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歐陽毅
寬敞明亮的聯合國展覽大廳,有一件一直讓中國驕傲的展品。那就是王樹文在上世紀70年代雕刻的《成昆鐵路》。30年后,王樹文卻把精力花在了花絲鑲嵌和玉雕上,因為他已沒有象牙可雕。
艱難的學習之路
1962年,剛剛從北京工藝美術學校雕塑專業畢業的王樹文,來到北京工藝美術廠的象牙車間做了一名工人。起初的工作是為師傅們磨刀,他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毖赖竦牡都,長、彎、圓無奇不有,為了把這些磨好,他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磨活做了三個月后,王樹文開始學習鑿活和鏟活。而真正讓他走上牙雕之路則是半年以后,他說自己最幸運的是有機會跟楊士惠和楊士忠兩位老人學鏟活,同時還跟著他們寫生。其實在那之前,楊氏兄弟已很少跟外人傳授牙雕技藝了。
楊氏兄弟是北京楊氏牙雕的開創人,生于清末民初的一個手工藝世家,他們后來創作的蟈蟈白菜更成為楊氏牙雕的經典。
曾經的輝煌
讓很多人記住的牙雕藝術是王樹文的《成昆鐵路》。在他的記憶里,最難忘記的是這件作品的創作過程。
“因為這是送給聯合國的禮物,國家很重視。當時鐵道部專門開了一輛小列車從成昆鐵路經過,就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把這件作品創造完美!碑敃r的一些情景在王樹文的腦海里仍然歷歷在目,包括周總理和喬冠華對他的鼓勵。
這件作品有140多名工人參加了制作,一共用了8顆象牙。最后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成昆鐵路》表現了火車穿越層層大山,穿過高山隧道和高架橋,高低錯落、氣勢磅礴。
在這件作品上除了鐵路,還可以看到兩山之間的一線天,以及大渡河、輪船和山中的攀枝花鋼鐵廠。在小小的空間之內,通過焦點透視立體地展現了壯麗的山川河流以及鐵路的雄偉。
焦點透視是王樹文在牙雕上的首創。《南京長江大橋》是王樹文最早利用焦點透視做出的作品。在他雕刻南京長江大橋以前,他說過去的牙雕都是用散點透視,曾經就有一個雕刻師用一根兩米長的象牙去雕刻南京長江大橋,因此絲毫沒有體現出長江大橋的雄偉!耙氡憩F長江大橋的長,你用再長的象牙來體現也體現不了。”
于是,王樹文在創作中大膽采用西方焦點透視和中國散點透視相結合的手法,把橋頭堡落實在一個制高點上,按照近大遠小立體表現大橋,最后解決了技術上的難題。
《成昆鐵路》則是用8根象牙拼在一起雕刻,這也是王樹文的創造。他說,以往做牙雕的都是在一根象牙上做文章,因此有很大的局限性。王樹文和師傅琢磨創造了用幾根象牙拼在一起雕刻的技法,使得北方山水的剛勁雄健和南方山水的柔美飄逸融為一體,開創了大型牙雕的新途徑。
無可奈何花落去
象牙為什么讓人青睞?因為它質地堅韌、色澤圓潤。雕刻起來比玉雕在處理上更加富于變化,而且象牙看起來更加高貴。但上世紀80年代后,王樹文雕刻象牙明顯比原來少了。他說這是因為象牙緊缺,他不得不尋找新的藝術方式來發揮自己的才能,后來他選擇了花絲鑲嵌和玉雕。
“目前一些工藝廠家還有一部分象牙,但廠家更多的是考慮經濟指標,不會去顧及雕刻的藝術性!毖赖竦默F狀讓王樹文在很大程度上感到無奈!耙桓篮唵蔚窨處紫戮椭祹资f,象牙本來是很美好的東西,但現在很多人并沒有考慮它的藝術性!蓖鯓湮某38袊@今不如昔!拔椰F在沒有象牙,但有牙的不會做,他們不管人物造型怎么樣。原來的雕刻很好,現在很少有人去下工夫了,原來要雕刻兩年的產品現在幾個月就完成了。”
回過頭來看看楊士惠雕刻的李白以及那個時候雕刻的八仙,基本是利用牙型去塑造人物形象,讓牙和人物達到完美的統一。如今的牙雕則是為了牙型去做人物,做得像個人形就可以了,而不在乎這個人的內在氣質。所以,現在象牙雕刻市場賣的是牙而不是牙雕藝術。
像楊士惠這樣水平的牙雕師如今已不復存在。為搶救牙雕這門藝術,北京市政府在政策上開始鼓勵牙雕,并且呼吁年輕人來學習傳統的雕刻技藝。
而對于牙雕的未來,王樹文有著自己的理想,“非洲保護象群,也需要把部分脫落的象牙賣掉 , 這樣才是良性循環。我們只需要一部分藝人,先把丟掉的繼承下來再發展創新,讓它在瀕危的環境下作為一種藝術得到充分發揮。”(011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