體看法和對企業價值的判斷對于股價表現的影響比限售減持的因素更重要。雖然影響不可一概而論,但投資者對于幾類解禁股需要尤為謹慎。 第一是小非數量眾多的個股,“小非”套現不必公告,雖然其不一定同時套現,但股東獲利豐厚的個股很容易可能面臨的較大的套現壓力,需要謹慎對待。相比之下,目前解禁的大非股份通常是國有股東持有,而國資委出臺了三個關于國有股減持的辦法,基本遏制了國有股大規模減持的可能路徑。到目前國資委也沒有批準哪個公司超比例套現。 第二,部分缺乏基本面支持的公司,限售股解凍所對其供求關系的沖擊以及估值上的壓力將難以避免。尤其對于諸如PE高于30倍和PB高于3倍,并且公司缺乏清晰的主業和發展潛力的高估值個股。相比之下業績良好且估值不高的公司被減持的可能性要小些。 第三,年內限售股解凍數量占現有流通A股比例超過50%的個股要慎重判斷,因為即使大非股東只少量減持,拋壓力量也是不可小視的。第四,解禁后,成交量和換手率突然變大,投資者需要謹慎,可能有股東在逐步減持。如果解禁后。成交量也沒有明顯的放大。這最起碼也說明持有這部分籌碼的股東暫時并無變現需求,或是對其企業長期還是看好的。 2008年大小非的解禁年,大股東減持股票給股市造成壓力的問題變得越來越敏感。因為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早以讓持股成本極低的大小非賺得盆滿缽滿,減持是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投資者必須謹慎大小非減持背后隱藏的風險。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