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理財 > 理財親歷 > 育兒理財 > 正文
 

不該做的事一件也不做 該花的錢一分也不少花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5月30日 07:43 新浪財經
文/陜西西安魯女士

  如果要問我的育兒理財觀點是什么,我一定會這樣回答。那么,什么是不該做的事,什么是該花的錢呢?

  一般來說,現代中流家庭育兒有兩種教法、管法:一種是教養物質化:欣賞溺愛,要什么給什么,吃什么買什么;任其跋扈,罵人固可,打人并無不可,儼然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但到了外面便如失了網的蜘珠,很多事情不能自理;一種是教養利益化:望子成龍,
孩子還未出生便勾畫好了未來,不惜投入巨資,一心要把孩子培養成明星、大家、名人;嚴管重教,呵斥打罵,泯滅童心童趣,使他畏首畏尾或象個小大人。最要命們是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樣本。或為孩子本身利益著想,或為社會發展著想,或為自己或家庭著想。但無論那種,實行起來卻驚人的相似,不惜金錢、精力投入,要求孩子"聽話"、"考級、得獎、拿高分"。這幾年大家都在談素質教育,談來談去也沒有多少變化。雖然,形式上變了許多,豐富了,多彩了;內容上改了不少,全面了一些,科學了一些;但骨子里依然是:"聽話"、"考級、得獎、拿高分"。

  素質教育,不是知識教育,更不是專才教育。我不敢說合理的素質教育會造就英才,減少敗類,但我確信合理的素質教育可以把多數孩子造就成品格健全的人。教育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學習做人。或者說學習做人品格和技能。即在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下,逐漸地學習和掌握人類積累的系統知識經驗,自覺地服從和遵守集體和社會的行為規范,獨立地支配與調節自己的各種行為與活動。人的品格和技能是不可見的,只于其人的行為中見之。

  人的行為和活動是多樣的,只于其人習慣的行為才見之品格和技能。什么是習慣?習慣就是一系列動作的程序化、自動化。怎樣才能程序化、自動化?"習慣成自然"。什么叫"成自然",就是不必故意費心用力,仿佛本來就應該那樣。就象計算機程序,只要你一點擊,它便會自動運行下去,想停也停不了。不達到"習慣成自然"的程度,勉強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有哪種品格和能力。一個人養成的良好習慣越多,他的品格越好,能力越強。我們說某人品格不好,能力不強,就是說某人養成多少良好習慣。我們做人作事,需要種種品格和能力,需要養成種種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換個說法就是教育。

  養成教育,不是放任欲望,欣賞溺愛,任其跋扈,也不是望子成龍,重金雕塑,嚴教重責。我不敢說合理的養成教育會把每一個孩子都造就成品格高尚、能力奇強的人,但我確信環境熏陶和有意識的訓練,十有八九可以改變氣質和潛能,養成種種良好習慣,或克服種種不良習慣。教育最重要的不是讓學習者學習,而是讓學習者喜歡教育本身,認為受教育是一件很開心的事,而不是痛苦的事、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孩子是天生的學習者,他們有著極強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能力,他們有自己的"學習計劃",當他們準備好了,他們自然就會開始學習。當孩子在對某件事物產生興趣的時候,他們的專注力是最強的,而這個時候的學習效果才是最好的。所以,作為家長或者老師應該為孩子設計、提供豐富而又適合孩子年齡的教育內容、方法和教育環境,讓孩子們主動地要求接受教育,愉快地開始學習做人品格和技能。

  什么是環境熏陶?教育不在教而在化,至少也是不全在教。孩子所處的社會或環境,對于他的品格和技能,有決定性影響。這種影響,我稱之為"化"。一家有一家風氣,即所謂家風也。家風對孩子影響的甚大,甚至可以說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多半是在家風中"化"出來。一校有一校的風尚,即所謂校風也。孩子一入學便開始受它熏陶,逐漸養成系統學習和集體生活習慣。將來還有社會,社會對孩子的影響是更大的。但是,他在童年少年"化"出來的一些習性,大抵是不會變的,尤其是生活習性和潛意識,幾乎是一生都很難改變的。一個人即使再另類,也能從他的生活習性和潛意識中找到家庭熏陶的影子。我們中國人常說的"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西方早教專家、學者們宣揚的"勝在六歲",指的就是如此。可見,父母、家庭熏陶對孩子品格和技能形成有多么重要。

