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寶寶開銷想到家庭理財再想到國民素質的提高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30日 07:49 新浪財經 | ||||||||
文/江蘇南京“小滿爹” 本人南京人氏,去年(2004年)5月喜得一子,前幾天剛剛周歲,也來算算有了寶寶后的開銷。 03年初就計劃當年8、9月懷孕,來年4、5月生產,因此春節之后就做了準備,老婆
1.檢查及生產費(3983元): 小卡335,大卡465,孕期檢查費用893,順產2290。孕期媽媽很健康,沒有任何不適,只花了最基本的費用;同時生產也非常順利,連導樂和無痛分娩的費用都沒有花,不是我們節省,實在是太快了,來不及花。當時下午17點,護士來看說只開了一指,但是老婆疼得不行,就把護士長喊來了,一看已經3指了,馬上進待產室。17:30推進待產室,發現喝水的杯子沒帶,我立即上樓去拿,下來卻找不到老婆了,正在找著一個醫生急急地過來告訴我老婆宮口全開了,小孩的頭都看到了,馬上喊采集臍帶血的人來(我們投了臍帶血的保險,17:00他們剛剛打電話來,聽說才開到一指都下班了,老婆到了產床上還能想起這件事告訴醫生實在是不簡單)。于是我趕緊聯系他們,同時希望老婆忍一忍,不要那么快。想想真有意思,別人都是希望快生,我們還要忍著不能生。在煎熬中等了20分鐘,人終于來了,18:20寶寶出生,母子平安。20:30我看到了我的兒子的第一眼。 2.媽媽營養和飲食費用(8462元): 孕媽媽奶粉286,天聰480,做月子的干貨食品790(包括7只遼刺參350、干魚肚150),產后奶少又買了一些中藥217,買了善存等維生素89;媽媽飲食6600(從去年6月至目前一年時間家庭飲食已經花了16500,就算媽媽占40%計6600;從去年9月份開始,爺爺奶奶白天帶小孩,在我們這吃兩頓飯,目前花費1200/月,包括電話、水電費,煤氣另外,4個人吃得還不錯。這個方式省了保姆費,我的父母也省了伙食費,很好的了。) 3.寶寶飲食(1120元): 初期媽媽奶不多,加了些奶粉220,10個半月寶寶自己斷奶之后,米粉、奶粉等900(我們吃的是普通的多美滋,80/1200g,寶寶的奶量不大,米粉吃得也不多),開始的輔食、現在的主食花費都是在上面的1200里面了。 4.寶寶的醫療、體檢、防疫、保險開銷(9455元): 寶寶目前看過三次醫生:40多天看了一個黃疸43,半歲新生兒急疹82,今年5月初寶寶感冒發燒咳嗽220。體檢防疫接種方面450。伊可新、寶潤通等300。臍帶血保險5100,兩年的保管費1160,另外在新華人壽為寶寶投了每年2100。還好寶寶挺健康,不然就要多花不少了。 5.寶寶尿不濕等(3170元): 尿不濕670,其它(玩具、生活用品等)2100,衣服400。尿不濕能不用就不用,用尿布;衣服別人給了很多,小男孩花銷有限。 6.媽媽工資方面的得失(-2458元): 媽媽在家休息了4個半月,工資損失3800,但生育保險得到了5958(含醫院費用報銷),單位給了600,獨生子女費等收入200。請了一個月的保姆500。 我們2001年9月結婚,11月開始記帳,從其時至2003年9月我們家庭的飲食月開銷728,服裝月開銷638,總計1366。2003年10月懷孕之后至現在,家庭的飲食月開銷上升到1055,但服裝月開銷下降至231,總計1286,比懷孕前還少了80。但目前飲食開銷基本還在1200/月,老婆身材也恢復很多了,服裝的花費也要多了(不要緊,高興就好),總的開銷肯定要上升了。但到目前寶寶誕生并沒有讓我們在飲食、服裝上提高開支,相反還有降低。 這樣總的計算下來,從懷孕至寶寶一歲,有關寶寶的開支為23732元。 通過上面的總結,我覺得我們在寶寶身上的開銷真的不算多,奶粉、尿不濕的開銷真是少得很了,都是最基本的開銷了,但是這樣都花了兩萬多。我們家庭的年收入目前八、九萬,在南京也算中等了,但是這樣我們都不敢給寶寶吃金裝的奶粉和用很好的尿不濕,因為我們還沒有足夠大的房子,車子更是沒有了。感覺房子和教育費用等總像一座座大山一樣豎立在面前,在我們心里投下巨大的陰影,不敢亂花錢。 看看目前的開銷,實在沒有壓縮的空間了,如何來理財?難!暫且放一放,對目前的花銷不理了,來預計一下孩子將來的花費吧。根據年初著名社會學家徐安琪的調研報告《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1]中稱:“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至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達到25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元。” 同時,“與以往研究結果相比,這次研究中的教育成本自幼托班起占子女所有花費中的比重在22%-41%之間。”