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事不驚,穩中求勝——這是我最佩服老總的地方,換做別人可能早趴下了,不干了。這時他在分析了主要的原因之后,認為市場容量還是沒有問題,只是產品的供貨期問題,于是決定擴大生產,搞標準化。還是在原來的地方,租了一個標準廠房,正式通過了注冊。通過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十幾臺新機器,以前的機器不好用的,一律淘汰。新招了幾十個員工,都是些看起來比較靈活的小伙子,小妹妹。然后從人才市場招了一個經驗比較豐富的技術主管,統一培訓他們。等到這一批工人都成為骨干的時候,從中提了幾個比較聰明的做
各生產段的管理人員。
好不容易這才穩定住局面,還是虧,只是比起前面要好多了。這時剛好是這個市場發展的最好時候,大大小小的類似的電子廠漸漸多了起來,市場卻還是沒有飽和。如何在最短的時間里盡可能多出一點貨成為整個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大部分有點實力的都選擇多加機器,多招工人這個思路。還有的自己業務做不完就外包給別人,從中賺取差價,別人也做不完再轉手給第三家——但這樣一來質量就不好保證了——。老總卻沒有什么大的動作,他有自己的想法,這個市場遲早是要淡的。(他的原話)
我就是在這個時候進入他的公司的。這時公司創立也不過三個多月。
別看老總雖然不參與公司車間的具體現場管理,他對車間的一切情況都了如指掌。他馬上叫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給擬一套獎勵機制——在加強車間管理的同時——對比較重要的崗位實行每月一評,從高到底給予不同的獎金。這樣有的員工一個月的工資加上獎金竟然比低層的管理人員工資還多。積極性自然高了,產量上去了。
就這樣過了一年多,老總在沒有盲目增加機器和人員的情況下總算渡過了企業的發展期。公司開始盈利。到非典之前,公司憑借良好的供貨期在這一行中站穩了腳跟。這時市場容量正處在最高點,不斷有新的同行加入到這個市場中來——盛極必衰的道理在當時沒有幾個意識到——。當時車間的機器設備由于本身的質量問題也有點開始影響正常的出貨期了。而且更大的困難來了,眾所周知的非典。整個行業事先連一點征兆都沒有,一下子淡了很多。——當時很多行業可能都差不多吧?——還好,老總在這個時期里,已經開始著手置換車間的主要生產設備。并且進一步強化車間管理,開始控制產品質量——當然前提是要保證供貨期——就這樣非典過后,市場開始有點復蘇。但是相對于以前,整個市場已經在走下坡路。
其實很多新興行業都是一樣,剛開始是形勢一片大好,百家爭鳴。到了一定的時候,就像自然界的弱肉強食一樣,剩下的才是強者。這個時候市場需求跟剛興起的時候大不相同了,開始供大于求了。客戶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用老總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開始挑剔了。這個時候公司經過幾個月的強化管理與培訓,員工的品質意識已經提高了很多,產品質量在業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相當多的客戶寧愿花多一點錢也要和老總合作。
這時,行業的競爭一天比一天激烈,每天都有同行經營不善倒閉的消息。而剩下的,每天都在尋找新的發展點,有的搞多元化,有的發展新產品。老總也所有動作,漸漸地減少來料加工這一塊的業務量,慢慢地通過國內外的貿易商直接生產不帶包裝的成品(以前一直做的半成品加工)。而且老總做了一個決定,公司暫時不搞太多的新類別開發,把精力集中到一款公司技術上比較成熟、利潤比較高的產品上——這是老總最英明的一個決定,以后的事實證明——。等到大家都意識到的時候,這一款產品的生產成本和生產品質公司已經能夠在技術上做得很成熟了。
到建廠兩周年的時候,公司已經是同行中發展比較好的了。相同規模,甚至于規模比公司大的,供貨期與質量都比不上公司的已經很正常了。
在別的同行都在搞新花樣的時候,老總干脆又把公司搬到了一個更加標準的工業園。租了一整層的廠房。除了新增加一個包裝車間外,還設立了工程部、研發部、業務部。有了自己的公司徽標。又在網上建立了自己的網絡銷售渠道,開始自己生產完整包裝的成品。雖然整個公司總共也只不超過三百名員工。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算是有模有樣。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