  什么是有意識的訓練?有意識的訓練指的就是教育,或者說系統教育。它不僅是指包括學校教育,更是指家庭教育。它們都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所不同的只是實施教育的主體、環境等方面的不同。一般來說,學校教育比較系統、規范,但它卻不是針對某一人的,而是以同一學令的學生為對象的:家庭教育因父母或家人而異,且多數不那么系統、規范,但它卻是針對某一人的,孩子上學后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要反思一下自己"好孩子"觀念,想一想自己心目中的"好孩子"究竟是不是好孩子。我不敢說按照"聽話"、"拿高分"標準培養出加孩子都有缺陷,但我敢斷定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是不適合那種標準的,或者說不快活的。盡管人人都喊學生負擔太重,但不少父母、老師為孩子們設計了各種培訓班,各種課外作業。這樣的教育,孩子會有什么興趣?

  所以,我以為不該做的事就是要求孩子"聽話"、"考級、得獎、拿高分",該做的事就是養成種種良好習慣;不該花的錢就是放任欲望、重金雕塑,該花的錢就是為孩子選擇、設計、提供豐富而又適合孩子身心發展特點的教育內容、方法和教育環境,或良好的家庭、學校環境;父母與學校、老師有意識的訓練。

  我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只不過做的時候并沒有現在這樣清晰明確。

  不瞞您說,我們對女兒的教育養育物質投入不多,沒有買過什么高擋的玩具、學具,也沒有清家教、上那么多的培訓班,十八年總共花費了八萬多元;我們對女兒的教育養育精力投入也不算多,沒有要求女兒"考級、得獎、拿高分",也沒有天天以她為中心,十八年主要抓了個5關鍵期:嬰兒期和入園、入學、升中大學四個“拐點”;我們的目標只一個:養成種種良好習慣,我們的教法、管法也很簡單:順其自然,不該管的事一件也不管,該教的事一件也不少教。但是,不知為什么小學學習不怎么好的女兒,上了初中后卻后來居上,一年一個臺階,三年五年便成了此方面蛟蛟者;被學校老師公認的一個“品質好,但不怎么聰明,既比不上上屆,也不如下屆”的一個班,2003年高考競一點也不比上下屆差;我們沒有要求女兒”考級、得獎、拿高分”,考試只重分析試卷不重分數和排名,分析試卷只重原因不重結果,女兒卻以684分名列陜西省理科第二名。別人都說我們有福氣,生了一個好女兒,又聰明,又聽話,一點也不用操心,從小學到中學不知給你們省了多少錢?其不知大多數的孩子都是一樣,女兒也沒什么特別,不同只是教養觀、育兒理財觀不同而已。

  吃山珍,穿名牌,放任欲望,是吃穿不出貴族氣質、紳士風度來的;上名校,請名師,重金雕塑,是雕塑不出明星特質、大家素養來的。物質滿足無法替代親情互動,利益驅動難以取代素質養成,一個人的貴族氣質、紳士風度、明星特質、大家素養的形成,不是快餐式拔苗助長,不是物質化的金錢堆積,不是利益化的商業經營,而是一個漫長的環境熏陶和有意識的訓練的過程,一個習慣成自然的過程。當然,這也是一個投入最少、產出最大的習慣養成過程。而且,也是無論貧富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操作的過程。

    與本文作者交流育兒理財心得,請點擊 >>>

    寫下 您的故事或觀點,參加“育兒理財經歷與觀點”有獎征文比賽

    本次比賽獎品由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贊助。

    參賽稿件:

    廣東 樊女士親歷:創造機會提高孩子對錢的認識

    湖南 永州網友:女兒五歲已花3萬元計劃再花27萬

    更多 網友參賽稿件,請點擊>>>

    分享更 多網友家庭育兒理財經驗與故事,請點擊“理財生活”網友論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 】【多種方式看新聞】【下載點點通】【打印】【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熱 點 專 題
戛納電影節
《星戰前戰3》
2005中國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聯賽第10輪
二戰重大戰役回顧
大城市停車的煩惱
湖南衛視05超級女聲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