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財富是這樣斂成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3日 07:56 上海金融報
記者 張春兵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這句話,如今聽起來,體會更深。2006年,我國股市火爆,基金、信托、黃金、外匯等理財產品層出不窮,但每個產品的收益都大不相同。如果你踏準了節拍,選準了產品,就可能讓你的金融資產快速增值。 本文的兩位主人公,在2006年之前,都已提前奔向了“小康”。但經過2006年的奮斗,每個人的財富狀況和理財觀念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倆的故事,或許是去年中國內陸省份和上海的“中產者”理財經歷的一個縮影 1 投資醞釀希望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資源大省山西奮斗的沈先生,利用身邊的資源優勢和人脈關系,掘得了第一桶金,并以自己熟悉的“理財方式”,使個人的財富不斷增長。2006年,他是如何理財的? 財富前傳 “跑車皮”與倒煤 身為山西省某煤炭發貨運輸公司負責人的沈先生,從事煤炭發貨運輸這一行業已有10多個年頭了。“我也是趕上了好時機。”沈先生說,上世紀80年代是煤炭產能提升的10年,大約在1987年,煤炭產量甚至開始超過了火車的運量。6年后的1993年,煤炭價格開始放開,實行價格“雙軌制”。這個時期,鐵路運輸能力對煤炭企業煤炭銷售的制約超乎想像。 當時,國有重點煤礦(即統配煤礦)可以形成產、運、銷一體化管理,但山西全省地方與鄉鎮煤礦,只有依靠省煤運公司代表他們參加全國訂貨會議。大部分地方煤礦與全部鄉鎮煤礦都依靠鐵路集運站裝車外調煤炭。一個集運站輻射多少煤礦,一列車裝誰的煤,裝了多少,煤炭企業無從知道。 在此情形之下,各煤礦特別是鄉鎮小煤礦對多少煤能夠運出去,什么時候能夠運出去,并無基本概念。生產與銷售實際上的脫節,導致限產只是單方面的想象。因此,當時的產量根本沒辦法限制,也不知道要不要限制。產量既多,能夠拿到運輸指標自然成為這個行當最有勢力的人物,“跑車皮”、倒煤成為最為牟利的行當。 “那個時候,不是誰有煤炭誰發財,而是誰能弄到車皮把煤炭運出去,誰就能發財。”沈先生說。從那個時候起,他開始加入了煤炭運輸行業,主要做從山西到福建的煤炭運輸生意。 這10多年下來,沈先生也從一個給別人“幫忙”的角色,成為了擁有10多名員工的公司老板。“干這行當不需要太多人。”沈先生說,他給公司的主要骨干都配備了工作用車。“這是沒辦法的。我們干這行當,需要用轎車來撐門面。” 至于沈先生的家底有多厚,記者沒有具體數字。但從側面了解得知,1000萬元以上應該是肯定的。
【發表評論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