好,根據這個報告,教育支出是最大的支出,就算我的寶寶比較聰明,折中一下,教育成本定為30%,48萬×30%=14.4萬,也是很可觀的數字,如果考慮到進一步的深造,支出還要顯著增加。因此,如果能降低教育成本,就可以顯著降低家庭支出了。基于上述,我認為考慮如何降低教育成本才是家庭理財的關鍵。但這又談何容易!苦思冥想之下突然有了一個驚人的想法,感覺可以顯著降低教育成本,最終還可以提高國民的素質!這個方法就是:讓媽媽們從懷孕后就做全職媽媽(最少到寶寶上小學),同時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讓孩子的素質在上小學前就達到很好的程度。且聽我慢慢道來: 在寶寶出生之前,我們也看了一些教育方面的書,感覺很受啟發也很振奮,決心好好培養我們的寶寶,在寶寶出生后的頭四個月,媽媽還沒有上班可以全天帶他,因此基本上還能按照我們的想法來進行,但是上班之后問題就來了,爺爺奶奶的想法總和我們的不一致,而且無法改變,同時自己的空閑時間少了很多,下班后沒多久寶寶就要睡覺了,交流太少了,這個時候我是多么希望寶寶媽媽能全天帶著寶寶。當時只是隨便想想,現在為了參加這個征文,仔細考慮了一下這個想法,竟發現好處多多: 1.有效降低新生兒先天性疾病的發病率: 我考慮中的全職是從一確診懷孕就開始的,同時我們假設全職媽媽們都已經掌握了相當多的孕期保健和撫養孩子的理論知識(如何掌握下面會談到),這樣從懷孕開始,媽媽們就可以全身心地來培養自己的寶寶了。她們會知道如何調養自己的身體,如何避免外界的傷害,如何進行生產的準備,如何進行胎教,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小兒先天性疾病的發生。在《山東省0-7歲兒童先天性及遺傳性疾病調查分析》[2]中提到,從1999調查至2003年,山東出生的嬰兒先天性及遺傳性疾病發病率為15.18‰,這個比例我認為相當高了,同時我想即使是推斷到全國這個比例也不會低很多,可見問題很嚴重。 同時我們知道:“目前先天性疾病成因主要是受遺傳性因素和外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的影響。遺傳因素在先天性疾病的致病因素里占80%,這方面因素雖然不能人為干擾,但通過檢測可減少此類病兒的出生。外界環境致病因素包括工業污染、家庭裝修等;另外,一些特殊工種(如橡膠業、農藥業)、個人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易造成新生兒的先天性疾病。這部分致病因素比例雖小,但仍不可忽視。”[3]也就是說通過我們自己的注意,至少可以降低20%的先天性疾病的發病率。同時因為自己醫學知識的提高,能夠知道配合醫生的檢查,這樣就可以把80%的遺傳因素最大限度的降低。 2.有效提高孩子的素質: 在懷孕期間,媽媽們就可以進行胎教了。雖然目前還不能明確說胎教的影響有多好,但是通過胎教最起碼可以增加父母的責任感。全職之后媽媽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寶寶交流,對家庭成員精神上的愉悅、和諧能起到極大的作用。健康的寶寶出生之后,媽媽們又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撫養和教育寶寶的工作中去,0-3歲是寶寶成長的關鍵時期,有時間、有知識的媽媽就可以在此期間培養寶寶的綜合素質,讓其在智商、慧商、情商、魅商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形成良好的習慣。古語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以后長成什么樣的人是人生最初的三年就決定了的,除了自己的父母,還有誰可以在0-3歲擔負起撫育寶寶的重任?而為了自己寶寶的未來,是不是可以犧牲掉自己3年的時間?全職媽媽難道不是很必要嗎? 3.有效降低教育成本: 3歲之后,寶寶可以上幼兒園了。大量的教育投入來了。根據《無錫市城市居民教育消費現狀調查分析》[4],“本次調查數據計算(含學雜費、補習培訓班費、住宿費):幼兒園三年花費16931元” ,而“幼兒園贊助費人均為4359元”,二者合計21290元。也就是說3-6歲寶寶每年的教育費至少要7100元!這個費用有沒有降低地可能?對上班的媽媽來講是很困難地,但對全職媽媽來講完全有可能! 我們首先來分析大家為什么要心甘情愿地多交錢:不容置疑,好的幼兒園對孩子的培養方面有獨到之處,可以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和素質。但是這一點對全職媽媽毫無吸引力,因為幼兒園的獨到的方法媽媽也可以學會,說不定比幼兒園老師懂得還多(因為她們不用工作呀,可以有時間學習到更多更適合培養自己孩子的方法);同時0-3歲階段,全職媽媽的寶寶們都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素質和習慣,好的幼兒園的培養方法對寶寶來講也許就沒有挑戰了,激發不起興趣。