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n';
//判斷articleBody是否加載完畢
if(! GetObj("artibody")){
return;
}
article = '
\n'
+ GetObj("artibody").innerHTML;
if(article.indexOf(strAdBegin)!=-1){
str +=article.substr(0,article.indexOf(strAdBegin));
strTmp=article.substr(article.indexOf(strAdEnd)+strAdEnd.length, article.length);
}else{
strTmp=article
}
str +=strTmp
//str=str.replace(/>\r/g,">");
//str=str.replace(/>\n/g,">");
str += '\n 文章來源:'+window.location.href+'<\/div><\/div>\n';
str += '\n |
此頁面為打印預覽頁 | 選擇字號: |
|
不支持Flash
|
|
|
上海第一村 12年間已培育出500多位千萬富翁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1日 01:14 中國經濟周刊
上海西南郊的閔行區七寶鎮九星村,已經連續兩年在上海市特色億元村排行榜中名列第一;2005年,該村實現凈利潤18035萬元,上繳國家稅收8502萬元,可支配收入達3.3億元。 這個村的3757個村民,人均年分配收入3.5萬元,在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之外,還實現了人人有股份,從村民變成股民 戴著“中國十大名村”、“華東最大市場村”等眾多桂冠,在全國十大杰出“村官”的駕御下,九星村12年間已培育出500多位千萬富翁,演繹著新農村運動中上海版的“村強民富”的時代樣板。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俊才 ★張倩/上海報道 富民運動 倉廩實而知禮節,新農村的基礎是民富,最高追求是村民獲得精神上高尚完善。 “三有”新農村 上海市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本市億元村有428個,比上年增加了72個,增長20.2%;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比重由上年的18.9%上升到22.8%。其中,閔行區七寶鎮九星村和馬橋鎮旗忠村排在全市前兩位,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億元和1.7億元。 除了富裕之外,“九星模式”有著更深一層的含義,“九星所代表的村民股權改制,在上海市郊今后的新農村建設中,將是一個重要的方向,”上海市農委負責人向《中國經濟周刊》這樣評價九星。 九星村位于上海西南市郊結合部,隸屬閔行區七寶鎮,其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緊靠外環線西一大道,相連顧戴路、漕寶路兩個匝道出入口。 8月9日,《中國經濟周刊》第三次到九星“村部”—上海九星實業有限公司采訪,總算沒有撲空。但扣開門后隨即被告知 “吳總正在接待外省來的客人”,要求記者稍等片刻。 吳總就是正在“熱銷中”的“上海第一村”九星村掌門人吳恩福。 在擺設古典的超大辦公室里,墻壁上白色留言板顯示,吳恩福一個星期之后的工作已經排滿。“剛從深圳講課回來,下午還要到區里開會,吳總實在忙不過來。”負責辦公室的張小姐向記者解釋。 干練、神態自信,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茍,會完兩撥客人的吳恩福,接待了記者的采訪。 他的名片上,印著閔行區七寶鎮九星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頭銜。 “我對新農村的理解是‘三有’”,吳恩福開門見山,“人人有工作,人人有保障,人人有股份。” “有了股份,農民才有長期的實惠。實際上,按勞分配與按股分紅兩種分配方式同時存在于我們的企業內,再加上養老金、醫療保險金以及失業保險金的保障,九星的村民可說是‘三保險’。”他笑著告訴記者。 “農民失去土地,常常意味著失去以后生活的依靠。失去土地的農民若獲得政府安置,其后半生依附于所在單位效益。 “我看到許多農民揚眉吐氣當征地工,又灰溜溜當下崗工,生活同樣無著無落;如果政府不安置,那是真正的‘失地即失業’!”吳恩福說。 實際上,九星村已經沒人種地了。 記者了解,2005年底,九星完成了對其20%資產的股份制改革試點,原牛頭浜管理區股改完成后成立了九星物流公司,全體村民3757人,變成股民,成為資本市場的主人。 “村民成為真正意義上集體資產的所有者;同時新成立的九星物流公司也是個權責明確、產權明晰的現代股份制公司,是民營經濟,也是集體經濟。”吳恩福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改制是解決農村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現在的體制不適應新農村建設,新農村需要加快改革。農村集體資本‘人人有份,又人人沒份’。” “這種無制度規范的集體經濟對村領導是很大的考驗,我們只能憑著自己的責任心和良心做事情。” 吳恩福取下寬邊金絲眼鏡,“九星村的改制難度很大,因為村大、人多,關系錯綜復雜,資產總量大,利益關注焦點多。” 年末全部股改到位 “難度大,也得改,這體現了一種權威。”8月8日,九星一村民告訴記者。 記者調查了解,九星此次股改采用“現進現出”的方法,對資產按現行價格評估,再由大家出錢認購,得來的錢再分給老百姓。改制的資產中并不包括公益性資產,而僅限定在經營性資產的范圍。公益性資產約占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中40%的份額,如路、橋梁、衛生室、幼兒園等,這部分資產用于保障村民福利,一部分用以服務經濟發展。 “這樣可以讓大家記牢手中的股份是自己出錢買來的,在思想上更珍惜;有了這次成功的改制試點之后,剩下的80%資產在今年年末也可以完成。”吳恩福向記者透露。 農齡核算與集體資產評估量化是整個改制過程的重點與難點。據悉,九星村制定農齡統計細則,對每個村民的農齡張榜公布,并成立四個農齡核準小組,通過接待反映、召開群眾座談會等各種方法提高統計準確率,直至每個村民確認。 而實施資產量化到個人時,把握“戶口在村,勞動在冊”原則,按照村民的貢獻率評估其應得份額。 “從九星看,村民與村之間的四種關系:既有居住關系,又有勞動關系;雖有居住關系,但無勞動關系;雖無居住關系,但有勞動關系;既無居住關系也無勞動關系。這種居住關系與勞動關系的變化,既有普遍性也有九星的特殊性。”吳恩福十分習慣要點式總結。 “不管村民與九星是哪種關系,都有股份分給他們,因為畢竟他們都為集體資產的積累作過貢獻;同時,這樣也有利于整個村子的穩定以及股份改革的順利進行。”他補充。 7月25日,上海市市長韓正向媒體表示:“推進新郊區新農村建設,關鍵是要把握好生產方式決定生活方式這一規律,把重點放在發展農村經濟上。要努力提高生產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以技術創新推動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上海有能力、有條件、有基礎率先走出一條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基礎設施建設 與村民福利齊發展 根據上海市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信息表明,2005年九星村實現可支配收入3.3億元,勞均收入3.5萬元。村富帶來的結果是村民的生活日漸富裕,各種各樣的補貼與收入幫助村民實實在在提高了生活質量。 吳恩福介紹說,今年村里為已經遷居城鎮的643個農戶每人發放物業補貼1200元,比去年提高25%。 物業補貼只是村民幸福生活的一個側面,除此之外,全村先后投資修建23條總長20多公里的道路,建造8座橋梁,50多座標準化公廁;全村700多名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放養老金448元;村民子女上大學、讀碩士,每人每年分別補貼5000元與8000元;去年實行集體資產切塊改制,平均每個村民量化兌現1.8萬元…… “去年光是旅游費,每人就發了8000元”,吳恩福紅光滿面,“其它過年過節發的慰勞費和物資,就更不用提了。” 九星村有三座“善事堂”,村里人在這里辦喜事是免費的。 “今年,還要增加三個部分的福利”吳恩福表示,今年將為830位老人漲退休養老金,從448元漲至548;另外如果村民不使用村里提供的場所舉辦婚喪喜事儀式,將可以得到2000元補貼;“我們也著手為市場內招收的臨時工繳納三金,為所有勞動者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 《中國經濟周刊》從上海市規劃局獲悉,九星村的市場將變成上海市區最具現代程度的物流中心。 “這將意味著,九星村民將擁有衣食富足,精神充實,生活完整的社會主義小康生活。”吳恩福高興地對記者說,“村與民有四種關系:村窮民富、村強民富、村窮民窮、村強民窮。那么,九星村已經達到了“村強民富”的理想狀態。” 尋找村級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土地、區位、自身優劣,催生了“外三產、內工業”的戰略大調整,而這背后,抹不掉的是烙有革命性和時代性的個人印記。 九星發展之路:村辦市場 從九星村委會那幢器宇不凡的大樓看出去,縱橫交錯的道路兩旁,是鱗次櫛比的商鋪和住宅。 臨街的門店前,停靠著各色汽車,有轎車、也有許多小卡車,更有蹬著三輪車四處搬運貨物的工人忙碌地穿梭;而車子的牌照顯示它們來自全國各地:冀、晉、蒙、 遼、吉、黑、滬、蘇、豫……看到這些,會使人感覺置身一個全國大市場。 如果不是背靠上海大市場,九星會成就今天的模樣?記者問。 吳恩福反問了“上海城郊結合部的村子多的是,又為什么是九星發展得好呢?!”。 村級經濟的發展,是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事實上,受地理位置的影響,滬郊農村發展村級經濟的思路也各不相同。像近郊的閔行區七寶鎮九星村、梅隴鎮華一村,充分利用中心城市向外擴展的需求,為村級經濟找到新‘增長點’。”閔行區領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這位領導介紹說,九星通過興辦大型綜合性商品批發交易市場,成就了今天;而華一村瞄準的是“樓宇經濟”—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華一村地處漕寶路中段,緊靠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走資產經營路子,發展“樓宇經濟”,從1998年起,華一村躍入了上海市綜合實力百強村的行列。村里的標志性建筑華一實業大廈,引入佛跳墻餐飲、大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普利斯通輪胎中國總代理等公司入駐,年租金收入1600多萬元。 10年間,九星從一個全村勞力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貧困村莊一躍而為上海市356個億元村之首。到目前為止,更是培育出500多個千萬富翁,涌現出四千多位創業老板。 “在九星村的發展進程中作為村官的共產黨員充分發揮了黨員的積極性和先進性。他們代表著黨的形象,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帶頭人,也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監視基礎。”上海市委常委、秘書長范德官如是評價。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