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民辦教育是塊大蛋糕。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中國民辦教育,目前迎來了第二輪高潮。這股辦學高潮恰好與另一股風行全國高校的“后勤社會化”潮流融合,共同托起了一個嶄新的市場:學生招商、餐飲、物業、房地產開發、醫院、超市零售……
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辦學風格和合作方式。哪些領域是學校愿意合作的領域?不同的學校有什么樣的合作風格?本期“掘金民辦高校”專題,匯聚了一些民辦高校在與企業合
作方面的實操經驗,希望能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一個擁有200萬目標客戶的市場無疑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一些社會資本已經或正在醞釀著進入民辦教育這塊寶地淘金。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如愿,只有做足萬全準備,方能笑傲江湖。
慧心:我為什么選擇民辦高校?
1999年,李平金的公司還只是一家中式快餐店的規模,日營業額僅有3000多元。一直把“麥當勞”和“肯德基”等連鎖大王作為企業標桿的李平金開始思考怎樣把企業做大做強。他很自然地想到了承包高校食堂:“因為高校食堂多,每所高校學生少則幾千人,多則上萬人,完全可以實現大規模經營;而且高校食堂每餐、每天消費的人數也比較固定,可以使營業額穩定。”
但他一開始卻處處碰壁。
一些公辦高校都表示,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就算要承包也只會承包給本校職工。無奈之下,李平金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方興未艾的民辦高校身上,并把當時江西規模最大的民辦高校——藍天職業技術學院(下稱“藍天學院”)作為突破口。李平金細數了這樣做的三大原因:“第一,民辦高校比公立大學更講求經濟效益,相對來說改革快、障礙少;第二,民辦高校沒有國家干部和職工的就業安排問題;第三,藍天學院雖說是民辦,可它的管理模式精簡高效,規模也大,在教育界也是有相當影響的。”
可是藍天學院也并沒有想像中那樣容易進入。李平金采取了事后被證明是極為明智的“迂回戰術”:在藍天學院的院墻外開起了一家快餐店。由于物美價廉,每天都有大批學生不吃食堂而來快餐店,校方的態度有了轉變:與其讓學生都涌出校外吃飯,不如讓李平金到校內去承包食堂。憑借著質優價廉的飯菜和規范熱情的服務,李平金很快在藍天學院打開了市場。
李平金將他的成功歸結為用好了“機遇營銷”。所謂“機遇營銷”就是抓住可行性的機遇以及與此機遇相適應的契機,在大家剛嗅到一點政策的味道的時候就先人一步地搶占商機,為今后拓展更大的市場奠定基礎。
因此,要想在民辦高校的大市場中掘金,首先要是個“有心人”。
妙手:做別人“不屑”做的
9月新學年就快到了,但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城郊學校的李敏女士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兩個月前就在某招商網站上發出了學校初中部教學樓、宿舍樓擴建招商的信息,至今卻還是沒找到合適的投資方。
李敏介紹,前來考察的房地產商也不少,但基本上可以分成以下兩類:一類是資金不夠,而校方要求總投資至少500萬元以上,建筑面積為5000平方米;另一類是有錢卻沒意識。這類投資商手握大量資金,希望能獲得良好回報。和開發商品房、商業地產相比,投資學校建設平均10%左右的年利潤就薄得多了。
“很多人對投資教育產業還存在誤解,認為沒法賺到錢,因此‘不屑’來投資。”李敏說。
但是,還是有人認同這一隨著民辦高校興起而產生的新型房地產開發項目。
“不是不做,關鍵是怎么做。”沈陽亞太教育集團王主任表示,“辦學”一直以來在中國人心目中都是項“義舉”,因此投資伊始僅僅是看中了投資教育事業帶給企業的品牌效應,并不指望以此獲得快速回報。但是投入之后僅在出租門面店鋪一項,就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收入。
目前社會資金投資民辦學校的教學樓、宿舍、醫院等項目大多采取按投資者投資額在學院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對學院收益分成的模式,學院成立校董事會共同經營、管理學院。開發商(或投資方)一般擁有10年、30年(年限由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經營權,到期后產權歸學校所有,是否由原開發商繼續經營則另外訂立合同。
在經營期限內,合理地開展副業經營,也是社會投資者獲取收益的一條重要途徑。據介紹,如果運作成功,校內的實習工廠、農業科技園等都能成為很好的利潤中心。例如,建立一批機電、藥品加工類工廠作為相關專業學生的實習基地,同時根據市場需要生產產品投入市場。而生物、農學等專業學生需要的實習基地則可用于農業高科技項目開發,更可以將農業新技術與休閑旅游農業結合在一起。
|