當然我并不是要寶寶不上幼兒園,而是要上這樣的幼兒園:首先是由國家提供基礎設施,家長不需要為基礎設施埋單,當然也不要贊助費;其次管理者和老師只要幾個專職的就可以了,其他的人手(飲食、衛生、維修等)都可由入托寶寶的媽媽們輪流來承擔,她們是全職呀,有時間,同時還能和寶寶待在一起,多好!這樣人工的費用就可以極大地節省了,還不怕老師不好好對待孩子;再次寶寶才藝的學習也可以請全職媽媽中有專長的人來擔任呀,沒有必要局限在音樂、美術吧,園藝、制陶、裁剪、烹飪、手工等不是都可以?這樣的話有專長的媽媽人數就會大為增加,說不定寶寶的會剪紙的太婆婆、會做風箏的太公公都可以來免費做兼職教師了,這樣培訓費不也省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有知識的全職媽媽們會認識到幼兒園是為了提高孩子的交際能力,是為了融入社會,是為了健全的人格,而不是為了多學兩個漢字、多背幾首唐詩、多拉幾首曲子。如果全職媽媽們都有了這樣的認識,加上國家的支持,高額的贊助費還有市場嗎? 同樣,小學、中學、大學的教育支出也將極大地下降:因為全職媽媽們知道,孩子受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分數,而是為了培養創造力!據“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消息:“2003年,中國的科技競爭力在51個國家中排名第32位,在2000萬人口以上的27個國家中排名第13位。也即是說,中國科技競爭力在世界處于中等偏下水平。”[5]同時有報載,中國學生只在解題方面有優勢,在解決問題方面有很大的不足。從這兩個信息就可以看出,我國現在教育的主流——應試教育——肯定是出了問題。但是因為國情,應試成功的人相對來講有比較好的回報,因此大家都認可了這個制度(實在有點飲鴆止渴的味道)。目前國家單方面要求各個學校搞素質教育,采取了小學升初中不考試了等各項措施,但其實都是推行不下去的,因為廣大的父母要求采取應試教育,國情和他們思考問題的高度決定了這樣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場,就有了越來越高的教育支出,反過來又刺激了需求,惡性循環。但我們的全職媽媽們有知識、有時間來思考這個問題,并且在0-6歲的教育上嘗到了甜頭,她們就會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對學校宣傳的升學率、競賽成績等不屑一顧,嗤之以鼻,從而不選貴的,只選擇合適的學校。沒有了需求,應試教育的車輪才會慢慢停止,大家才會思考如何來提高學生的素質。目前即使做不到這一點(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全職媽媽在中小學階段的教育投入也會明顯降低,因為0-6歲寶寶教育的好,比別的寶寶接受、理解能力強,學習習慣又好,學習效率自然高,成績肯定好,同時性格又好,又有才藝,交際能力好,肯定很得老師的喜歡,很容易成為好學校爭奪的人才,不但父母不要投入昂貴的贊助費,說不定錄取的學校還要給家長錢,這樣就賺大了。雖然還是培養了一個沒有創造力的人才,但也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了。從降低教育成本來講還是很成功的。 4.提高國民素質: 其實這個好處是和上一個好處一脈相承的。全職媽媽們的教育方法促使了教育制度從應試轉向了素質,長此以往,幾十年后科技還不是我們中國人的天下?13億的人口,相同概率上來講人才的絕對數也要遠遠超過絕大部分國家,“開元盛世”必將重現!同時孩子的培養重點轉到了素質上來,必然需要有更多更豐富的課外活動,各個博物館、科普中心、圖書館等都將有大量的學生來參觀,必然促進這些設施的發展和壯大,條件好了之后又能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觀,一改目前死氣沉沉的局面,從此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 5.提高就業率: 接近一半的人空出了崗位,大大緩解了就業壓力。不是討論重點,略過不展開了。 談了半天,全職媽媽操作起來有什么困難?試論述如下: 1.家庭經濟上的壓力: 我也沒有邁開這一步,主要還是經濟上的考慮。雖然老婆收入不高,但接近3萬的年薪也不是可有可無的。真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嗎?非也。只要國家加大投入,采取措施,比如對全職媽媽們給一定的撫養費(每月300我看是一個必須的數字,和低保差不多吧),就可以讓很多的媽媽回到家里。即使是對月入2000的媽媽來講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請一個可以培養孩子的保姆要多少錢?