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政府部門房產調控 京城樓市呈現四大表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1日 07:11 北京現代商報 | |||||||||
5月29日,星期一。對于平常人來說,或許這只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對于京城樓市來說,這一天卻成為了不折不扣的“黑色星期一”。就在這一天,京城樓市先有國家9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調控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壓”,隨后又是北京市國土資源局聯合市建委、市規劃委員會、市統計局4個部門發布的《積極運用土地政策參與調控房地產市場的措施》系列文件(以下簡稱《措施》)“相逼”,頗有點“屋漏偏逢連夜雨”的味道。
此次,國家9部委的15條意見,再加上北京4部門的5條措施,共20條的調控政策“一擁而上”,著實讓京城樓市有點犯暈。而在慢慢消化了這些意見、措施之后,京城樓市的“表情”也變得豐富起來。 “黑色星期一” 引發京城樓市四大“表情” 表情一:急!開發商齊齊閉門開會 國家9部委的《意見》和北京4部門《措施》本周一陸續出臺之后,記者隨即在房地產業內展開了采訪。但似乎是這些政策出臺得太急、太密,不少開發商都表示要“消化消化”;更有部分開發商甚至還沒有得到相關消息。種種跡象看來,在那樣的時刻,開發商們都還沒有意識到,這“一擁而上”的政策給京城樓市帶來的影響在某些方面可能是“致命”的。 可是,這種情況在第二天上午卻有了“戲劇性”的變化。似乎就像是“打了招呼”一樣,這天上午,記者所了解到的數家開發企業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閉門開會,研究形勢、商討對策。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開發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他們的項目也是上午剛剛開完會,只是沒有什么實質性的決定。據記者了解,該項目尚未正式開盤,且項目定位比較高端。當被問及新政策是否會影響到項目的整個營銷計劃時,這位開發商還是比較輕松地表示,項目已經拿到施工許可證,問題不大。至于銷售,離開盤還有幾個月,“慢慢研究”。 不過,像這樣“慢慢研究”的項目大概也沒有幾個,對于那些已經開盤銷售的項目,還有那些尚未拿到施工許可證的項目來說,現在的心情又怎是一個“愁”字了得。 表情三:苦!開發商質疑有“計劃經濟”之嫌 盡管在記者的采訪中,開發商們都表示,在當前情勢下“不太好說話”,既使說了也“不是很理性”。但卻不否認此次一連串政策的出臺,表明了“政府的決心很大”、“很硬氣”。問其原因,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京城開發商這樣告訴記者:“這次政府的力度是可見的。畢竟與去年‘國八條’主要針對上海進行調控不同,這次的目標就是北京和深圳,所以感受自然就更明顯一些。” 這位開發商表示,國家9部委的《意見》,特別是北京4部門的《措施》對于很多項目來說,影響可能是“致命”的。比如說一些低密度定位的項目,如果主要產品都必須是90平方米以下面積的房子,基本上沒有辦法運作。而對于那些沒拿到開工證的項目更是“致命”,很可能前期所有工作都是白費了。 目前,針對這一系列新措施的質疑聲已經在業內“響起”。紫光地產董事長呂大龍就認為,這一次的細則出臺可以說是“南轅北轍”,是“重新回歸到行政指示”,且不知道這樣的指示“是否符合市場規律”。而有業內人士也認為,這次的措施還是在“一刀切”,是“違背商品經濟的行為”,甚至認為如果長此走下去,很有可能回歸到“計劃經濟”那種模式中。 不過,質疑歸質疑,在現階段國家各部委、北京市各部門的強壓之下,開發商也只能是“有苦往肚里咽”了。 表情二:“賊”!開發商自創“開七條” 早在“國六條”出臺之后,房地產業內就已經盛傳開發商們都在積極密謀相關對策以求自保。而日前京城坊間更是曝出一名叫小黑的開發商預謀“開七條”叫板“國六條”。記者找來一看,叫板“國六條”的“開七條”看上去不太像開發商的對策,倒像是開發商的耍無賴,實在有點搞笑。 所謂的“開七條”,包括按多層洋房報建,按別墅賣錢;購房人無力掏首付,開發商借錢;偷工減料,炒號;建假網站;提前準備,走為上策等。與“國六條”倒是一一有所對應,“開七條”的真實出處,記者無從考證。但可以想到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老戲碼仍然在上演。 相對于“國六條”來說,本周下發的《意見》、《措施》要更為具體和嚴格,但似乎也為開發商研究對策提供了更明確的方向。 就在市建委的5條措施下發后不久,有開發商就針對“領預售許可證后3天內必須開盤”公開提出了對策——用價格來控制。雖然經歷了去年宏觀調控,京城樓市有了幾分“坐懷不亂”的定力,也多了幾分“水來土掩”的能力,但在越來越嚴格的政策之下,對于那些不安分的開發商來說,究竟還能有多少“漏洞”可以鉆呢? 表情四:樂!高端代理機構漁翁得利 這兩天,記者在與開發商朋友閑聊時,一位開發商朋友自嘲地說道:“出了這么多意見、措施,房地產估計是沒得‘玩’頭了,以后還要我們這些策劃、營銷人員做什么,干脆卷鋪蓋轉行得了。” 一句開玩笑的話,道出了幾分開發商“苦中找樂”的滋味。事實上,這樣“苦中找樂”的業內人士還不在少數。記者的另一位開發商朋友在《意見》、《措施》出臺后的第二天,就把MSN的簽名換成了“我們的花園洋房現在也稀缺死了!低密,可以漲一點”。瞧瞧,這竊喜的口氣多讓購房者生氣,可是卻是個大實話。想想,以后開發商們都必須多建90平方米以下為主體的普通住宅,且低密度項目的土地供應加緊,花園洋房的供應自然是銳減,價格當然也就蒸蒸日上嘍。 而另一位從事高檔住宅經紀代理的業內朋友似乎更是要樂開“花”了。隨著今后“70%土地供應將用于中低價住房”的政策一出臺,面對目前也不算少的商檔住宅需求量,那剩下的30%土地,開發商們還不想著法賣高價?一賣高價,利潤也有了,自然也不會吝嗇花錢聘請專業代理機構為其出謀劃策。屆時,以往一年只能代理兩三個高檔項目的經紀代理機構,一下子代理八九個高檔項目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由此可見,不管京城樓市如何“變革”,從中尋找機遇才是最“硬”的道理。 商報記者 仰靜 朱曉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