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李瑋 任強 王勇
2008年,股市熱潮在次貸危機、通貨膨脹中逐步降溫,但是股市的低迷并不意味著人們的投資意愿同步走低,面臨著跌宕起伏的股市,低風險理財顯然更加引人關注。穩定收益的資產配置,已經越來越成為低風險人群投資的必然選擇。
低風險投資更講究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簡單來講就是透過“分散投資”,將資金分別投資到各種不同資產類別;經由“長期持有”及“持續投資”降低難以預測的非預期性風險,以增加達成預期報酬機率的一種投資組合策略。其基本要旨是“在高風險資產與低風險資產之間求取平衡”。
資產配置是一項紛繁復雜的工程,以資產配置的影響因素來確定個人或家庭的理財目標是第一步,投資收益、投資期限、資金規模、風險偏好程度和年齡等都是需要提前考慮的影響因素。不同的人群對資產配置會有不同的要求,對于低風險投資人群而言,其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而又期待分享投資產生的穩定收益,此類投資對象多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中老年投資者;或者是未來確定時間有資金需求、對本金安全要求較高的投資者。
在目前的理財市場上,一方面,是股市、債市、匯市、樓市前景不明,造成相關的基金、衍生品理財市場也產生不確定性;另一方面,銀行存款的利息過低,無法抵御不斷上漲的消費價格指數(CPI)。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投資者需要用一種全新的理財方式來替代傳統的存款,他們既沒有時間照看高風險的投資組合,同時也并不期望通過較高的投資回報作為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只是需要一些低風險的能夠基本保障本金安全、又能獲取高于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的理財產品來進行資產配置。對于這樣的低風險投資者而言,各銀行推出的不同期限的人民幣理財產品是其不錯的選擇之一。
風險厭惡者之蹊徑
李先生和李太太都是白領一族,家庭月收入17000元左右,每月節余10000元,加上各種獎金,過去的幾年積累了36萬元的存款,分別在幾個賬戶上,有的存了定期,到期后也沒有時間管理,就自動轉為了活期,目前大部分資金都在活期存款賬面上,目前銀行活期儲蓄年利率是0.72,稅后只有0.576。他們也覺得這樣閑置太可惜,但與周圍今年炒股投基的忍痛割肉同事相比,夫婦二人還是覺得放在銀行比較安全,而且自己無論從專業還是時間的角度來說都沒有精力進行投資。
李先生夫婦財務狀況良好,屬于保守型的投資性格,厭惡風險,屬于典型的低風險承受能力人群,夫婦二人可以考慮銀行的低風險理財產品來替代傳統存款,進行“儲蓄革命”。
李先生如果把資產中的6萬作為應急準備的流動資金,30萬用于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折中的年收益應該不低于2.5%,且不用扣除利息稅,則一年的回報約為:300000×2.5%=7500元;活期存款的利息收入僅為300000×0.576=1728元。
人民幣理財產品即銀行將設定投資結構的理財產品出售給投資者,投資者到期獲得相應收益的一種銀行金融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