最少要800吧,這樣的保姆是不能同時做家務的,再找一個鐘點工又要500了吧,加上國家給的300這樣就1600了,辛苦工作1個月才多賺400,你愿意嗎?這才是直接的經濟考慮,如果考慮到上面的好處,月入3000也許都有人回家了。但前提是國家要有投入,同時國家開始投入也讓人看到了希望。 2.如何掌握相關知識: 有幾條途徑:結婚登記的時候贈送相關知識;產前醫院培訓(全職了,可以好好接受培訓了);培養孩子途中接受培訓。這些培訓都應該是免費的,需要國家的投入。 3.合適的幼兒園哪里來? 目前都是私立的幼兒園,學前教育花費很多,因為不是義務教育。所以全職媽媽即使有思想,想找一個合適的幼兒園也很困難。這個時候又需要國家的投入了,我想能不能這樣:國家投入校舍、桌椅、玩具等設施,交給幼兒培訓機構(姑且這樣稱呼)來管理。這樣的機構是非國家的,有競爭。國家控制住它的收費和入學率,并且規定必須讓現階段入園寶寶的全職媽媽們來參與管理。 4.國家有這個實力來投入嗎? 我們來算算每人300元/月付7年,政府要付出多少:據預測:“2004年-2010年南京市各年度的嬰兒出生人數大約是:4.6萬、4.8萬、5.1萬、5.4萬、5.9萬、6.6萬、7.2萬,其中市區各年度嬰兒出生數大約是:3.1萬、3.3萬、3.6萬、4萬、4.4萬、5萬、5.5萬。從2011年開始,全市嬰兒出生人數仍持續上升,2015年達到9萬,出生高峰將是2020年,約為10萬,這相當于1989年時南京的人口出生數。”[6];也就是從2006年至2012年粗略估計市區(暫時只有先考慮市區的媽媽了)有符合拿補貼的媽媽33萬,則33*300*12=11.88億。那么,政府有沒有錢呢?根據《南京市教育經費多與少》[7]一文:“按全國平均水平,南京市戶籍總人口政府預算內教育撥款(不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應達到: 242.44元×2003年末南京市戶籍總人口572.23萬人=13.87億元”,而“2003年南京市教育局部門預算總收入10.42億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5.78億元”,可見還應該增加教育撥款8.09億。這還是按照最低的標準來衡量的,但已經離11.88億不遠了。同時這是全社會的系統工程,從各個部門撥幾個億完全不成問題,更不要說還有上面那么多的好處了。 而對于新的幼兒園的建設資金,我建議可以通過發行教育彩票來募集資金。現在有體育彩票和福利彩票,據網上資料:“2004年南京市共銷售福利彩票1.28億元,比2003年增長59%,年銷售總量和電腦票均居全省第一,呈現出穩步向上的可喜勢頭。”[8];“中國福利彩票自1987年面市到2004年,全國共銷售福利彩票1216.28多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399.325億元。其中,上交中央財政118.7億元。”[9];“在體育彩票銷售方面,南京市已形成一批固定彩民隊伍,年銷售額穩定在3億元左右。”[10];“自1994年至2003年近10年間,已累計發行體育彩票761億元,籌集公益金249億元,有力地支持了體育事業的發展。”[11]。從資料中可以計算出南京市2004年福彩募集到資金0.42億元(1.28*399.325/1216.28=0.42),除去上交中央(算是30%,118.7/399.325=30%),還有70%計0.294億可以使用;體彩募集到資金0.98億元(3*249/761=0.98),比照福彩上交比率還有0.686億元可以使用。二者相加總計有0.98億元。假設發行教育彩票后沒有吸引額外的人來購買,那么也可以籌集到0.98*0.3=0.294億元可以用于基礎教育設施的投入。教育的重要性、和體育、福利事業相比應該排在什么地位,我想不需要多說了吧。 結語:啰哩啰唆講了一大堆,不知大家看明白了沒有。從統計小孩的花費到想到國民素質地提高,這個跨度也是我當時計劃參加這個征文時所沒有想到的。這個理論有沒有可行性呢?國際上已經有很多國家這樣做了,因此肯定是有價值的。現在各個行業不是都在談和國際接軌嗎?我們的教育能不能接軌?其時我想全職媽媽對國家、社會發展的好處應該遠遠不止上面談到的幾點,但同時肯定也會產生新的問題,比如擔心“大男子主義的盛行”,但我想不會比現在更糟糕了。我不知道國家何時有這個可能,但對于我個人來講,即使國家不推行這個政策,我也準備讓寶寶媽媽盡快回來做全職了,我實在是想試試我的理論。 寫下 您的故事或觀點,參加“育兒理財經歷與觀點”有獎征文比賽本次比賽獎品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贊助。 分享更 多網友家庭育兒理財經驗與故事,請點擊“理財生活”網友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